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 110-120

110-12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大理寺卿今天修罗场了吗 妹妹说她喜欢我 海水未蓝时 穿成年代文反派摆烂亲妈 没人告诉我就是女娲啊 轮到仙女美人做女配了 隐衫之欲 当我直播后在异世成神仙 弯腰 鲛皇在星际被当做人鱼繁育

姜宁一下想到了汴京的房价,噗嗤笑出声,“那你要入朝为官,我还能经商吗?”

卫长昀想了想,“可以。”

姜宁放下心来,“那就好。”

“我会努力挣钱的,早日不用租房。”

京城,那得是什么样子?

姜宁其实不是很能想象,但一定很繁华。

驴车上没什么东西,都是一些帮王三叔家、赵秋家带的东西,毕竟他们这一阵天天去镇上。

借了驴车,拉东西也方便。

回到村子,驴车直接进了王三叔家。

“三叔、三婶,东西买回来了,你们点一点,秋哥儿家的,我给送过去。”

“别送了,让他家老大过来拿就行。”

宋乔从厨房里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把菜,“喊一声就行,你们送不耽误事啊。”

姜宁走过去,道:“知道三婶心疼我们,那就让赵大哥来拿,我们不送了。”

宋乔生得清秀、儒雅,看着姜宁,满眼都是温和,“别在我跟前卖乖,你们东西也拿一拿。”

说完想起什么,放轻了声音,“喜服要不要帮忙?你阿娘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姜宁眼睛一下瞪大,这事他们还没往外说,打算等差不多把东西搬进宅子了,再跟大家说。

倒不是有意瞒着,只是算好了,那日大家都有空,毕竟花朝,不用下地忙。

宋乔看他一脸惊讶,“我去地里时,恰好看到你阿娘在弄,所以便问了句。”

原是这样,他还以为是走漏了风声。

姜宁松了口气,想了想道:“过两日我们就把请柬送上,到时婶婶一定要来。”

宋乔点头,“定是要去的。”

等姜宁和宋乔说完话,那边赵大哥已经过来把东西拿走了,卫长昀也理好了家里的东西,等在一旁。

他俩跟宋乔道谢后,便一起拿着东西回家。

过一段时间就要搬去镇上,年后他们往家里置办的东西都不多,都是些吃的。

回到家里,姜宁和卫长昀把东西卸下,就又钻进了堂屋取暖。

朱红看他俩模样,笑了一下,“壶里泡了茶,你们先喝了暖暖身子,我把锅架起来就能吃饭了。”

“阿娘最好了。”姜宁看卫长昀起身去倒茶,便夸了一句。

朱红被他哄得开心,掀开帘子往外走,去把洗好的菜、肉片拿过来。

还有豆腐、豆芽和土豆片。

姜宁伸手去贴着炉盘,见小小和小宝正在烤瓜子,心想等会儿也烤一把。

饭后做事的时候吃,平时少得嗑,过年就随意了。

“当心,还有点烫。”卫长昀把杯子放到他面前,“刚才和三婶说了什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10-120(第6/17页)

姜宁捧着茶杯,往杯口吹气,“三婶问喜服要不要帮忙。”

卫长昀坐下的动作一顿,然后问:“需要吗?”

姜宁笑了一声,觉得卫长昀这一阵变得有些可爱,“阿娘说不用,因为我们的喜服简单。”

上面基本用不上什么绣样,只是在领口和袖口、衣襟做一点纹饰,其他的都是滚边就好。

见卫长昀点了点头,姜宁眼珠一转,“不过我答应了,说过两日把请柬送上门。”

卫长昀喝茶的动作又是一顿,终于反应过来姜宁是在逗自己,无奈又没招。

“那我写?”

姜宁点头,“自是你写,我写的话,字迹太潦草了。”

卫长昀一听,觉得有道理。

过了这么久,姜宁的字虽然比一开始规整了不少,但喜帖的话,怕还是有些潦草。

“喜帖算算要写几份。”姜宁认真数起来,“秋哥儿家、三婶那儿,还有杨二爷和苗哥儿,对了,你说要请秦掌柜吗?”

