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 50-60

50-6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大理寺卿今天修罗场了吗 妹妹说她喜欢我 海水未蓝时 穿成年代文反派摆烂亲妈 没人告诉我就是女娲啊 轮到仙女美人做女配了 隐衫之欲 当我直播后在异世成神仙 弯腰 鲛皇在星际被当做人鱼繁育

镇上人就那么多,哪怕只有这一家店,也不会有人天天都来吃,久而久之,就是正常招牌菜的收入。

小吃摊能摆多久是多久,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小吃,怎么着也算个稳定的家庭收入了。

“嗯,嫂嫂考虑得周全。”卫长昀明白其中意思,便道:“世事不能指望旁人,当得自己把握。”

“帮我舀两勺猪油。”姜宁抬抬下巴。

卫长昀从油罐里舀了两勺猪油,放到糯米饭里,就看姜宁换了勺来搅匀。

“那何时去镇上摆摊?”

“后日吧,明天不得准备一下。”姜宁算算日子,“正好你那幅帖不是摹得不满意?明日说不定就有想法了,到时你帮我支好摊,就正好去书铺。”

到时不管是卫长昀先忙完,还是他这边先卖完,都不耽误事。

卫长昀目光落在姜宁身上,眼底情绪微动,有一瞬的怔愣,又很快恢复。

视线移到那双手上,停了片刻才移开。

姜宁没听到他声音,看向他,“怎么了?”

卫长昀摇头,轻轻笑了笑,“这旁边的小菜,是吃糯米饭的时候吃吗?”

旁边的灶台上,摆了好几个小碗,都装了菜。

有炸花生、葱、折耳根、炒土豆丝和莴笋丝,还有一碗油泼辣椒。

“包着吃。”姜宁看了眼盆里的糯米,都拌匀了。

他往外觑了眼,低声道:“第一份先给你尝。”

说着,正要上手包糯米饭,袖子忽然从手臂往下滑。

“长昀,帮我挽下袖子,快。”姜宁连忙举起手,生怕碰到吃的,“袖子松了。”

卫长昀伸手,拉住姜宁的袖子,一层一层往上卷,直到手肘处。

手指不经意会碰到姜宁的手臂,哪怕是夏天了,皮肤微凉,所以触感异常明显。

他微垂着眼,等挽好一只,又去给姜宁挽另外一只袖子。

“宁哥儿,菜都串好了,是拿过来——”赵秋端着一篮子串好的菜,站在厨房门口。

他、他是不是眼花了?

来得好像不是时候。

姜宁两条胳膊都抬起,卫长昀又正好站在他面前,他两只手像是在抱着对方。

听到赵秋声音,他转头答应,“你拿进来吧,放在那盆红油汤里就行。”

说是钵钵鸡,汤底没用熬出来的鸡汤,他只能用鸡蛋熬了,再把鸡蛋捞出来。

赵秋愣了愣,低咳一声,垂着头从他们旁边飞快经过,背着身把串都放到盆里。

几下放好,他就逃似的离开厨房。

姜宁视线被卫长昀挡了些,也没留意,“对了,苗哥儿还没说这次要多少酸汤,一会儿记得问。”

卫长昀给他挽好了袖子,退开一步,“沈兄提了一句,这回他们来,想要五十斤。”

姜宁捏糯米饭的动作一顿,转头对上卫长昀眼神,“五十斤?”

那不就是……

两千五百文!

姜宁缓了缓,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糯米饭,现在一层糯米上刷了油辣椒,然后放上配菜,最后再盖一层糯米。

捏把捏把,递给卫长昀。

“呐,姜宁牌糯米饭,第一份给你。”

卫长昀擦了下手,拿了片菜叶垫着接过来,在姜宁期待的眼神下,咬了第一口。

有点辣,可很香。

糯米的清香里混着油香,又被配菜的味道中和,是一种吃了还想吃的满足。

姜宁看他表情,就知道味道肯定差不多。

别的不说,他做油辣椒的水平不是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50-60(第6/18页)

的,比他爸都厉害,他家从来不买外面的油辣椒。

什么老干妈、老干爹都不买。

“这一半没碰过,你要尝尝吗?”卫长昀道:“第一份,本该你吃的。”

可以用筷子分成两半。

姜宁挑了挑眉,“不介意?”

