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 30-35

30-35(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始皇家养小皇后 男神对我又争又抢 反派拯救系统绑错了人 忍界之神爆改人间之神 今天成功在本丸养老了吗 怀了主母兄长的孩子后 我的夫郎是个白切黑(女尊) 明婚暗抢 道姑小王妃 炮灰女配养娃的佛系日常[穿书]

然而即便是这样,因他的东西绣的好,绣样也少见,一点也不愁卖,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叫前来采买的妇人和小哥儿给抢光了,尤其是那些络子。

时下的文人书生,若是家里有钱的,都爱在腰间系个玉佩或者香囊带带,瞧着斯文又儒雅。这样的装扮被旁人瞧了去,觉着好看,便也跟着学,尤其是女子和小哥儿,带不起玉,弄个络子,香囊带带还是可以的。

江云苓打的那些络子又精巧。如意结、方胜络,双鱼络等等就算是不带,买两个过年时挂在自家院子里装点一下也是好看的,所以络子反而是卖的最快的。

于是,趁着冬集,江云苓还小赚了一笔。

这次他在城里支摊霍文也跟着来了。每年冬集时人都特别多,也乱的慌,怕碰上些挑事儿的,霍文虽然年纪不大,但翻过年也十二岁了,且他再怎么说也是个汉子,有他跟着总能安心些。

一开始江云苓还有些担心霍文会有些不适应。但凡读书人身上大多都有股子清高之气,有些酸腐书生提起生意钱财之事还要板着脸“嗤”一声,再骂一句“黄俗之物”。

江云苓却不以为然,甚至见之不喜。若没有这等“黄俗之物”,又如何能供其上学读书。

幸而霍文并不是这样的人。他自小和霍青相依为命,又见了太多大哥为了自己的身体和家中银钱发愁的时候,对于能赚钱的事儿,他心中只觉欣喜。

和江云苓一起来摆摊,他初时还有些腼腆,后来见江云苓忙不过来了,他还能帮着吆喝一两句,在后头收个钱什么的。

两人卖完了东西,提上鼓囊囊的钱袋子,还到城里采买了一些东西。

像是瓜子蜜饯之类的年货,还有过年时要祭祀用的香烛纸钱,以及门神年画等等,因这几个月下来江云苓手上已经攒下快半两银子了,他便通通都买了,没叫再从霍青那边使银子。

在集子上看见有不少人在围着买对联时,江云苓眉心一动,心里还萌生了个主意。

过年时别的不说,对联却是家家户户都要贴的。城里卖的对联大多是二十到三十文钱一副,字写的越有风骨的自然也就卖的更贵些,然而每年城里也能见着不少书生在集子上设了个案桌帮人写对联,赚些润笔费的。

都是读书人,旁人可以,他们家霍文为什么不可以。

于是,等两人回到家后,江云苓把心里的想法和霍文一说。

霍文先是愣了一下,而后眼睛也亮了,却又有些不太自信道:“我,我真的可以吗?”

江云苓笑笑,道:“为什么不可以?我觉得你的字写的挺好的。”

他是见过霍文写的字的。

霍文即便放冬假在家读书也十分刻苦,每日不是念书就是写字。虽说纸墨也得费不少钱,但读书人,想要写的一手好字,这些都是必须的,用树枝在地上写终究不是个事儿,要省俭也不能从这些地方省俭。

譬如说到书铺里买纸时买最便宜的黄纸,一张纸正面写完,翻过来再写一页,直到两边都写满为止,霍文有时还会到书铺里借书回来,然后再自己手抄录一遍,这样不仅比直接买一本新书回来便宜不少,自己抄写过一遍,也能将里头的内容记的更熟。

