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 210-220

210-22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大理寺卿今天修罗场了吗 妹妹说她喜欢我 海水未蓝时 穿成年代文反派摆烂亲妈 没人告诉我就是女娲啊 轮到仙女美人做女配了 隐衫之欲 当我直播后在异世成神仙 弯腰 鲛皇在星际被当做人鱼繁育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10-220(第1/15页)

第211章 “卫长昀,你是不是笨……

为早日查明真相,自那名金陵府的考生出事后,傅老便在内阁办公,多日不曾到翰林院。

李首辅掌管内阁,与傅老在这件事上有分歧,起了几回争执。

好在案子压在头顶,哪怕是意见相左,明面上倒是依旧看不出什么。

反而是礼部那边,因之前变相软禁鄂州那名考生,办案期间一直谨小慎微,连在翰林院一块清理卷宗时,都不敢随意说话。

谁敢胡乱猜测?

一个太子,一个大皇子,朝野内外尽知二人的关系,哪怕看上去兄友弟恭,实际上从先皇后在世时,便已经隐隐对立。

如今先皇后离世多年,太子虽依旧是储君,却被逐渐强大的萧贵妃势力压过。

光是萧贵妃那位大将军的兄长,便足够令太子忌惮了。

太子年幼时,受李首辅启蒙、授学,师生一场,自是关系交好。

要不是有内阁支持,太子的处境更是艰难。

卫长昀和李平峥抱着一堆东西,刚出西院,要去内阁时,就见一名小厮匆匆走来。

看到李平峥后,一脸看到救星的表情。

“公子!可算是找到你了,家里出事了,老爷和夫人,他们、他们——”

李平峥听他吞吞吐吐,又磕磕巴巴的,急道:“什么事啊?”

小厮喘了两口粗气,“打起来了!”

李平峥脸上的急切僵住,好半天才理解话里的意思,立即尴尬得脖子都要红了。

看了一眼卫长昀,见他表情如常,无端松了口气。

“那你去劝架,跑来寻我做什么?再不然去找大哥和二姐,没看我正忙着吗?”

“就是大公子和二小姐让我来的啊,他们也忙。”

李平峥:“……”

家庭地位真是日益下降,谁说年纪小的会全家宠着?

卫长昀看他为难又尴尬的样子,连日来的阴霾散了不少,“要是——”

“正好我也要去内阁,我替你送吧。”

卫长昀和李平峥闻声看去,就见温安臣站在那里,应该是听见了小厮的话。

李平峥一向对温安臣有偏见,觉得他墙头草,一会儿跟大皇子,一会儿跟太子的。

现下被他听到,脸上臊得慌。

“不是有意偷听,恰好要离开便听到了。”温安臣颔首,“如果——”

“多谢!”李平峥飞快打断他的话,“改日请你上长昀家的酒楼吃饭。”

李平峥把东西塞到他手里,拉着小厮匆匆往外走,隐约还能听到几句抱怨。

“都怪你,下回不许这么跑到翰林院来,除非是正事,要还是吵架、打架的事,让人传个话给我就行!”

“可是公子,我要怎么传啊?说了别人还是一样会知道。”

“你就不知道想一个暗号吗?!”

卫长昀笑了声,看向温安臣,“温大人,请吧。”

温安臣点头,和他并肩往外走-

二人并肩去往内阁的路上,气氛有些沉默,但并不尴尬。

卫长昀想起千秋宴那日的事,隐隐明白了温安臣的一些行事。然而这事不可能挑明,更不可能问。

心知肚明,只能当是猜测而已。

“江陵府那名考生的后事安排,已经交代人去办,不日就会送回。”温安臣忽地开口,“不过人死尘事了,再多的抚恤,对于他家人来说,也于事无补。”

卫长昀一怔,而后点头,“有总好过没有。”

“不管是以死明志,还是以死换取更大的利益,对于他家人而言,都是一样的。”

“入仕不过两三月,长昀倒是比我那时更参悟得快。”温安臣淡淡道:“难怪老师会喜欢你。”

卫长昀眉头微蹙,脚步停了停,“傅老——”

才说出口两个字,便改了口,“鄂州和江陵府涉事官员已经全部收押,现在只剩下京城的几位,你我手里这份名单,就决定了他们的生死。”

“罪有应得罢了。”温安臣看他一眼,“难道不是吗?”