跟易安楼的合作,尽管是和顾苗谈的,但后来不少事都是秦掌柜在管。

比如酸汤的用处,还有自己开发的新菜。

秦掌柜都问过他们,确定能做才着手去落实,免得生出嫌隙。

卫长昀一一记下姜宁说的,补充道:“写一份,还有戚大叔,是不是也该有一份?”

姜宁点头,却又想起一个人来,“你那位同窗要不要请?”

就严肆,之前在私塾时和卫长昀关系不错。

姜宁忽地想起什么,问:“你们私塾的学生,能成亲吗?到时候,别不让你回去了。”

卫长昀:“……”

“私塾不管这些。”

门口朱红正好拿着东西进来,听了一半,一边放东西一边问:“那酒席是不是要重新算一下,那天你们都没时间,得请人来做。”

席面不复杂,可好歹是喜宴,该有的不能少。

姜宁伸手接过炒菜锅,架在炉子上,“得算,厨子的话,我问问苗哥儿,陈大厨能不能帮忙。”

工钱照开不误,就帮一天。

好歹是易安楼的伙计和大厨,用起来也放心。

“那得先把人算算,人家也好买菜。”朱红在村子里帮过忙,谁家办酒都会在村里叫人,她虽不是主厨,但也知道一些。

姜宁和卫长昀便在一旁算起来,得办多少桌酒席才够。

他们家五个人,赵秋家五个,王三叔家四个,顾苗家里三个,杨二爷家四个,秦掌柜多半也是一家五口人来,还有戚远和严肆家算起来有四个。

厨子和伙计也得算上,三个人差不多。

按照八个人一桌,能坐得宽敞一些,大概就得四桌才行。

“四桌的话,有一桌多一个人也还好,反正有半大的小孩。”朱红听他们算完,想着正好。

锅里的猪油熬了出来,把姜、酸放进去,然后再放几颗干花椒,等炒出味道了,往里加水。

冬天里适合吃的清水火锅汤底就有了,再把豆芽放进去熬汤,更香。

“到时候是不是有喜糖吃?”

“那要不要我们撒花什么的?”

“我们要去新房的床上滚一圈吗?”

小小和小宝长得乖,之前村里谁家办喜事的时候,就把他俩借过去用,当喜童。

图一个好兆头,又吉利又热闹。

无非就是觉得龙凤胎好,一下儿女双全。

姜宁捏了捏小宝的脸颊,发现他过了个年长胖了些,更像福娃了,“有糖吃,但不用撒花,也不用去床上滚。”

小宝被捏着脸,含糊不清地问:“那就玩吗?”

小小嫌他笨,“宁哥哥的意思是,什么都不要做,跟平时一样就好。”

她把自己剥的瓜子递给姜宁,大眼睛眨巴眨巴,“所以你们会有小宝宝吗?”

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一句话把屋里三个大人都说沉默了,小孩还不自知,和小宝争论起来要小侄女好,还是小侄子好。

姜宁看着手里的宾客名单,又看一眼锅里飘着的豆芽。

朱红在笑,卫长昀在发怔,只有他心里默默地给自己洗脑,外加无奈。

实际上,他到现在都还时常忘记自己是个能生孩子的哥儿。

要命了。

他完全忘了这回事。

“行了,先吃饭。”朱红摇摇头,打破了沉默。

她看着姜宁和卫长昀,不由担忧起来。

这俩孩子,不会连怎么要孩子都不知道吧?

卫长昀她是不好去说的,但姜宁这边,眼看着就要成亲了,那日后就是夫妻,怎么都得晓得才行。

总不能有个夫妻之名,连夫妻之实都不知道。

姜宁低头再抬头,就发现朱红看自己的眼神不一样了,瞬间警惕起来。

他阿娘怎么了?

待到夜里,朱红借着给他量衣服尺寸的由头,拉着他单独在屋里说话时,他才明白晚饭那会儿是怎么回事。

“宁哥儿,你和二郎成亲在即,这夫妻之间的事,阿娘应当给你说——”

朱红顿了顿,“你尚且年轻,身子才养好不久,不宜过劳,事情也要适当。”

姜宁一愣,没反应过来,“阿娘,我不劳累,店开在家门口,我更方便了。”

朱红嗔怪看他性子太单纯,又压低了声音,“圆房的事,不要过于勉强,知道吗?”