卫长昀怔住,很快反应过来他的意思,失笑道:“不介意。”

是姜宁,他不会介意。

第54章 一股很淡的清香,被夜风……

糯米饭油香,里面的小料配菜被油辣椒浸透,吃着鲜味十足,又开胃、又瓷实。

拳头那么大的一坨,能抵半天饿。

几个小孩吃得一嘴油,吃完眼巴巴地看向姜宁,还想再吃。

姜宁把一碗杨梅递过去,“别惦记吃了,一会儿还有别的呢。”

顾苗和赵秋比几个小的还兴奋,打发他们自己在院子里玩,反正乡下的院子,不缺玩的。

卫长昀和沈明尧、王子书去了堂屋,正在看他摹的那幅帖。

姜宁领着赵秋和顾苗在院子的树荫下乘凉,一人端着一碗杨梅,有一句没一句闲聊着。

“你那酸汤鱼,卖得可好了。”顾苗也不嫌杨梅酸,一颗接一颗的往嘴里塞,“秦叔说,按照做鱼的办法,也可以再煮点别的吃的,反正好吃,客人就愿意来。”

姜宁一愣,而后笑起来,“苗哥儿,我算是知道为什么易安楼还能盈亏持平了。”

顾苗不解地问:“为什么?”

边上赵秋都听懂了,道:“说你家秦掌柜厉害。”

姜宁噗嗤笑了声,惹得顾苗拿杨梅核往他腿上扔,“你又取笑我。”

提到了酸汤鱼,顾苗就顺势把来拿货的事说了。

“这次得要五十斤,钱我都带来了。”顾苗把钱袋从怀里拿出来,递给姜宁,“不过有件事,你看这货怎么送?我们让人来取,那估摸着有些招摇,要是你们自己送的话,就得你们自己跑一趟。”

五十斤说沉也不沉,但带上坛子,那份量也不轻。

拿了货,又从村里过,让人看到,不要半天就能给传出八百个说法来。

姜宁接过钱袋,放下碗,专心数钱。

“没事,你让人来取吧,以后都让人来拿。”

顾苗眨了眨眼,有些好奇,“怎么了?之前不是说,觉得太招摇了,财不外露。”

“村里大多人都是过好自己日子,哪有功夫天天盯着别人家的事,干活做事都不够的。”

姜宁抬了下眼,“无非就那一两个人眼红罢了。”

顾苗听得糊里糊涂,但听出了点什么,往堂屋看了眼,“你是说,有人盯上你和我家的生意了?”

姜宁点头,也没想瞒着。

“宁哥儿,那天我在村里碰到王栓,他还打听你家的事来着。”赵秋在一旁说道:“我装不知道没说。”

姜宁皱眉,“他没为难你吧?”

“没,他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就当狗叫了。”赵秋性子软些,碰上烦人的,躲了就是。

那日王栓说什么去提亲,就是嘴欠,谁知道他家安哥儿不是个脾气好的,凶着呢。

“没事,过不了多久,他就该狗急跳墙了。”姜宁也没仔细数,把钱袋收起来。

“他就是眼红你的人吧?”顾苗眯起眼,靠在椅子上,“我爹说,心术不正的人,路是走不远的。”

姜宁笑,“这话倒是不假。”

赵秋也“嗯”了声,觉得颇有道理。

堂屋里的三人,各自拿了笔,正在摹写。

卫长昀抬眼朝院里看去,目光都落在姜宁身上,看他在那儿数钱,眼神柔软,才看向正玩闹的几个弟妹。

“长昀?”