有时江云苓见他写字写的手都抖了,他手里也有霍文写满了字以后不用的废纸。

季婉容通琴棋书画,江云苓虽说没有他娘这样有才情,但也还是能读书识字的。以他看来,他觉得霍文的字虽说还够不上多有风骨,但起码字迹端正工整。

这对于乡下人来说也就够了。

江云苓又给霍文算了算账:“咱也不拿到城里去卖,就在村里替人写写。红纸一副八文钱,你替人写春联,收个三文五文的,一副春联加起来也不过十三文,而到集子上买一副写好的春联得二十文钱,这中间能省下七文钱的利,还不用再专门跑一趟城里。”

江云苓道:“农户人家大多不识字,买一副春联回去也只是为讨个吉利,字写的多风雅,还不如省几个钱来的实在,你只要好好的给人写,字迹工整一些,定是有人愿意买的。”

更重要的是,写一副春联赚的虽然不多,但三文五文的,加起来也不少了。霍文常觉得自己是家里的拖累,若是能靠写几副春联换得一些钱来,哪怕是几个铜板,他心里也会觉得不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30-35(第6/15页)

样。

霍文叫江云苓说的越来越心动,于是两人等霍青下午回来后把这事儿跟他一说,霍青也觉得可行。

他们家每年贴的春联就是霍文自己写的,他也觉得挺好的。

于是霍青也点了点头,想了想,又对霍文道:“干脆你今日就写两幅春联出来,我拿去给大伯家送一副,给栓子家也送一副,也算是替你在村里扬扬这事儿,好叫别家知道你可以在家帮人写对联。”

闻言,霍文连忙点了点头。虽然这事儿还没成,但想到自己终于也可以给家里出一份力了,他激动的脸都红了几分,转头就回屋研磨写对联去了。

见他精神头这么高,江云苓弯了弯唇,一转过头,却见霍青一双眼睛正看着他。

江云苓脸一红,有点不好意思的别开视线,小声道:“霍大哥,你看着我做什么。”

见小哥儿的脸上染上几点红霞,霍青的眸中也染上几分笑意,道:“没什么,只是想谢谢你,为了小文,也为了家里,你都费心了。”

其实江云苓让霍文帮着村里人写春联,除了给霍文正正心气儿之外,还有另一层用意。

自从他爹娘意外离世以后,他们家的日子一落千丈,村里人待他们也不似从前那样热情了。按说小文是个读书人,村里人本该敬着些,但村里反而传出一些风言风语,甚至像王秋莲,王氏那样的人还敢三番四次的惹上门来。

这其中,除了小文身子不好,应该还有另一层缘故,那就是小文这个读书人的名声并没有为村里人带来什么实打实的好处。

村里人可不像城里那些有钱人家那般花花肠子,这过日子,能给谁家带来切切实实的利处,自然就更敬着谁家一些。人情冷暖,这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爹娘刚走的时候,他们家在村里的境遇更差一些,还是他当上屠户了,村里人要找他买肉,有时还得指望他帮忙杀猪,村里人才又开始和他们家走动起来。

这个道理也是自上次小文生病以后他才慢慢琢磨出来的。

如今这样就很好。若是小文给村里人写对联这事儿真的能成,那么家家户户手里都能省下几个铜板,这实打实的事儿,村里人从小文这儿得了甜头,以后对他自然也就会尊敬几分,那么连小文也能慢慢在村里立起来。

这样的用意,即便江云苓没有明说,霍青又怎会不明白,因而心下也十分感激。

最初他将人留下是可怜江云苓一个小哥儿孤苦无依,给他一个栖身之所。却不想,自从江云苓来了家里以后,家里的日子完全变了一个样。

灶上时时温着可口的饭菜,晚归时,有人会为他在门前提一盏灯火,家里也变得更有人气了,而他,也愈发难以直视江云苓那双清澈的眼睛。

连他一开始曾想的等以后有机会要给小哥儿张罗一门好点的亲事似乎也

想到这里,霍青抿了抿唇,垂下眸,有些不自在。

那边,江云苓摇了摇头,笑了一下。如今他也是霍家的一份子,操心这些也都是应该的。

正经事儿说完,霍青搓了搓腿,又从怀里掏出一个木簪出来,递给了江云苓,有些不好意思:“这个,给你。”