姜宁眼瞳一缩,脸颊瞬间变红,连耳尖都红透了。

第115章 只是想让姜宁知道,这……

圆房。

这两个字仿佛一记炮仗,炸在了姜宁脑袋里,整个人懵了,完全失去了思考能力和反应力。

直到朱红离开房间,姜宁还傻傻坐在床边,手里捏着发带,没回魂呢。

“叩叩。”

倏然响起的敲门声唤回了姜宁暂时出走的意识,猛地抬起头朝门口看去。

拍拍脸颊,问道:“谁啊?”

“是我。”

卫长昀拿着纸和笔,站在门口,“我正准备写喜帖,想和你一起商量,如何写比较好。”

听到卫长昀声音,姜宁面颊倏地热起来。

完了完了。

脑子里都是圆房这两个字,可他对于圆房,也没什么太具体的概念。

“等一下,我收下东西。”

“好。”

卫长昀闻言,便站在门外,等着姜宁好了叫他。

连朱红出来拿东西,看见了都不由侧目。

这两孩子又在做什么?

不过朱红倒是放心,他们俩就算在一个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10-120(第7/17页)

子里,也做不出什么逾距的事。

“进来吧。”姜宁其实什么都不用收拾,就是拍了拍脸,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面红耳赤。

但好像没用,脸上都还是热的。

卫长昀正欲推门,姜宁从里面拉开门,视线对上,他还未说话,姜宁就飞速移开,转身往桌旁走。

“喜帖的事,你怎地还来问我?”姜宁拉开椅子,往旁边挪了点,给卫长昀留出位置,“我又不懂。”

卫长昀察觉到姜宁的反常,不由惊讶,走上前道:“我只是想,问问你的意见,不能我一人做主。”

姜宁瞥向他,意识到自己的话容易产生误会,“我没有怪你,我知道你也不懂。”

说完,招了招手,示意他坐下。

卫长昀在他旁边坐下,纸笔放到桌上,“怎么了?”

有时候姜宁觉得卫长昀观察力太厉害也不是件好事,“没什么,就是阿娘刚才和我说起成亲的事,看看还差什么东西,别漏了置办。”

卫长昀点了点头,提笔道:“那菜单也要尽早拟出来,陈大厨那边做不了,咱们再另外请厨子。”

“东西都置办得差不多,宅子那边,我是想咱们在二十那天就搬进去。”

姜宁盘算着时间,“这样二十二那日凌晨,就放鞭炮,请一桌简单的席面,一家人吃一顿。”

“那婚宴来得及吗?”卫长昀握笔悬腕,担心道:“黄昏时分,应当来得及。”

姜宁“嗯”了声,看他一直不落笔,笑了下,“喜帖这事,原本可以问阿娘他们的,但成亲的人是我们,我们亲自写,不论写成什么样,都是我们想说的,不规整、无来处也无伤大雅。”

卫长昀问:“那我先写一张,看看还有什么要改的地方,没有再往帖子上写。”

端正的字迹落在纸上,先写了首尾,留出中间的部分。

姜宁歪着头凑近了看,卫长昀写一个字,他便念出一个字,“时维花朝佳节,适逢二月佳期,余燕尔新婚、喜结良缘,翘首以盼亲友亲临,得聚一堂,观良辰、证吉时,稽候贵降。”

他抬起眼看向卫长昀,眨了眨眼,“这还叫不会写吗?”

分明是走笔成文,厉害得不行。

卫长昀垂眼勾了勾唇角,“可以吗?”

姜宁点头,满目欣赏,“当然可以了,就这么写吧,不过喜帖没几份,落款处我们自己写名字,才显得有诚意。”

什么圆房不圆房的,姜宁觉得顺其自然便好。

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事情啊,得讲究一个水到渠成。

“那我先把其他的写出来,最后我们再落款。”卫长昀把帖子拿过来,润了润笔后,才往上写。

喜帖一共七份,写起来倒是不多。

不过考虑到要是写花了,他们买的时候还多买了三份,凑够了十份一起拿回来的。

姜宁坐在旁边,单手托着脸,一会儿看卫长昀,一会儿又去看喜帖,脸上一直挂着笑。

“灯够亮吗?要不要我再添一盏。”

“够了。”

“我给你研墨?”