“是。”卫长昀重新迈开步子,“贪心不足,是罪有应得。”

温安臣收回视线,看向街上的百姓,“不管是礼部还是翰林院,我以为在授官的第一天就该知道,切忌贪心不足。”

卫长昀皱了下眉,明白了聂丛文为什么会担心温安臣。

为官者,无非两种。

一为衣食无忧、吃穿不愁,二为安身立命、大展抱负。

温安臣不在其中,处境变得更为艰难。

“温兄。”

卫长昀倏地喊了一声,见他停下,开口道,“为君者,当以民为贵、君为轻,为官者,要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如此方可为万世开太平。”

“然,江陵府考生一事,太过轻视一条性命,实非长昀所能接受,亦不该是你所为。”

温安臣静静听着他的话,直到两人之间的氛围变得沉默,一路无言快走到内阁时,他才开口。

“我从未说过自己是一个为百姓做事的父母官。”

卫长昀神色一变,看着他一步步朝着内阁走去,一时五味杂陈。

进了内阁,两人把卷宗交给傅老时,傅老看到温安臣,还有些意外。

不过几位重臣正在议事,不容他多问,便和卫长昀交代了几句馆阁的事后,就命人拿着东西跟他进去。

他们两人不入内,却也看到议事厅里的其余人。

太子、大皇子、李首辅、礼部尚书、大理寺卿……

每一位都位高权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句话便能改变寻常人的一生。

温安臣道:“走吧。”

卫长昀不语,点了点头,同他一起转身。

谁知才转过身,迎面就撞上从外走来的三皇子赵洵。

不过弱冠之年的青年,样貌英俊,眉宇间神采飞扬,与两位兄长的稳重、谋算半点不同。

看上去倒真像个闲散王爷。

二人对视一眼,迅速弯腰行礼,“微臣,见过三殿下。”

赵洵身后跟了两名侍卫,见他们这般紧张,摆了摆手,“用不着这么多礼节,我就是奉父皇之命过来看看,免得我太闲,成日无所事事的,叫百官和百姓看了不好。”

“你们不进去听听吗?”

“臣等只是过来送卷宗。”温安臣答道:“才把卷宗送到傅老手里。”

“还好还好,我没来迟,那我先进去了,便不管你们了。”赵洵扫了一眼温安臣后,视线落在卫长昀身上,一脸欣赏,“你就是今年科举的探花卫长昀吧?一表人才,文章写得好,难怪朝廷里都是夸你的。”

卫长昀低下头,“殿下过誉,臣不敢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10-220(第2/15页)

赵洵从他身边走过,拍了拍他的肩,“太谦虚了,探花郎。”

卫长昀表情如常,只听着他离开的脚步声消失,才直起腰。

他看向等在一旁的温安臣,一言不发,只是看他的眼神更为复杂。

“温大人,聪明人更该择良主。”

“良主如何断定?”

千人千面,又岂知你眼里的恶人,非他人眼中的善人-

三日后,舞弊案真相大白,所有涉案官员、考生悉数落网,交由刑部、大理寺及州府衙门审问。

所有考生的名次,在清除作弊考生后,依次顺延,不做重考打算。

不过为了给其他考生一个机会,以证公平,明年六月将会特开恩科,凡在乡试、会试中落榜六次及以上者,皆可参加。

考中者,身份等同正科进士。

告示一经张榜,总算平息了这场风波。

姜宁坐在椅子里,看着卫长昀在自己面前忙来忙去,咬下一口枣子,“所以,案子就这么过去了?”