上次江云苓的桃花木簪在山上被王金宝踩断了以后,他答应过会重新给江云苓做一个。

这一次簪首上雕的是一朵梅花,他前时听霍长宁说过,江云苓喜欢梅花,于是,他这次又给刻了个梅花的。

有上次那根桃花木簪在前,这次,再做一个他明显熟练多了,不会像上次那样一根簪子做出来连粗细都不一样,木头也有细细的打磨过,只是雕梅花比雕桃花难一些,所以他才做了那么久。

见了他手里的簪子,江云苓眼前一亮。

上回的桃花簪子断了,但他还是捡了回去,一直好好的收在他的屋里,后来霍青说会再给他做一个,可迟迟没有动静,江云苓还以为他忙的忘记了,正有几分失落,原来他没有忘记。

江云苓连忙伸手接了过来,见这次雕的还是梅花,且比上次瞧着还更逼真了,他有些惊奇,同时心里也十分欢喜。

“谢谢霍大哥。”江云苓笑盈盈的接过簪子,好生收着,打算等过年时便簪上。

见他这样高兴,霍青也笑了,脸上的笑容比天上的太阳还要灿烂明亮。

第33章 第 33 章 年前忙碌

写对联的事儿进行的异常顺利。

霍文把两幅对联写好以后, 霍青当天便送到了大伯和栓子家。

大伯家自不必说,他们家每年的春联也都是请霍文帮着写的,又听霍青说霍文今年想在村里试着帮着人写春联, 赚几个铜板,还请他们帮着在村里人面前提一嘴,都十分高兴,忙应下了。

栓子他娘收到霍青送来的对联就更高兴了。

栓子和霍青是从小就一起玩大的, 小时候霍青常会跑到陈家去玩儿,霍青长得结实, 嘴也甜,过来时还会从家里抓把干枣栗子, 栓子娘很喜欢他, 每回霍青过来也从不吝啬, 家里甜茶, 瓜子, 果子等等, 都拿出来让他吃, 两家人关系走的近。

后来赵湘宜和霍铁风相继走了,撇下兄弟俩孤苦无依的, 栓子他娘心里还唏嘘了好一阵。

她心里疼霍青和霍文,又是个热心肠,在头几年,霍青照料弟弟日子过不过来时, 栓子他娘还遣栓子给霍青送过好几回家里做好的菜给送过来。

霍青心里记着这个恩, 所以后来待栓子他们家也比村里旁人家亲近,栓子娘平日来家里买肉时,霍青总会便宜个一文两文的, 这次霍文要写对联,霍青也先想着他们家。

霍青拿着春联去时,陈家才刚吃吃完午饭。

栓子娘洗完碗从灶屋出来,见霍青从门口进来便扬起眉笑了:“青子来了?是来找栓子的吗?他今儿不在,陪他媳妇儿回娘家去了,你明儿再过来?”

栓子和霍青同岁,三年前成的亲,如今孩子都两岁了,再看霍青,翻过年都二十了,连个媳妇儿都还没娶上,栓子娘每次想到这个就为霍青着急。

“平婶儿。”霍青见了她先和和气气的叫了一声,又笑道:“我不是来找栓子的,我是来给您家送春联的。”

又听说他说这对联是霍文自己个儿写的,给他们家也送一副,栓子娘先是有些惊讶,而后笑的更开心了,连眼角的褶子都舒展开来。

她把一双手在衣裳上擦了一下,而后又接过对联展开来看:“哟,这字儿写的,我瞧着也挺好的。”