“怎么了?”

“明年院试若我们三人都能中,便一同去参加秋闱,要是还能一起参加春闱就好了。”沈明尧放下笔,“听闻京城里,处处热闹,许多文学大家都住在那儿。”

京城一篇好文章传到他们这地方,都要好些时日,若是能亲眼目睹行文过程,此生无憾。

王子书听得心驰神往,不由附和点头。

唯有卫长昀只是一笑,并未说什么-

腌了一个多时辰的钵钵鸡被卫长昀端到桌上,飘着油的红色汤底,上面还撒了芝麻和葱花。

想不好吃都难。

吃这个都用不上碗,直接拿着串吃就行,就是得小心汤汁滴到衣服上。

“宁哥哥,这个看着辣,其实不辣。”

“就是麻嘴。”

“怎么有一股鸡汤的味道,这么做,都腌入味了。”

你一句我一句,全是好评,除了沈明尧不太能吃辣外,都觉得拿到镇上去买能行。

姜宁看这反馈,知道小吃摊的生意怎么做了。

等人都送走了,一家子收拾收拾准备睡觉,明天得准备菜,连两个小孩都兴致勃勃的,要帮忙。

这一阵天热,姜宁从院子里打了水,兑了一些热水就回屋里关了门擦身。

不擦不行,总觉得一身汗,黏糊糊的,他受不了。

姜宁刚擦完,换好衣服,就听见门被敲响,他愣了一愣,一边穿好衣服一边往门口走。

门打开,看见是卫长昀也不意外。

这个时辰了,朱红和小小、小宝睡得早,就他俩还醒着,家里也没其他人。

要有其他人来敲门,他得怀疑是灵异事件。

“怎么了?”

卫长昀到嘴边的话,在姜宁出现在眼前时,倏然收了回去。

就想卡壳了似的,完全忘了怎么说。

姜宁颈侧和耳边的头发都有些湿,估计是擦的时候没留意,蹭到了。

身上衣服也没拢紧,只是恰好拢着。

一股很淡的清香,被夜风一吹,悄然散开。

约摸是姜宁自己弄的皂,不知道是花香还是什么叶子的味道。

“我是在问嫂嫂,明天早上一起去地里,两个人一起做能轻松些。”

姜宁想了下明天的事,其实他一个人也能做,但卫长昀要一起去的话,那就再嚯嚯一下那棵杨梅树了。

一棵树能结上百斤,野生的,不摘白不摘。

“正好,我们再去摘点杨梅。”姜宁欣然答应,回身去端盆,卫长昀侧身让他出去,“你先到屋里等着,我也跟你商量点事。”

卫长昀呼吸一促,等姜宁错身走过,才发现自己无意识屏息。

他微微皱起眉,目光看向姜宁的背影,察觉他要转身,立即收回视线,先一步进了门。

姜宁倒完水回来,轻轻带了一下门。

“你坐着啊,又不是让你罚站。”姜宁看卫长昀杵在那儿,哭笑不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50-60(第7/18页)

卫长昀依言坐下,两只手放在膝盖上,手指蜷起。

姜宁跪在床边,探身把钱罐拿下来。

卫长昀抬眼,正好看到那一截被带上去的衣摆,倏然垂下眼,深吸了一口气。

姜宁抱着钱罐回到桌旁,寻了一块布铺好,这才把钱倒出来。

做小吃摊,花了八百多文,不是个小数目,都能买一匹布做几身衣裳了。

前阵子才攒下的二两多银子,算上今天顾苗给的,和卫长昀石刻摹本,堪堪四两多。

离十五两还差不少,哪怕到时候易安楼分成多一些,也不过是将将够。

卫长昀一愣,问道:“这是?”