“好。”

“等会儿拟菜单,我说你写吧,我的字太潦草。”

“嗯,不过你的字也好看。”

姜宁说一句,卫长昀接一句,到后面停笔抬眼看他,对上他脸上的笑,又无奈地摇了摇头。

故意的。

好在也不算是添乱,不过是些相处时的小情趣罢了。

姜宁看他低头继续写,忽地想起了学校里那些谈恋爱的同学。

他和卫长昀这样,算不算是自由恋爱啊?

“嗳,我们俩这样在一起,应当算是自己选择婚配,少见吗?”姜宁有一点好奇,毕竟古代不都讲究一个门当户对,父母说媒吗?

大部分情况就是盲婚哑嫁,在成亲前,跟对方都没见过。

“少见。”卫长昀答道:“大多都是等到了年纪,家里去说亲,或者问媒婆那里可有合适的,像是自己相中的,多是也要家里同意才行。”

如今天下尚且还算太平,能自己选择亲事的还多一些,要是日子艰难,那就都会盼着两姓结亲,能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些。

姜宁微微怔住,道:“那幸好我们是。”

卫长昀还剩下最后两张帖子,看向姜宁,“嗯。”

待喜帖写完,两人一块落了款,撂在一边晾干,又琢磨起了菜单的时。

尽管还有一个月,但日子过得快,都得提前准备。

姜宁和卫长昀拟了拟,把那些涉及到自家做法的菜剔除,余下的都能上。

反正都是熟人,菜得好吃、量足,那些名头和噱头足的就不考虑了。

“主菜得有鱼、鸡、鸭。”姜宁边想边道:“蒸鱼一条、辣子鸡一盘、烤鸭一只。”

“扣肉要吗?”卫长昀记下后,问:“桌上要几个菜?”

“我也不知道,之前在易安楼办的那一桌,我是想到什么弄什么。”姜宁没办过席,完全没什么印象。

卫长昀更是没什么办喜宴的经验,道:“那先把想做的菜写上,再一个个选好了。”

姜宁赞同地点头,“那盐菜扣肉得有、酸菜肘子来一个,炒一个肉丁、回锅肉,爆炒香菇、茄子,汤菜就要上排骨冬瓜汤好了。”

报了一堆菜名,等卫长昀写得差不多了才接着说:“素菜的话,清炒一个白菜和豆角,凉拌就黄瓜和折耳根,腊肉腊肠家里熏得多,可以拼一盘,然后就是炸花生和炸干土豆片,瓜子和糖放一盘,酒的话,就用去年酿的那一坛杨梅酒好了。”

卫长昀一边听,一边写,一字不差地记下来后,看了一眼纸上的菜名,笑起来。

“虽然没办过几次酒席,但吃过不少,这一桌菜,已经比许多人家要多了。”

姜宁大致数了一下,已经十六个菜。

笑了笑,“好像是不少。”

卫长昀看着他,会心一笑问:“那就这些了?”

姜宁眨眼,“不问我要不要删吗?”

卫长昀了解他,便道:“不用删,这些正好,而且自家人吃,便是吃不完,也能各自收回家里。”

厨子是自家请的,量可以大致定一下,备得稍微多一些,哪怕吃不完也不浪费。

姜宁按住那张菜单,“那就这么办,这些菜就是厨子能做的,过两日去问问陈大厨能不能帮忙,不能的话,请他介绍一个。”

卫长昀“嗯”了声,移开笔墨,免得姜宁不小心沾上。

喜帖上的墨还没干,卫长昀起身收东西,打算先回屋,明日再来收这些喜帖。

姜宁站在一旁看他,抿了抿唇,忍不住叫住他。

“长昀。”

卫长昀闻声回头,“怎么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10-120(第8/17页)

宁手指抠着桌沿,努力让自己看上去没那么紧张,“其实阿娘刚才和我说,宅子那边的新房……”

“床和衣柜、褥子都得买新的。”

新人成婚,哪有用别人家旧物件的道理。

家里买了宅子,虽没从前宽裕,可打一张床、一个柜子,买几床褥子的钱还是有的。

朱红甚至还拿出了她之前离开姜家时,自己攒下的那三百文。

说是到时候褥子她来买,就当时给她置办的嫁妆了。

卫长昀一怔,面上表情露出几分惊讶后,道:“……婶婶提醒的是,所以——”

他顿了顿,“这些我已经请人去打了。”

姜宁正有些不自在,一听卫长昀说的,那一点儿不自在全散了,诧异道:“你什么时候去订的?”