栓子娘不识字,但能看出来红纸上的字写的十分工整,要是叫她说,一点不比城里买的差,霍青又给她念了上头写的东西。

其实霍青也不识字,都是照着出门时霍文给他说的念的。

要说这读书的事儿,倒不是霍铁风和赵湘宜厚此薄彼。

霍青小的时候,霍铁风也动过把他送到学堂念书的念头,也确实这么做了,然而霍青在学堂里学了几天,自己先受不住了。

要他跟着先生去学那些文绉绉的东西,还要一整天坐着不许动提笔写字,对他来说还不如让他耕两亩地呢,没念几天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30-35(第7/15页)

逃学了,叫霍铁风抓住给打了一顿,后来见他实在是没心思学,霍铁风和赵湘宜也只能作罢。

霍青给栓子娘那么一念,栓子娘虽然没太听懂,但听着总归是些吉祥的好话,于是也没和他们客气,乐呵呵的收下了。

一副春联二十文,虽算不上多贵,但省下来也是个钱,且霍青和霍文给他送了春联来就是兄弟俩心里念着她了,白得的东西,哪儿有不乐意的。

至于对村里人说说这事儿,不用霍青多说,栓子娘自然也会对村里人提的。

栓子娘收下春联以后还把霍青留下和他拉了会家常,这其中自然免不了要念叨一下霍青的亲事,霍青听的好笑,且今年,他的心里当真有了一些想法,但这自然是不能同栓子娘说的。

陪栓子娘聊了一会,霍青这才回家去了,走时栓子娘还用个小口袋给他装了一口袋自家秋日里在山上捡的栗子和榛子叫他带回家去当零嘴吃。

后来的几天,栓子娘在村里逢人就说自家得了霍文写的一副对联的事。

说那字写的如何如何好呦,说霍青兄弟俩有心了,又说霍文今年在家里给人写对联的事儿,只要拿着红纸去,写一幅只收五文钱。

于是,没多久,村里人就都知道这事儿了。

自家拿着红纸去就帮写,一副只收五文钱?村里人一合计,这事儿好啊,外头买一副春联可得二十文呢!

就算他家不像栓子家那样白得一副,那写一幅字也才十三文,还是比去城里买便宜七文,年节下用钱的地方本来就多,能省一些是一些,又去栓子家一看,见那字儿写的确实不错,于是便都上门去找霍文写春联去了。

霍文一开始在家时还有些忐忑,不知会不会有人上门找他代写对联,到后来,第一个找上门的人,紧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再到最后找上门的人多了,他的信心也足了,干脆就在院子里摆了张桌子,有人来了就在院里直接写。

于是,年前这几天,江云苓在家忙着扫尘除秽,准备祭灶的东西,忙活过年的事儿的时候便时常能听见这样的话。

“小文,麻烦你给我写一幅对联,钱我给你放这儿了。”

“哎呀,这字写的可好了,小文,明年你还写不?要写的话明年我还来。”

“哎,我得赶紧回去和我姑娘也说一声,可别买亏了。”

大家伙带着笑容而来,又提着对联高高兴兴的离去,连霍文每日也是笑盈盈的。

霍青给他找了个木箱子装钱,每每有铜钱落入箱子的声音,他的眼里便亮起一分,纵然一双手在寒冬腊月里冻得通红,他的心也是火热的。

这样的景象一直持续到年二十八的这天。

城里从这一日开始正式封集了,一直到初五这天才会重开,霍青也终于得以在家休息几日。

忙碌整整一年,难得能休息几天,霍文和江云苓都很心疼他,于是年二十八这天,没有人去吵霍青,让他一觉睡到自然醒。

霍青也确实是有些累了,尤其是临近年关这几日,他一天基本都要杀两头猪,虽说钱来的快,但每日拉着这么重的东西,他的身子也有些吃不消,这一觉直接睡到了快巳时。

霍青少有能这么一觉睡到天光大亮的时候,起来时还觉得有些新奇,走出屋子一看,家里江云苓和霍文正在揉面。

今年是年二十八,按照年俗来说,今天是在家发面的日子。

今天要发的面还不少呢,按照老祖宗的习俗,进入正月以后,从大年初一到初五都是不能动生米和生面的,所以年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要把后头这几天吃的米面、馒头、包子和饺子都给做出来。