卫长昀直起身,伸手到姜宁面前,“后续如何量刑,又怎么清算,都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去办了。”

“从结果来看,挺好的,至少贪官抓了、作弊的考生也取消成绩,甚至连遭遇不公的士子都有了解决办法。”

姜宁若有所思点头,“而且处理速度还挺快,不到一个月解决。”

姜宁看他袖子掉下来,给他挽上去,“不过你看上去,好像不是很开心。”

“能和我说说什么事吗?”

卫长昀笑了笑,“之前都是我猜你的心事,这回要不要试试翻过来?我卖个关子。”

姜宁努嘴,倒真的思考起来。

其实不是今天才发现卫长昀有心事,是从前几日就有了。

原本他是想,朝堂里的事过问太多不好,而且卫长昀又不是不能自己处理,何必事事都要问他的意见。

那样一来,到底是他当官还是卫长昀在当。

可今天告示一出,其他人都松了口气,纷纷去酒楼那边,筹备六月十八的开业,家里只剩下他们俩,他想着问。

“还是江陵府那名考生的事吧。”

姜宁托着脸颊,目光跟着卫长昀身影移动,“替他不值是一方面,更多是对背后那人的愤怒。”

即便是投河自尽,不是他人所害。

可要不是有人撺掇,又岂会丢了一条性命?

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可恨。

哪怕知道是何人所为,都定不了罪。

卫长昀并不是个内耗的人,尤其是和姜宁相处久了后,明白这世上的大多事,都已经有定数。

人能改变一部分,却不能真正去撼动权力顶层的人。

正如姜宁每回碰到什么事,尽管会生气、难过,最后还是会想,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

卫长昀停下手里的活,“你觉得温安臣是个什么样的人?”

姜宁正喝水,听到这句话,差点喷出来,“什么?你怎么突然提到他?”

而且这口吻,仿佛在介绍对象似的。

卫长昀叹了声,拿出手帕给他擦嘴角,“前几日去内阁送卷宗,原本是我和李兄一起,结果李兄家里有事,他正好在,便一同过去了。”

“我只是觉得,他如今选的这条路,会更艰难,而且把自己放到了险境里。”

不说他们和聂丛文的交情,便是从才学上看,温安臣都是一个人才。

卫长昀不愿意看到温安臣明知是条险路,还要继续往下走。

“人要为自己的选择担起责任,不管结果如何,都是自己选的。”

姜宁听出卫长昀的意思,“况且,从你所说的东西来分析,未必不是险中求胜。”

什么太子、大皇子,他俩相争,自是会有人坐收渔翁之利。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如果温安臣真是三皇子的人,又何尝不可呢?

至少在来日,多一条生路。

哪怕三皇子真是心狠手辣的人,想要死人来保守秘密,但温安臣一定不会毫无准备。

聪明的人,在做选择时,一定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卫长昀嗯了声,“不过,那日我应该是误会他了。”

“误会什么?”姜宁好奇道:“你该不会耿直到在他面前,说了什么不好的话吧?”

卫长昀低咳道:“你和我都推测,投河自尽那名考生的事,背后还有人在操控,指向明确,但献策、动手的人——”

姜宁伸出手指,在卫长昀肩上一戳,“你当时以为是温安臣?”

问完一看卫长昀表情,姜宁就知道说对了。

更用力地戳了戳,“卫长昀,你是不是笨呐,他是那样的人吗?”

卫长昀握住他手指,“我当时就反应过来,只不过遇到三皇子,便忘了跟他说。”

“等开业那日,人家来酒楼里吃饭,你给我好好道歉!”姜宁又气又想笑,道:“好在聂大哥不知道,不然非得跟你急。”

卫长昀跟着笑起来,老实认错,“好,我一定道歉。”

不管如何,舞弊案都有了一个结果,而且看上去,尚算公正。

连日的阴雨也在昨日停了,如今阳光明媚,心情都跟着轻松了许多。

第212章 “恭喜恭喜,姜老板开……

六月十八,宜开业。

开业前两日,便翻了黄历,又专门让沈明尧在太常寺里,向同僚打听了吉时,最后定下鞭炮、开业礼品、剪彩红绸,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时辰一到,就揭牌。