“家里的钱虽然都是在我这儿,我在管,可钱是大家一起挣的,自然要跟你交个底。”

姜宁也是第一次管账,才知道当家做主这事儿一点不好做,“十五两相当于是给阿娘买和离书,本该是我一人出的。”

朱红是他母亲,若非他的缘故,也不会想到和离这事儿。

不管和离的原因是什么,他既提了这个事,也该他担着。

卫长昀蹙眉,没去数钱,“嫂嫂这是何意?”

他没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比平时要冷一些,仿佛回到了两人刚认识时。

姜宁怔住,抬眼看他,“我只是想,如若没有这件事,那十五两够添置不少东西,如今花了,还得再挣。”

“要分得这么清楚吗?”卫长昀道:“我以为……”

以为他们早就无需分你我。

姜宁看卫长昀表情,还是有些懵,试探解释道:“可和离这件事,本是阿娘和姜家的事,如今是一家人,但我想——”

要是自己能出就好了,也不用花这钱。

后边几个字,姜宁没有说出来。

因为他一下意识到什么,不管是不是朱红和姜家的事,可现在一家人的是他们。

“长昀,你误会了,我没有那个意思,不是见外。”姜宁道:“我只是怕自己头脑一热,冲动了些。”

比如在姜大志把朱红带回去前,他就想过拿钱买个和离,也没商量。

再比如他想做个小吃摊,也没考虑多的,就做了。

当家做主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他现在运气好,结果都不错,那万一日后出了岔子呢?

这会儿他倒是想明白了,得有个人商量着来,互相提醒,免得弄到不可收拾。

卫长昀没看姜宁,看向那些铜钱。

过了片刻,他才伸手,一文一文地捡起来,放到钱罐里,“我明白。”

姜宁懊恼地揉了揉耳朵,“你明白什么了?”

卫长昀声音平平地开口,“各过各的。”

姜宁牙都痒了,恨不得咬一口什么,又没办法像之前一样理直气壮说话。

谁让他说错话了,理亏在前,都不好发作。

“我没有。”姜宁正色道:“我若要各过各的,还让你跟着掺和什么?”

卫长昀“嗯”了声,继续数钱。

姜宁搬着椅子往前一挪,凑近了道:“卫长昀,你再这样,我也生气了,你明知道我没那个意思。”

他是想自己担着,可不也没真的自己折腾,完全瞒着卫长昀吧。

花的不还是两人一块挣的。

只是想到白给姜大志十五两,心中到底不服。

他们起早贪黑,一天忙活一二百文、三五百文的,就给姜大志送了去,怎么能不气?

“嫂嫂不用解释,我都知道。”卫长昀把钱数了大半,看向姜宁,“时辰不早,早些休息。”

姜宁还没说完,卫长昀就站了起来,神色微冷,却也和往常并无多少差别。

卫长昀朝姜宁拱手见礼,“长昀不叨扰了。”

姜宁张了张嘴,想叫住他,又觉得别扭,便看着人出去,还贴心给他带上了门。

他竖着耳朵,听到卫长昀走远的脚步声,再是很轻的关门声,瞥向桌上的铜板,叹了口气。

姜宁把钱收回去,放回床头的柜子。

吹了屋里的灯,趴在床上,翻来覆去,心情有些烦闷。

怎么就生气了呢?