这么多面团,光靠江云苓一个人肯定不行,于是霍文也来帮着他一起揉。

他以前从没做过这些,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弄,江云苓便教他,他的身子仍不比一般人好,但做些这样的活儿还是可以的。

见霍青起来了,霍文和江云苓都叫了他一声,江云苓问他还吃不吃早食。

霍青瞧了眼天色,都快到午饭时间了,便摇了摇头,洗了个手,也来帮着他们一起揉面。

吃过午饭以后,江云苓收了碗筷进了灶房,而霍文则把自己这些日子帮村里人写对联所赚的钱抱了出来。

年二十八,家家户户该采买年货的也都采买的差不多了,从昨个儿下午,来家里找他写对联的人便少了。

他昨天夜里点上油灯在屋里认认真真的数了一遍。

写一幅对联五文钱,他们杨溪村一共六十多户人家,他写了三十来户,还有一些外村的人闻讯而来,除了对联,家里贴的“福”字他也能写。

于是这么些天下来,他一共积攒着一共赚了二百四十文钱。

“大哥,这些钱给你。”二百四十文钱,霍文一文都没给自己留下,全部给了霍青。

顿了顿,霍文红了眼眶,哽咽着又对霍青道:“哥,这些年,辛苦你了。”

二百四十个铜板,对霍青来说,差不多是他卖一头多的猪的钱,但于霍文来说,确是意义非凡的。

他从一生下来就是家里的人的负累,爹娘死后,他对大哥霍青而言就更加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小时候他总想快点长大,这样就能帮着兄长分担一些,后来他又怨恨自己这幅破败的身子。

初冬刚发病那会,霍文有一段时间甚至是绝望的。可后来,苓哥哥救了他,揭破了纪文山的恶行,还将他拉出了泥潭,让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仿佛又看见了一丝希望。

一直到今天,他终于也能靠着自己的双手也为家里挣钱了。

这些钱于他而言赚的算是轻松的,只需在家里坐着,替人写几个字,可他大哥为了挣钱,却要冒着严寒酷暑,每日推着沉重的板车走那么远的路。

每每想到这,霍文心里便更能体会到霍青的辛劳,于是心里就更加发酸。

大哥为了他的生活负重前行,而如今他能做的,只能在心里感激的同时,更加努力的读书,后面一定要考上童生,然后一步一步的带着大哥,带着苓哥哥,带着这个家往更高的地方走。

他大哥在背后为他托举着,而他也要成为这个家的依靠。

而今日赚来的这二百多文,就是一个开始。

兄弟俩都是汉子,一切尽在不言中。

霍青没有说太多,只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行,这些钱大哥就收下了。你长大了,大哥看着也很欣慰。”

话落,他又揉了揉他的脑袋,笑道:“好了,别哭鼻子了,都那么大的人了,也不害臊,如今家里的日子眼见着也一天天好起来了,你也那别想太多,当心长不高。”

似玩笑又似嗔怪的语气,让气氛一下变得轻松不少。

霍文心里的沉重一下散去不少,正好江云苓也洗完了碗从灶房走出来,见着这一幕,于是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下午,三人继续在家揉面醒面。

年前这几天还挺忙的,光是准备各种吃食就得费不少功夫。

往年兄弟俩都是和大伯家一起过年的,今年江云苓来了,霍青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30-35(第8/15页)