“月初去易安楼,你和顾家哥儿聊天,我去了一趟书铺,便是为的这事。”

卫长昀原是想给姜宁一个惊喜,却没想到这时候说了出来。

看来,惊喜是不适合他们了。

姜宁愣住,“那么早?”

“你与我成亲,虽说一直住在一处,知根知底,连接亲都省了,可是——”卫长昀坦然道:“我不想你有一点委屈,那银子是我从纪先生那儿接的活,提前付了一半的钱。”

所以才能去请人打床和柜子。

姜宁站在桌旁,一时语塞,怔然望着卫长昀,心中漫上一股欣喜和雀跃。

“你平日辛苦,皆是为了家里,我只是想,若能让你轻松一些也好。”

卫长昀抿了抿唇角,“不让事事都得你操心。”

其实,他连婚书都已经写好,还有给姜宁的聘书、过礼单,都备好了。

东西不多,可他样样都备好了。

只是想让姜宁知道,这场亲事他无比珍视。

第116章 搬家了。

“宁哥儿,你一直在笑什么,从刚才就一直在笑,走神了都这样,难道又有什么好事?”

赵秋停下手里的活,拿着剪刀,“不会是你砍价成功,便宜拿下之前你说的那扇屏风了?”

赵秋说的屏风,是上回他们一起去镇上时,闲逛看到的。

不算贵,但也要二百多文,要是手里宽裕买了就买了,但现在他们要用钱的地方多,买这个并无多大用处,得挑实用的买。

姜宁回过神,低头看眼手里的喜字,低咳一声,“有吗?”

赵秋瞥他,一副了然于心的表情,“多半是又想到你家长昀了?”

闻言姜宁抬起眼,“很明显吗?”

“天呢,你可算问出这句话了,憋得我。”赵秋继续给他剪喜字,“自从你和他互表心意后,哪一次想到他不是这样笑?我可算明白那些一旦有了心上人,三句话不离对方是什么样的了。”

姜宁矢口否认,“我可没三句话不离他,顶多是想得走神了。”

赵秋受不了的翻了个白眼,“宁哥儿,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姜宁不好意思一笑,把剪好的喜字展开,发现是单个的喜字,这才想起来双喜是后来才出现的剪法。

“当然有区别,至少你不问,我就不会提他。”

“所以到底是为了什么?想到他能让你这么高兴。”赵秋拂去桌上的碎屑,好奇问。

他一问,姜宁又想到了那天的事,不由弯了弯眼尾。

“我原本觉得,我和他成亲的事,不过是举行了一个仪式,搬到一个屋子里住,可那天他说,他把聘书、婚书、过礼单都准备好,还自己去打了柜子和床,想给我一个惊喜,我便觉得意外。”

姜宁对成亲的概念一直都没多少实感,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识到,往后他与卫长昀就有了名分。

生老病死都和对方有关。

赵秋惊讶道:“床和柜子?他还能瞒着你?”

“嗯。”姜宁点头,“要不是那天写喜帖,商量事时,估计要等东西上门了我才知道。”

“那他可真上心。”赵秋评价,“尽管知道他把这事看得重,可能做到这样,我替你高兴。”

闻言姜宁唇角又翘了起来,“我也觉得好。”

赵秋见他模样,知道他心里肯定高兴。

真好啊,去年这个时候,他还担心姜宁的日子过不下去。

“宁哥儿,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你和王子书不也挺好的,我看他心里都是你。”

“他就是个书呆子,好不容易回家一趟,还拉着我说他私塾里的事。”赵秋放下剪刀,撇了撇嘴。

姜宁“啊”了声,但一想到王子书能为了成绩不好,闹离家出走,倒也说得通。

想起在镇外追的那二里地,他到现在都觉得离谱。

为了成绩不好离家出走,怎么想的。

太爱学习了是这样的。

“可他除了念书,心里便只有你了啊。”姜宁不是替人辩解,如实道:“万一他是想考个功名,这样才好上你提亲呢。”

赵秋笑了声,“我知道,他心无旁骛才能备考,其实我也不怪他,就是跟你说一句而已。”

姜宁立即反应过来,“得了,原来是谈恋爱在我这儿来炫耀了。”

赵秋眨眼,问:“谈恋爱?”