大早上,天才刚亮,酒楼里已经热闹起来。

“招牌上的红绸挂好了吗?别一会儿被风吹走了。”顾苗挪开挡路的凳子,“凳子不要乱放,拉出来用完记得还原。”

赵秋绕进柜台,弯腰检查了一下抽屉放的东西,“账本、登记册、算盘、笔墨都有,还差——”

“钱箱在这里,那齐了。”

“后厨的菜,大概什么时候送来?”姜宁掀开布帘,从后厨出来,看向门口的谢蕴和周庚,“菜送过来,直接放进冷藏间,这样到下午菜也还新鲜。”

谢蕴正在跟周庚核对后厨今日的菜品,一听抬头,“知道了,你那冷藏间弄出来,倒是帮了大忙,比冰窖好用。”

姜宁环顾四周,没发现什么错漏,或者布置不妥的地方,松了口气,让几个招来的伙计可以先歇会。

“这事儿,还多亏了聂大哥,不然靠我们自己制冰,怪麻烦的。”姜宁扶了扶腰,在旁边椅子坐下,“酒楼就一口井,拿来制冰、保鲜,不太够用,但冰从外面来,靠井水暂缓解冻的时间,一天足够了。”

其实弄一个保鲜室不难,主要是靠冰块的冷气,保证蔬菜的新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10-220(第3/15页)

用井水和冰块的数量来调节保鲜的温度,大致和冰箱冷藏层差不多就好。

“还得是你聪明。”

顾苗看他坐下,低声问:“要不要去楼上歇会儿?”

姜宁摇头,朝外面看去,“不了,在这看着,我能心安些。”

“那你在这歇会,我再去检查一下大堂,还有楼上的雅座,别出什么纰漏。”

顾苗喝了杯水,“不知道怎么回事,比之前我接手易安楼时还紧张。”

闻言姜宁忍不住笑,“紧张什么?”

顾苗张嘴,想说担心开业没那么多人,又怕一语成谶,立即咽了回去,“怕客人不爱吃咱们的菜。”

“那也该是我紧张。”姜宁接过话,“菜单是我一手拟的,今天的菜品也是我一个人定的。”

“你这帮人缓解紧张的法子,倒是挺有意思的。”顾苗深吸一口气,“对你的厨艺,我相当有信心。”

瞥了眼周庚,“你教出的徒弟,也一样。”

姜宁笑着摇头,看着他去大堂那边,挨着一桌一桌检查,连置物柜的摆件都不放过。

筹备了这么久的时间,到今天,才真正有了要开业的实感。

“表哥,这些备菜你看下,有没有漏掉的。”

周庚走过来,把一张纸递给他,“我跟蕴姐对过,今天要送来的菜就这些。”

姜宁伸手去接,仔细看了一遍,“就这些,备菜量肯定够了。”

“要是客人太多不够,下午左右也能看得出来,及时补一些就好。”

金陵里所有的菜贩、肉铺,他们都去聊过,谁家手里有什么货,什么时候会卖完,可以说了如指掌。

周庚点点头,“那我去后厨忙了,佐料也要清点。”

姜宁嗯了声,想了下,“饭可以晚点煮,保证是新鲜,而且不用热第二遍,一直放小灶上保温着。”

周庚应声,“知道,先备午饭,根据中午的客人桌数,再定晚上的饭和菜。”

姜宁笑起来,“差不多,不过稍微备多一点,今天有一桌不花钱的客人要来。”

闻言周庚愣了下,而后反应过来。

不花钱的客人,指的不就是这会儿还在衙门办公的那几位。

这边把完关,那边卫小小和卫小宝吵嚷着过来,要姜宁给他们当裁判。

姜宁懵了,诧异地看向跟来的王子书,“他俩怎么了?”

王子书无奈道:“在孩童区玩鲁班锁,吵了起来,觉得对方影响了自己的发挥。”

姜宁:“……”

这个理由,倒是挺好学的。

卫小小:“宁哥哥,我觉得是哥哥太笨,明明不是那个方向。”

卫小宝:“那样就是对的,上次二哥才教过!”