和大伯和大伯娘商量着,今年年三十他们便不过去了,自己在家过。

而江云苓这边,他也是头一次独自张罗年节的事儿,以前在家时再怎么忙,上头毕竟还有他娘在。怕自己哪些地方疏漏了,江云苓将各种东西都考虑的格外细致。

揉完面之后见还有些功夫,江云苓干脆把包包子和饺子要用的馅也给剁了出来。

一共三种不同的馅,肉馅有白菜猪肉和大葱猪肉,还有一盆素馅的是木耳香覃。

反正如今天冷,馅料剁好了把院子一放冻上就行,明天直接就能包了。明天也还有明天的事儿,每天都没有得闲的时候。

外头白雪悠悠落下,堂屋里烧着火盆,木柴在火盆里烧的“噼啪”作响。

三个人一边干活儿,一边说说笑笑的,讨论年夜饭吃些什么,狗崽在他们的脚边欢快的跑来跑去,温暖如春。

——

二十九,蒸馒头。

今天最重要的活计就是在家蒸馒头包子和炸年菜,还有年夜饭上一些比较费时的菜也得今天做出来。

炸年菜下午再炸也来得及,于是,上午三人便在家蒸起了馒头,包包子。

一大早,江云苓便先烧了一大锅热水。这是给霍青一会儿杀鸡用的,省的一会要蒸馒头包子了还得被热水占去一口锅。

吃完早食以后,江云苓把醒发好的面团分了一部分出来切成剂子,架上笼屉,开始蒸馒头。

而霍文则拿了张小板凳来坐在灶前,准备和江云苓一块包包子,霍青去后院抓鸡。

过年得杀两只鸡,鸡圈里一共就五只母鸡,冬至时杀了一只,过年又杀了两只,便只剩下两只了。还好霍青说杀的这几只母鸡原本就已经老了,不怎么下蛋了,留下两只下蛋的,等明年开春了再抱一窝春雏回来养。

三人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儿。

霍文之前没做过这些活儿,刚上手不免有些笨拙,一张包子皮放在手里,填上馅以后要包的时候根本包不住,不是皮儿破了就是捏不出褶子,难得包起一个也不像个包子,反而像个大大的饺子。

正好这时,霍青杀好两只鸡,端着盆从外头进来,准备在灶房里用开水烫了拔毛,见状忍不住笑话他:“你这是包的包子还是饺子?”

霍文鼓了鼓脸,有些不服气,回嘴道:“大哥你也没好到哪里去,昨天你揉那面团还是我教你的。”

霍青:

霍青:“那也比你包的包子好。”

两兄弟斗起嘴来,一旁的江云苓看着觉得好笑。不管是霍青还是霍文,平日里瞧着都稳重的很,今个儿这么一吵吵,反而看起来多了几分孩子气。

江云苓却觉得这样也挺好的,看着鲜活又热闹。

任由他们兄弟俩吵吵了一阵,江云苓才出来打圆场。

“好了。”江云苓笑道,又拿了张包子皮过来包上馅,特意拿到霍文面前,放慢了动作教他:“小文,你看,包子的褶子是这么捏的。”

话落,只见他右手捏着包子皮往旁边一折,然后稍稍把皮儿提起来一点,再往旁边折。就这么捏一下,提一下,捏的时候左手再配合着转,很快,一个漂亮的包子就被捏了出来。

霍文认真的看了几遍,然后自己也上手捏了一个,虽说捏出来的不如江云苓的那样好看,但至少也比之前的饺子好。

见状,江云苓笑着点了点头:“对,就这么包,包多几个熟了就好了。”

闻言,霍文也笑了起来,被夸了还有几分腼腆。江云苓教的时候,霍青也在一边看,省的一会他的鸡弄好了去包包子的时候被弟弟取笑。

兄弟俩谁也没觉得汉子进灶房忙活吃食有什么不对的。

又过了一会,霍青那边两只鸡也都弄好了,于是他洗了个手,也过来帮着江云苓一起包包子。

三个人一起包包子自然包的快,没一会包好的包子就装了几个簸箕。

包着包着,江云苓想起些什么,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说起来,嘉陵那边也吃包子,就是不像这边的包子那么大,吃法也不一样,我们那边的包子是煎着吃的,再撒一把芝麻和葱花,可香了。”

话音一落,只见霍青和霍文手里的动作都停了下来,转过头看着他。

兄弟俩这幅眼巴巴的模样,虽然没说话,但江云苓哪里看不出他们在想什么,忍不住弯了弯眼。

霍青的喉结动了动,问了一句:“苓哥儿,你说的那种包子难做吗?”