姜宁:“……”

“就是处对象、耍朋友。”

姜宁解释了一句,赶紧糊弄过去,生怕被赵秋再问。

“日子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都已经要开春了。”

“是啊,马上又是春天了。”-

春天,是一个很适合展望未来的季节。

万物复苏、草木新生,一切都在向着蓬勃的方向发展。

卫家搬家那天,村子里不少人都碰到了,看见他们从村子里离开,车上放了许多东西。

“再检查一下,看看有什么东西落下了没。”

“那我再进屋里看看。”

住了一年的院子里,往常晾晒的架子、放东西的棚子都空荡荡的,连厨房里的东西也都收拾干净。

几间屋子里的东西几乎都空了,只剩下一些不用拿走的旧物件。

姜宁看朱红回到屋里,和正在绑绳子的卫长昀打了招呼,便也回了屋再看看。

进了屋,才发现往常不觉得空的屋子,这会儿空荡荡的。

之前他总觉得自己平时也没什么东西,可一搬家,才发现屋里东西还挺多。

算不上不舍,只是情绪上来是人之常情。

再检查了一遍屋里的东西,他关上门,上锁后回到院子里。

小小和小宝乖乖站在一边,一脸茫然地看着三个大人,有点兴奋,还有些不知所措。

离开小河村,去镇上。

那里没有村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10-120(第9/17页)

的玩伴,也没有熟悉的人,但听说很好。

“宁哥哥,以后我们在新家,还可以捉泥鳅那些吗?”

“我也想问,还能在院子里爬树、摘果子吗?”

小孩去了新地方,第一个想到的都是玩。

姜宁摸了摸他们的头,“可以,院子里给你们种果树,不过捉泥鳅不行了,那边没有田地,但能给你们养小鸭子。”

毛绒绒的小鸭,小孩都喜欢。

朱红锁了门也走过来,“不是说了想养一只狗和一只猫吗?”

“小猫小狗?!”

“那可以和小狗一起玩了!”

一提到小动物,小小和小宝又高兴起来,迫不及待爬上车板,等着去新家。

卫长昀把他们俩一起扶好,等姜宁和朱红上了车板,才牵着驴往院子外走。

看着这几间屋子,他住了近二十年,如今要离开,虽有不舍,但知道屋子还在这,他们就还能回来。

拿出锁,上前把院子给锁了。

过了下坡这一段路,卫长昀才坐上车板,牵着绳子,驾车往村口走。

特地选了一个农忙的时候,但还是不可避免地遇上了村里其他人。

大家看着他们,有的打着招呼问他们往后也要回来看看,有的小声议论着什么。

一家人全当看不见,反正日后除了那几家亲近的,其实多半也少往来了。

到村口时,姜宁看了一眼身边驾车的卫长昀,“老房子锁起来,田地也交给了值得托付的人,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应当没什么了。”

卫长昀转头看他一眼,“住到镇上是我提的,我不会后悔。”

“谁担心你后悔,是怕你什么时候想家了,觉得家不在了。”姜宁知道卫长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老房子在呢,等你高中时,我一定到村里放十饼炮仗。”

卫长昀失笑,“新房子也是家。”

姜宁被他几句话哄得忍不住笑,连后面的朱红都跟着笑起来。

从村口到镇上,一路上说着话,到不觉得无聊。

比起姜宁和卫长昀这一阵两头跑,对新宅子已经过了新鲜劲儿,朱红和小小、小宝可还没去过新家。

想到新宅子,一会儿问院子里什么样,一会儿又问街上什么样,姜宁耐心回答完,立即喝了点水润嗓子。

快到镇口时,姜宁凑到卫长昀旁边,低声道:“逢年过节,还有清明重阳,我们带上小小、小宝一起回来扫墓。”

卫长昀一怔,而后笑着点头。

进了镇上,他们得去西街,选了一条和往常不一样的路,从另一头进的镇上,近一些。

卫长昀跳下车板,牵着驴往新宅子走。

不过一会儿,便到了宅子外,姜宁也跟着下了驴车,等在门口停下时,才把朱红他们扶下来。

门上贴了喜字,姜宁拿出钥匙走上前,把门锁打开,“这宅子朝向好,而且大门宽敞又平坦,驴车可以直接牵到宅子旁的马棚里拴着。”

朱红牵着小小、小宝跨过门槛,进了院子,四处打量后,面上欣喜,“这一个月,你们就把宅子整理成这样了?”