异口同声的两道质疑响起,姜宁默默在心里感慨,不愧是双生兄妹,默契十足。

只是鲁班锁这东西,实在不是他擅长的。

“问你们子书哥,我要去楼上坐会儿。”姜宁站起来,“嗳,子书,你盯着一下,一会儿我娘过来,你让她歇会儿,或者把他俩交给她管就好。”

王子书瞪大眼,对上兄妹俩期待的眼神,立即心软了。

姜宁溜得快,直接去了二楼,跟做最后检查的顾苗碰上,一块查完房,这才寻了个雅座待着歇会儿。

顾苗往楼下看去,“真不敢相信,我们竟然在金陵开了一家酒楼。”

金陵是什么地方?天子脚下,寸土寸金。

别说是开酒楼,换作从前,他都没想过会来金陵待这么久。

姜宁看他一眼,顺着他视线往下看,大家都在忙着检查手里的活,连鞭炮都点了好几回,就怕少了。

“我倒是想过。”姜宁半点不藏着心思,“第一次在镇上卖小吃的时候,我就跟长昀说,有朝一日,要把酒楼开到京城去。”

“你这么想不很正常?”顾苗盯着他,一脸欣赏,“我爹娘知道你的打算后,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还问我之前怎么不拉着你在易安楼一块合伙做。”

顾苗早就想这么问了,只不过觉得姜宁有自己的打算,所以才没问。

当初姜宁把酸汤卖给他,按一斤成品五十文算,一个月能赚到好几两银子。

哪怕后面新鲜劲儿过了,也还是有个三五两。

一年算下来,小一百两。

加上姜宁自己摆摊的生意,其实一年大概是能赚到一百两的。

但这一百两,不过是易安楼一个月,或者是两个月的收入,姜宁完全可以跟他再推几道菜,这样也不会后面买宅子、赶考时需要算账。

“是想问我,怎么不把菜单上那些菜,都跟你一块合伙吧。”

“嗯,做生意嘛,谁不想多赚一点。”

姜宁失笑,“一个原因是那些菜的用料都简单,吃一回不知道厨子怎么做的,三四回总该知道。”

话音顿了顿,“另一个是,大多菜成本高,要不是量大,做起来不怎么划算。”

姜宁拿起杯子,摩挲着杯壁,“其实也是有私心,跟你合伙固然是好,但我拿不出银两入伙,只靠几道菜跟你分,分多了显得我贪心,分少了日子一久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吃亏。”

“所以我自己开食肆,盈亏自负,虽是小本生意,但不也挣出这么多东西来。”

顾苗闻言怔了片刻,随即摇了摇头,“之前总说你家长昀心思难猜,现在看你也一样。”

“是,是我瞻前顾后,想得太多。”

姜宁老实认下评价,“这不,到了金陵,就不再想那么多了,管他的,先把生意做起来。”

“真正做生意后,才知道这钱难挣吧。”

顾苗问他,“之前觉得一百两不多,但换成铜板,得十万枚铜板才够一百两,钱罐都要装不少个。”

“我刚卖土豆片那会儿,觉得用不了多久,我就能赚够一百两,后来发现……”

姜宁叹了声,“太不容易了。”

就像顾苗说的,一百两是十万枚铜板,换成他熟悉的货币,那就是十万块。

多少人一年到头上班都挣不了这么多,还别说花出去的。

他们一家五口人,五张嘴吃饭,又是给姜大志那个混账十五两,又是买食材,修补屋子、修浴房、打炉子,全家吃穿,加上给私塾的学费,文房四宝的开销。

一笔笔账算下来,还有余钱买一座宅子,县府、州府和金陵赶考,路费和食宿,最后还能有几十两在手里,已是挣得多的了。

顾苗自是知道这一路走来,姜宁和卫长昀是怎么过的。

“不容易归不容易,却也厉害,咱们镇上就那些人,不过几百户,去馆子、酒楼跟食肆吃饭的,左右不过那些。”

白手起家并不容易,想要日赚千金,做梦还快些。

一个小镇,又不是州府、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10-220(第4/15页)