“不难。”江云苓笑了,又道:“你们要是想吃,我下午给你们做。”

闻言,兄弟俩连忙点了点头。

一是对这种油煎的包子这种没吃过的吃食有几分好奇,且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兄弟俩早已清楚了江云苓在弄吃食上的手艺,但凡他要做什么,就没有不好吃的。

二来,其实他俩也都能看得出来,过年了,江云苓这是有点想家了,也想起了嘉陵那边的吃食,既是如此,他们自然不会反驳。

一个上午就这么忙忙碌碌的过去。

新鲜热乎的包子是最好吃的,于是江云苓把早上包好蒸出来的包子一个馅儿捡了几个出来,作为三人的午饭。

油煎包子因还没吃上,味道如何暂且不提,然而午饭的这顿包子味道却是极好的。

刚出炉的包子热腾腾的,从笼屉里端出来的时候还冒着热乎气。因面发的好,做出来的皮儿也是十分松软,用手掰开一个便能看到里头颤颤巍巍的肉,肉汁顺着雪白的包子皮儿流了出来。无论是白菜猪肉馅的还是大葱猪肉馅的,味道都好。

一人两个大肉包子当午饭,三人都吃的十分饱足。

午饭吃完,下午的炸年菜才是今天的重头戏。

说起年菜,是家家户户都会炸的东西,即便是村里日子过得再紧巴的人过年时也会炸点年菜吃。

炸年菜荤素都有,炸好了过年的时候就这么空口吃也行,放在锅上热一热,当菜吃也行,方便的很。炸的时候也有讲究,一般先炸素菜,再炸肉。

素菜里,今年江云苓准备了豆腐、茄干和萝卜丸子。

年二十五那天讲究吃豆腐接福,于是江云苓便去隔壁村的豆腐坊那儿一次性定了好几斤豆腐回来。那时他便想好了,豆腐除了二十五那天吃,过年时也能做成炸菜吃。

豆腐在外头冻了这么几天,已经成老豆腐了,把豆腐切成块,再把锅里的油烧热。

随着老豆腐一片片的下锅,油锅里很快便发出了“滋滋”冒响的声音。

炸豆腐得小火慢炸,不然很容易外头熟了,但里头的豆腐还没熟,于是霍青按照江云苓说的,从灶里抽了根硬柴出来,换了根细柴进去。

等锅里的豆腐慢慢变成金黄色,外皮也变得硬硬的时候,江云苓用长筷子和捞子把豆腐捞起来晾了一会,然后再次下锅复炸,这样炸出来的豆腐吃着更脆口一些。

就这么一来一去的,屋里不多时便飘满了炸豆腐的香味。

三个人这会儿都在灶房里。霍青帮着江云苓烧火,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30-35(第9/15页)

文虽没事儿做,但这味道香的,他在外头也待不住,更读不进书,于是便干脆也站在一边看着。

明明已经吃过午饭了,可这会儿却好像又饿了。

想着他在炸年菜时,霍青和霍文就在旁边这么干看着也是煎熬,于是江云苓干脆把炸好的豆腐先做了一碟干拌炸豆腐来当零嘴吃。

反正这东西做起来也简单,就是在炸好的豆腐上撒一层盐、辣椒面和蒜泥,再浇一勺辣椒油,再放几条香荽,拌匀了就可以吃了。

方才江云苓在炸豆腐时,霍青和霍文在一边看着就在不停的咽口水,这会一盆炸豆腐拌好了,两人便迫不及待的一人捏了一块放进嘴里。

刚炸好的豆腐又香又脆,咬开外头那层金黄焦脆的皮儿,里头的豆腐却是细嫩的,再裹上一层蒜泥和辣椒油,那滋味别提有多好了,吃完一块,连手里没吃干净的碎盐粒也得舔干净了。