姜宁和卫长昀把驴车上的东西往下卸,“嗯,每天收拾一点,挪一挪位置,就差不多好了,主要是周叔这宅子本身也好打理。”

“哇!这是什么树,好高啊!”

“我知道,是槐树!二哥,我说的对不对?”

卫长昀和姜宁对视一眼,“是,老槐树,过一阵子就会结槐花、槐米。”

家里东西之前都搬得差不多,这次拿的大多都是些细软。

姜宁抱起几床被子往屋里走,“阿娘,你和小小睡这屋,跟以前差不多,挨着中堂。”

“长昀,你给小宝收拾一下他的东西。”

小宝正兴奋呢,忽地听到这一声,愣了下,“我的屋子?二哥不和我住一起吗?”

小小正跟着姜宁进屋,回过头来,“二哥要和宁哥哥住一屋,你是不是笨!”

姜宁、卫长昀:“……”

要不说,小姑娘要聪明一些呢。

“那我一个人睡吗?”小宝瞪大眼,“我会害怕!”

姜宁低咳一声,决定交给卫长昀处理,抱着被子径自进了屋。

朱红拉着小小,怕她再说出什么话让小宝哭出来,哄她回屋看看新房间。

卫长昀无奈摇头,牵着小宝去他的屋子,“一个人害怕什么?”

“屋子里很黑的!”小宝紧抓着卫长昀的手,“二哥,我还小,不能一个人睡。”

卫长昀推开房门,“这间屋子挨着婶婶和小小的房间,旁边还有一棵树,夏天遮阳还凉快。”

小宝抿唇,“可是——”

卫长昀道:“我五岁时,便一个人睡了。”

他耐心解释,“不是人人都可以一个人睡,但小宝,你是男孩子,难道要去和婶婶、小小一起睡吗?”

闻言小宝噘着嘴,终于勉强接受了事实。

婶婶和小小一起睡,二哥要和宁哥哥一个屋,他是只能跟自己睡了。

他仰起头,努力憋着眼泪,“那我能让小狗在我屋里吗?这样我就不怕了。”

卫长昀失笑,“那抱小狗回来,你就让它去你屋里,但得照顾好它,也得教他。”

小宝立即保证,“好,我一定会的!”

会不会不知道,但小宝现在是答应下来,还满心期待着小狗到家里来。

等卫长昀离开房间,去给他拿东西时,就见姜宁等在院子里。

这一年里,卫长昀长高了些,姜宁也长了个子。

原本就生得好看的人,如今更多了一些少年意气的清俊,挑眉看人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搞定了?”

“接小狗来家里,让他和小狗一个屋。”

姜宁惊讶地往他身后看去,“这么容易?我还以为他得闹一阵,有一个过渡期。”

卫长昀拿起东西,往对面的那间屋子走,“这两日我是还得和他一起住,不过,我们是不是得把东西往屋里拿了?”

今天可不止这一点活,收拾完后,还得把喜字贴满,新房和中堂布置起来。

后日凌晨就要乔迁,傍晚就是婚宴。

可一点不轻松。

姜宁笑起来,拿上东西跟去,“知道了,小管家。”

第117章 准备酒席。

东西一样一样搬进家里,屋里也慢慢地布置好,虽不如住了许久的宅子有人气,却也有了家的模样。

姜宁站在房间里,看了一圈,满意拍拍手。

不错不错,往后东西会越来越多,日子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有自己的家就是第一步,以后都慢慢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造反大师 小酒娘你马甲掉啦 蓄谋已久的初见[校园] 我的绿茶老公 前女友信息素太好闻了怎么办 和渣男三口之家?我找老婆行不行 [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弃神者 致命男人 限制文女配被强取豪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