城这些地方,客人多。镇里的百姓,大多人家,每日能花个几十文,都算多的了。

“所以那会儿不把这些菜拿出来跟你合伙,也是这个原因。”

姜宁喝了口水,“我们自己吃还行,放到酒楼、食肆里,能常来买的人少。”

几百户人家里,能常来买这些的,有二十来户,已经算多的了。

顾苗连忙道:“我可不是在埋怨你藏私,是替你们卖房子时,想着要一起合伙,你们在镇上的宅子,说不定就不用卖,好歹住了一年呢。”

姜宁听他解释,道:“卖了便卖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况且你还把酸汤让出来,又提醒我米饭不能任人加的事,不然还不知道多多少成本。”

“这里是金陵,又不是镇上,酸汤老少皆宜,还不辣,哪的人都能尝,不卖才是亏了。”

顾苗笑道:“至于米饭,尽管江南是鱼米之乡,稻子产量高,可每桌都是这么送,指定不行,人家点一个菜,吃三碗米饭,不就吃回本了吗?得限量。”

这还是跟姜宁学的,每桌可以送一小盆饭,再吃就得价钱,按斤两来算是最好的。

姜宁点点头,他之前写的那些经营思路,尽管经过四处走访、观察,却难免有想当然的地方。

从修整酒楼到今天开业,顾苗、谢蕴和赵秋,还有其他人都提了不少建议,就为了酒楼能顺利开业。

这么大的摊子,可不是他一个人能做起来的。

“嗳,你们俩在上面说什么,快点下来,吉时马上到了!”谢蕴站在大堂,朝上面喊了一嗓子,“后厨的火都烧起来了,就等着放鞭炮起锅烧第一回油,三个灶可都架上了。”

“宁哥儿、苗哥儿,你们快下来。”赵秋也从柜台后出来,理着衣服道:“你下楼时慢点,别摔着。”

姜宁和顾苗对视一眼,立即起身下楼。

算了这么久的日子,可不能因为他俩耽误吉时。

在做生意这点上,还是要对黄历虔诚些。

三个厨子待在后厨,八个伙计一左一右站在门口,姜宁他们几人,一排站在酒楼前,周庚正在挂鞭炮。

姜宁离得远一些,和赵秋一块抓着红绸的一角,对面站的是顾苗和谢蕴。

王子书看着门口的香,等香刚燃尽,一锤下去,敲响了铜锣。

周庚听到声音,手里的香往鞭炮引线靠去,飞快跑开。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姜宁他们一拽手里的红绸,挡在牌匾上的红布被扯下,揽月楼三个字露出来。

落笔有神,担得起一副好字的夸赞。

“揽月楼开业大酬宾,今日全店消费,仅收八成价,各位客官,里边请坐!”

“新店开业前三天,酉时更有好戏登场,连听三日,每天半个时辰,精彩不重样。”

“店内不仅有黔州美食,更有各色糕点、饮子,价格童叟无欺,口味老少皆宜!”

“叔叔婶婶,店里请!”

“漂亮姐姐,店里有给小孩玩的地方,你跟哥哥不去看看吗?”

几个大人连带小孩,在鞭炮声里卖力吆喝完,姜宁便侧身让开,给进店的客人们让出道,顺便听听他们的想法。

“揽月楼?这字瞧着不错。”

“黔州是哪?也没听说过啊。”

“嗐,探花郎不就是黔州的,听说那里连马车都没有,一片都是山。”

“真的假的?探花郎能是那地方考出来的?”

“我听家里叔伯提起过,黔州喜辣,去尝尝?”