就算是他错了,那就不能说他几句,然后不生气吗?大不了他认错嘛。

姜宁心里顿生出些委屈,用脸蹭了蹭枕头,趴着时,这阵脸上养出的肉,隐隐鼓起来-

姜宁和卫长昀冷战这事,第二天就被家里其他三个人看了出来。

小小和小宝不懂,也不敢问,变得乖了不少。

朱红倒是想问,可她一开口,姜宁就打岔,想问也问不成,只能看着两人各忙各的无声叹气。

地里还是两人一块去,东西也是一块做,就是不说话,闷头做事。

山里摘回来的杨梅,被姜宁拿了一部分泡酒,一部分做了酸梅汁,剩下红透的,就直接饭后水果吃了。

中途易安楼的人来了一趟,两个伙计,抬走了两坛酸汤。

村里其他人虽好奇,可以往也有镇上来收菜、收豆腐的,看了个热闹,讨论几句便没说了。

小吃摊正式出摊那天,还是跟王三叔家借了驴车。

一路上,三句话都没说。

到了摆摊的地方,姜宁和卫长昀把东西卸下来,又摆好,挂了小吃摊的菜单价格牌,就算正式开张了。

姜宁把竹筒放到下边柜子里,抬头时,看向卫长昀,“你去书铺吧,这里我一个人就行,只是装装东西,收点钱。”

卫长昀把手里的酸梅汤放到推车台面,挪了一下位置,“我把炭盆点着了再走。”

姜宁欲言又止,最后看他蹲在那儿生火,把话咽了回去。

“驴车我去书铺时,牵去易安楼。”卫长昀道:“你收摊早就去那儿,我那边完事了,过来见你不在,自会去那儿接你。”

姜宁“嗯”了声,低头摆弄自己的东西。

糯米饭还是用油纸来包,分成大份和小份。钵钵鸡就用竹筒,按一根签子来卖。

酸梅汁也是用竹筒,一罐一文钱。

卫长昀把炭盆生好,放到装糯米饭的陶盆下面,“你留意着,别烧着周边木头了。”

姜宁刚想说知道,就听卫长昀说“别烫着手”,到嘴边的话也咽了回去。

郁闷了两日的心情,总算有一些松快。

“我又不是小孩,知道了,我会注意的。”姜宁整理好东西,“你快些去书铺吧,别耽误了。”

卫长昀擦了擦手,把帕子挂好,正要拿上背篓离开,又不太放心。

停在那儿,看着姜宁道:“你一个人,多注意,要是有人来找茬,顾好自己为重。”

姜宁忍不住失笑,抬眼看他,“知道了,我不会让自己吃亏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50-60(第8/18页)

卫长昀也知自己啰嗦,没再说了,就拿上东西走了。

目送卫长昀牵着驴车离开,姜宁叉腰站了会儿,往街道上去看,深吸一口气。

“走过路过来看看了,新鲜的糯米饭、钵钵鸡和酸梅汤,便宜又好吃!”

第55章 “好甜的。”

姜宁摆摊还在原来那位置,熟脸。

这一吆喝,路过的人都看过来,有的直接围上前,问他卖的是什么。

土豆片和麻辣椒面都卖得好,他这有一阵没支摊,这会儿一来,还有人问有没有土豆片的。

姜宁一听,心想还好准备了,虽然不多,但就得这样卖。

就跟吃好吃的一个道理,吃个八分,心里还惦记,下次就还想再买来吃。

“你这是卖的什么?糯米饭自家不都能蒸吗?还卖五文一份呐。”

“五文一份太贵了,都能买三个鸡蛋了。”

“钵钵鸡,这什么啊?看着辣,好吃吗?”

姜宁都习惯了,挺多人来问了也不买的,一点不在意,就张罗着给买了的人装上。

“您拿好,土豆片脆,别用力捏,趁这会儿吃,放久容易软。”

半大的小孩接过去,笑呵呵地跟姜宁道谢。

姜宁也回了一个笑,让他慢点走,叮嘱他别摔了。

旁边等着的小姑娘,指了一下用布盖住大半的钵钵鸡,“这个辣吗?我想尝尝这个。”

姜宁看她白白净净的脸上带着不好意思,掀开布道:“不算辣,你要不要先买一两串尝了再看?”

小姑娘点点头,从袖袋里摸了两文钱,“怎么卖呀?”