“前几天就看到他家门口挂的招牌菜了,画得有模有样,反正便宜,走,进去看看。”

……

听着倒是还行,虽没什么知名度,但好歹前几天的宣传不算白费。

不枉他提前三天就安排人,四处在金陵的茶摊当托,讨论揽月楼开业的事。

趁着大多客人都进店了,姜宁正要跟在后面进酒楼,才转身,余光便扫到人群里一道熟悉的身影,倏然停下。

卫长昀见他发现自己,朝他一笑,从人群里走出,拿出一份贺礼。

“恭喜恭喜,姜老板开业大吉,生意兴隆。”

姜宁瞥他一眼,又觉鼻尖一酸,接过贺礼瞪道:“我还以为你来不了,得晚上才——”

这种日子,总是想要卫长昀在的。

卫长昀见状立即赔罪,低声道:“我跟老师请了半日的假,又匆匆回家换身衣服,便跑着来了,亏得有齐兄和李兄帮着分了些事。”

“我怎么会不来呢。”

他答应姜宁的,酒楼开业一定会在。

第213章 “开门红。”

“这道菜是什么?菜汤煮鱼?”

“把你们这儿的黔州招牌菜都来一份,再给我们挑一间能看到河的雅间。”

“临河的座都满了啊,那二楼雅座要加多少?”

“上一份辣子鸡,好久没吃到地道的黔州菜。”

“折耳根是什么?菜根还能吃!”

“脆哨炒土豆,来一份。”

“伙计,我们要点菜,你们有菜单吗?”

……

姜宁和卫长昀从外面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进酒楼时,迎面而来的便是热闹声。

开业前的担心,在这一刻稳稳被接住,好歹开业的声势是造起来了。

往后长久经营如何,就看这三天客人口碑怎么样。

“嗳,长昀来得正好,来搭把手,我这边快忙不过来了。”顾苗一看见卫长昀,直接把人拉走,“宁哥儿,你去柜台后面坐着,正好可以帮秋哥儿。”

“等等,我——”姜宁话都还没说完,旁边伙计一脸着急地跑来。

伙计在姜宁面前站定,“东家,后面厨房要忙不过来,这菜先做什么,还按照顺序上吗?”

姜宁看眼被拉走的卫长昀,视线对上,笑着点点头,便跟着伙计去了后厨。

“你看,前边大堂的伙计送来的每一份菜单都会挂在这里,谁先下单的就是一号,按顺序排。然后你要看一号的菜,有几桌点了,便在总的这份菜牌上,用红色的竹珠嵌进数字里,再跟大厨那边喊一嗓子,别自己先乱了阵脚,你乱了,他们更得乱。”

酒楼的锅,可不是家里用的小锅。

成人臂展宽的口径,哪怕是锅底越来越小,一锅菜按着能入味的量炒,分成六七盘肯定没问题。

“这、这人一多,忙起来就顾不上,手忙脚乱的。”伙计不好意思道:“下回我肯定注意。”

姜宁摇摇头,“我再带你一起做一遍,熟了就会省不少事。”

挽起袖子,一进厨房就闻到了油香,“现在看是比别的酒楼麻烦些,但熟能生巧。”

“主要是那菜单和菜牌,有些字我们也不认得。”伙计为难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10-220(第5/15页)

“菜也编了号的。”姜宁看他一眼,刚才语气还挺温和,现在眉间却凌厉了些,“用数字就是为了让你们方便记忆。”

见状,伙计立即道:“东家别生气,是我们不该乱了手脚,分明都提前培训了好几天。”

“我并不是生气,只是希望职责范围内的事,你们能做好。”姜宁看眼挂着的菜单,边在菜牌上挪动竹珠边道:“其他的时候,别的事也不叫你们帮忙。”

姜宁扫了一圈,“脆哨土豆,六份。”

“凉拌米皮,三份。”

后边的菜,姜宁不点了,看眼跟着的伙计。“你既然是负责大堂和后厨对接的,只管盯着菜板就行,其他的有大堂伙计、帮厨,真要到你也要帮忙时,那我会再招人。”

闻言,伙计连连点头,“明白了,往后我一定记在心上。”

“那后边的你来吧,再有不懂的,叫我便是。”

姜宁神色缓和,“不懂要问,好学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强撑着面子坏了正事,才是得不偿失。”

“知道知道。”

姜宁看他一头汗,走到一边,拿了块干净的帕子递过去,又拎了一只壶放他旁边。

“把汗擦了,这壶水要是没了,得空自个到后边井里去打。”

“后厨闷热又油大,比外边热不少。”

把事交代完,姜宁去了灶边,还没靠近出声,周庚如临大敌,连忙叫他让开些。

“表哥,你别来灶边了,又是油又是火的。”

周庚正往锅里放佐料,“你要不去柜台那儿,还能盯着前边的客人,免得上菜出岔子。”

姜宁往后退开,扫了一眼另外两个厨子手里的活,一个在拌米皮,另一个正在烧热油,打算炒菜。

三个灶这会儿又派上用场了,每个厨子一个灶,灶上两口炒菜锅加一个煮汤的锅。

另外还有一个单独烧热水的地方。

之前改厨房的布局,就是为了能宽敞一点。

宽敞好用的同时,还得让后厨的一帮人待得舒服点,留了好几个通风口,夜里闭店时,便用活动板给封上,免得蛇虫鼠蚁钻进来。

“我在这儿杵着,你们都怪不自在的,那我出去了,真要有事,支个人去柜台叫我。”

姜宁瞥了眼案板和备菜区,又看了看帮厨手里的事,“生熟和荤素都要各自分开,别挨着放,也别都用同一个东西装。”

帮厨立即答应,“东家放心,我们肯定会注意干净。”

姜宁失笑,走出去之前,看了眼刚才传菜的伙计,见他正盯着菜单和菜牌发愁,不禁摇了摇头。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行行难。

传菜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记性好、够仔细,还得反应快。

伙计回头,看到姜宁要出去,立即笑着道:“嗳,东家。”

姜宁嗯了声 ,“有事再叫我。”

伙计连声答应,又接着弄自己的菜牌。

从后厨到大堂,不说一下进了避暑的屋子,但也凉快了许多。

姜宁绕到柜台坐下,环顾一圈,没见到卫长昀,不由诧异,“秋哥儿,长昀不是被拉去帮忙了吗?”

赵秋正在点东西,又差人给新的一桌上茶和瓜子,“是去帮忙了啊,不过是去搬东西,可不是在大堂这边忙,去花园那边的库房拿酒了。”

为了迎合金陵众多文人雅士的喜好,他们特地在花园里搭了一个半开放的小库房。

大多酒都锁在里边,外面放了几个空坛子装饰,旁边那棵树开花时,花叶落下,跟画似的。

“那我去看看。”

“放心,苗哥儿还不至于真把他卖了,堂堂探花郎在这里做伙计,多少有些不像样。”

“我哪是担心这个。”

顾苗是个随心的人,可也知道分寸,哪会真让卫长昀去当伙计。

他们不介意,朝廷都得介意。

新科探花郎怎么也算是朝廷的颜面了。

“那你慢点,客人多呢。”赵秋叮嘱道:“小小和小宝都去孩童区那儿当陪玩了。”

姜宁瞪大眼,目光扫过去。

兄妹俩真跟赵秋说的一样,在那儿当小导游。

得了,大家都有活干。

还真是一家老小齐上阵。

想着,姜宁走出大堂,从一旁的□□,往花园那边走。

大堂几乎已经坐满,不少客人知道酒楼还有花园可以观赏、游玩,便想着在这里边玩边等,打发时间。

姜宁沿着□□走到花园里,一抬眼,对上卫长昀看来的视线,微微一怔,便走上前去。

卫长昀刚要提醒他小心,就见姜宁抬手,伴随一声“低头”,先低下头来。

“怎么了?”

“发上有花瓣。”姜宁拿下花瓣,“六月下旬了,难得这花开得好。”

指尖一捻,花瓣从指间落下。

姜宁退开一步,“今日生意,倒是应了这景。”

卫长昀接过他的话,“开门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追星的网红最快乐[娱乐圈] 我亲自逆了蒸煮的CP 病美人被豪门大佬娇养了 佳期如梦 被前夫的未婚夫狠狠爱了 [柯南]想当咸鱼的小林警官有话要说 协议结婚后被霸总宠上天 修罗场,但男主法海 [综漫]鸣宝在暗黑本丸 阴间小登大战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