“素的一文,荤的两文。”

姜宁道:“你可以自己拿,用这个装。”

小姑娘听可以自己拿,立即挑选起来,选了一会儿,才拿了一串菌子。

“给你。”

姜宁接过一文钱,收到木匣子里,“当心别弄到衣服上。”

“谢谢啊!我先尝尝。”小姑娘也不走远,就在小吃摊旁边站着,低头小心吃起来。

小吃摊生意不算差,糯米饭也有人买走了几份。

吃第一口时还略带疑惑,等第二口时,已经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做小生意就是这样,有雪球效应,一旦发现这家的生意好,有不少人围着,哪怕不买也要过来凑个热闹。

只要味道不差,符合大多人的口味,生意只会越卖越好。

“小哥哥,你这个钵钵鸡?好吃啊!不是那种表面裹了一层的味道,都腌透了。”

姜宁把刚装好的糯米饭递给客人,接过钱时,听到刚才那姑娘又凑到了摊前。

“阿姐!你快过来,我要买这个,好吃!”

姜宁抬头看去,就见一个约摸十八十九的女子走过来,显然是眼前姑娘的姐姐。

“什么东西?都跟你说了,不要吃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容易闹肚子。”小姑娘阿姐说着,看向姜宁。

她愣了下,而后道:“你之前也在这里摆摊吧?”

“土豆片和辣椒面都是我在卖。”姜宁也不介意她的话,“今天卖的是糯米饭和钵钵鸡。”

“要是觉得辣,还有酸梅汤。”

小姑娘阿姐笑了笑,“果然是会做生意的。”

姜宁笑笑,“那要尝尝吗?荤素都有。”

小姑娘拉住自家阿姐的手,撒娇道:“可好吃了,买嘛买嘛,回家也给阿爹阿娘尝尝,阿娘最喜欢吃辣了,肯定喜欢。”

“那个糯米饭也带一份,闻着好香。”

“下不为例。”小姑娘阿姐点了一下她额头,“好了,出来这么久,该回家了。”

“知道了知道了,买完就回家。”小姑娘乖乖答应。

姜宁把布又拉开了一些,让她自己挑,转头去问糯米饭要不要糖,微辣还是中辣。

小姑娘阿姐说不要糖,辣一点,家里能吃。

等他一份糯米饭包完,那边钵钵鸡都被拿走了大半,一个竹筒装不下,又拿了两个。

算下来,这一单就挣了四十文。

姜宁接过铜板,放进匣子时,听着声音,嘴角就压不下来,“谢谢照顾,好吃下次再来买啊。”

“小哥哥,你别换位置,下次我再来买。”

“好,我答应你。”

小姑娘阿姐看她一副跟谁都自来熟的样子,牵着她手,还帮她拿着吃的,看眼姜宁,回身时,低声叮嘱她要有防备心,不要觉得谁都是好人,容易被哄走。

小姑娘咬着肉,含糊不清的答应,也不知道听清了没。

摆摊闲的时间不少,没生意的时候,姜宁就坐在小板凳上编草帽玩。

到了夏天,去地里越来越热,太阳毒得很。

哪怕是起早点,要不了多久太阳就明晃晃挂着了。

姜宁不习惯戴斗笠,觉得太沉了,脖子酸,所以打算自己编草帽,轻巧些。

晌午过后,东西就卖得差不多了。

就剩下一点酸梅汤和备着的十几串菜,糯米饭倒是一点没剩,姜宁中午还给自己来了一份。

也给卫长昀留了一份,放在炭盆旁边,用余温热着。

“小公子,你这……还有吃的卖吗?”

姜宁正低头收摊,琢磨着在这等会儿,卫长昀那边应该也差不多结束,到时候他俩一起去取驴车。

听到声音抬头,发现是个衣衫褴褛的老头,手里捏着一文钱。

“大爷,您想吃什么?”

“都行,您看能买什么就给我老头子。”

姜宁看着他布满伤痕的手,一看就是干活的人,手指粗粝,皮肤上很多皲痕。

“那您等下,我给您装一份吃的。”

糯米饭老人家不好消化,吃不了。

钵钵鸡有些辣,好在备着的那些都只是煮熟了,还没泡过红汤,老人家能吃。

有荤有素的,再弄一罐酸梅汤,应该差不多。

姜宁利索地把剩下那几串都热了热,装到竹筒里,又打了一罐酸梅汤。

老头没站在摊前,像是怕影响到姜宁生意。

站在一旁,略显局促的等着。

姜宁装好后,抬头时,视线移了一下,侧身把手里的三罐竹筒都递过去,“您就在这儿吃吧,吃了再走。”

“我这……一身脏得很,耽误你做生意呢吧。”老头不好意思地问:“我还是去别处吃,这钱你拿着。”

姜宁倒不推诿,接过一文钱,放在了桌上。

老人家既然要买,那他强送,怕是令人心里更过瘾不去。

“给您的这份正好是卖出去的最后一份,还得谢您帮我收了摊。”姜宁把东西挪开了一些,“就在这儿坐着吃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50-60(第9/18页)

不碍事的。”

老头连声答应,就坐在了小吃摊旁边。

姜宁继续编草帽,不时抬头往去书铺那条路看眼,怕错过卫长昀。

一直到申时二刻左右,卫长昀才回来。

卫长昀走上前,把背篓放下,“晒着了吗?”

姜宁努嘴,把编了一半的草帽放进他的背篓,“可晒了,上午还好点,到了下午,太阳都往这边照。”

卫长昀失笑,着手收拾东西,“怎么不去易安楼?”

“虽然苗哥儿说了可以去他那,但总去也不太好,又不是自己家。”姜宁看着他收拾,偶尔搭一把手。

“对了,这车就放这儿能行吗?”

“没事,夜里有人巡逻,不会有人抢一个空车。”卫长昀把东西一样样分好类,装进背篓。

“明天可以晚些来。”

今天因为要把推车一块拖来,所以起了个大早,天蒙蒙亮就从村里出发。

“今天全卖光了。”姜宁不知从哪弄了一根链子,在推车腿上斜角穿过,正好绑在身后的桥栏上。

锁上后,除非拆了锁或者车,根本挪不走。

卫长昀看着他锁车,才知道昨日姜宁去铁匠那儿是为什么,原来是买这个。

“好厉害。”卫长昀把背篓拎起来,“备了那么多也能卖完。”

姜宁:“……”

这三个字听上去,怎么像阴阳怪气呢?

他瞥向卫长昀,见他夸得一本正经,嘴角不住往上扬,“你日后夸人,要是都像这般,怕是要遭人记恨。”

卫长昀不解,“为何?”

“听着不像夸人。”姜宁如实说。

卫长昀怔了片刻,反应过来,“那我日后向嫂嫂多学。”

刚背好背篓的姜宁,觉出一点不对劲来,扭头看他,“你……”

卫长昀替他扶了下背篓,看见被压住的衣领时,指尖微动,忍住了想要帮忙理的念头,收回手。

“那日,是我不该与你置气。”

这会儿已经到了下午,太阳没那么烈,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他俩背着背篓,走在去易安楼的路上,周围人家已经有炊烟飘起。

姜宁其实没怎么在想那晚的事,毕竟卫长昀比他还小一岁,两个不成熟的人,闹别扭太正常了。

他都高中了,还能因为过年谁去街上跑腿,跟他哥他姐闹别扭呢。

“我也没说清楚。”姜宁看他一本正经解释,摆摆手,“本来就是一家人,有的话是不该说。”

听着就听见外的。

况且,还是他自己提的,是一家人,还管着卫长昀。

卫长昀微垂着眼,而后又扫过姜宁被白日里晒得发红的脸,“往后,我……”

“自是都听嫂嫂的。”

“别呀!”姜宁瞪圆眼,“我也有错的时候,咱们俩互相听吧。”

卫长昀郑重点头,“好。”

姜宁狐疑看他,总觉得这个好和他理解的好不一样。

说话间,两人都没注意,已经到了易安楼门口。

又碰上了在门口揽客的伙计,见着他们,立即凑过来,让他们去后院牵驴车,还说今天东家不在。

姜宁和卫长昀向他道谢,去了后院,牵上驴车,直接往村里回。

出了镇口,姜宁和卫长昀就坐到了车板上。

不是赶集日,离永安镇越远,路上的人就越少。

姜宁晃着腿,手里拿了一根草,忽地“哎呀”了一声,连忙侧身去翻背篓。

“差点忘了,给你留了一份呢。”

刚才收拾的时候,他顺手就放进了背篓里,直接忘了这回事。

卫长昀看眼前面的路,才往他手里扫了眼,“糯米饭?”

“这不是怕你不好好吃饭,或者吃得太少,所以留了。”姜宁掀开油纸一角,“还温的,你快吃。”

卫长昀正要说到家再吃,就被姜宁抢了话。

“我来赶车吧,反正这里路宽人少,出不了事。”姜宁把糯米饭递过去,“凉了就不好吃了。”

见状卫长昀没再推辞,把赶车藤条递给姜宁,“松松牵着就行,不然勒手。”

姜宁虽然也在村里长大,可新农村跟现在差别挺大的。

他连牛都没放过,别说赶车了。

心里觉得新鲜,一脸玩心起了的模样。

卫长昀拿着糯米饭,吃一口,看一眼,见姜宁玩得挺开心,犹豫了下,从背篓里一包东西。

“今天书铺掌柜给的。”

姜宁闻言看去,盯着他手里的油纸包,“什么?”

卫长昀艰难地用另一只手打开,“是酥糖,掌柜知道我家里有弟妹,所以……”

姜宁听明白了,嘴角上扬,“给我的啊?”

就两块,比铜板大一点。

看着是挺好吃的。

卫长昀盯着他,“嗯”了声。

他不怎么会哄人,但糖是甜的,所以用糖哄姜宁开心,应该是可行的。

姜宁伸手拿了一块,直接放到嘴里,笑得眼睛弯弯的。

“那我不客气了。”

抿掉表面那一层糖酥,里面是硬糖。

被他抵到腮帮,脸颊变得鼓鼓的,姜宁背着光看向身边正吃糯米饭的卫长昀。

光正好打在他脸上,本就清俊的眉眼,变得更明晰。

“另一块你吃吧。”

说完,姜宁又补了一句,“好甜的。”

第56章 “我呸!”

忙起来后,日子过得特别快。

家里有朱红照看后,姜宁和卫长昀多少省了不少心。

一来两个小孩有人照顾,还是自家人,心细。

二来早出晚归一天,回到家还能吃上口热的饭菜,不用自己忙活。

小吃摊生意不错,食材新鲜、摊面干净就赢了一大半,再加上价格实惠,几乎每天刚到晌午,东西就能卖完。

偶尔有剩下的,他也不着急,坐在一旁,手里不闲着,反正要等卫长昀一起回家的。

书铺那边,除了之前接下的两家,碰巧有一位回乡的商人,要给家中老宅重新翻修。

生意做到了南方临海的地界,出手大方。

全部算下来,竟是给了三两银子。

书铺掌柜一向喜欢卫长昀这样的后生,便把他之前存在书铺的字给了对方看,看完就拍板定下,让卫长昀替他作一篇千字孝德文。

大意是他在外多年,不敢忘祖宗训诫,仍感怀家乡人情,年年有祭,亦心有内疚,少有亲自侍奉父母膝下。

卫长昀书念得好,自然也写得一手好文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排球日常 谁给他调成这样了 我的邻居幸村君 女王与她的海 娇弱求生指南[无限] 假兄诱我 穿进猫猫的世界被领养后 如何摆脱前夫疯狗 小虫母专治疯批雄虫[快穿] 虫族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