霍文吃的急,舌头还被滚烫热乎的豆腐烫了一下,江云苓也捏了一块尝味道,随即弯了弯眼。

香香脆脆的,咸味也刚好。

素菜炸完又开始炸肉。

霍青早就给家里留够了过年时要吃的肉,除了今天杀的鸡,余下的猪肉和羊肉也都有。

年前霍青还从其他村里收了一头羊回来,宰了以后他给自家留了一些肉,余下的都拉到城里上给卖了。

不过今天做的炸菜主要还是猪肉和鸡为主。

因霍青自己就是屠户,他们家要吃猪肉比别家方便,连猪身上其他平日里卖的不好的也得了不少,譬如说猪皮。

单单一块猪皮是卖不上多少价的,用来榨油也榨不出多少来,城里上一些讲究的人家有时还会嫌猪皮太肥,让专门给剃下来,于是光是猪皮霍青就收拾出一小盆来。

在平遥这边,猪皮大多都是拿来熬皮冻的,然而江云苓瞧着这猪皮那么多,用来熬皮冻估计都得费不少花椒八角之类的大料,熬好了还得冻上一天,有点麻烦。于是,他干脆把这些猪皮做成了炸猪皮膘吃。

这也是他们嘉陵的一种吃法,把猪皮洗干净收拾好,然后放到锅里小火慢炸,炸到猪皮的每一块肉皮都起泡,锅里也再听不到噼里啪啦的声音时,便是炸好了,然后便捞起来晾干。

这样炸出来的猪皮膘既好保存,也能吃好久,要吃的时候用凉水泡开,用来和粉条、肉丸子这一块煮汤,或是炖大白菜的时候放上几块都行,香得很。

这是偏南方的吃法,霍青和霍文以前虽有听过,但却没吃过。

霍青心里甚至已经盘算起来,这么多猪皮膘,家里肯定吃不完,这东西又好保存,等过完年开了摊,他干脆也拿一些到摊子上卖,说不定也能像上次卖腊肉那样好卖。

皮膘炸好没多久,外头便传来了敲门声。

霍文去开门,发现是林氏带着小雪站在外头,手里还提了个篮子。

“阿嫂,快进来。”霍文连忙开门请她们进来,又对屋里喊了一声:“大哥,阿嫂带着小雪过来了。”

“好香啊。”一进屋,闻到屋里炸肉的香,林氏笑了,又举了举手里的篮子,温柔道:“娘也在家里炸年菜呢,刚炸好了一些,喊我给送过来。”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家里炸年菜呢。像是亲戚之间,还有屋子离的近的,家里炸好的年菜给人送一点,别家也会回一些回来,这都是常事儿,闻言,江云苓忙将他刚炸好的丸子和皮膘也夹了一些出来,给林氏装到了篮子里。

见小雪也来了,江云苓摸了摸她的头,还捏了一块豆腐喂她吃。

炸豆腐香香的,小雪吃完了弯起了眉眼。

家里还有不少活计要干,林氏送完了炸菜便带着小雪走了。

江云苓继续在家炸年菜,排骨、酥肉,还有鸡,一个个裹上面粉糊便往油锅里炸,也不必全都炸的太熟了,等吃的时候还要再在锅里蒸一道呢。

一下午,各种各样的肉菜香味从村头飘到了村尾,惹得各家里养的狗都跟着不停的叫。

狗崽也从外头跑了进来,一双后腿踮了起来,不断用爪子扒拉着江云苓的衣裳,想讨要吃的。

江云苓把它扒拉下去几次,又给它煮了个带肉的骨头吃还不够,还一直咬江云苓的裤腿,到最后,只能让霍文把狗崽抱起来,狗崽才老实了。

雪一直断断续续的下着,让院子里、树上、屋顶上都落满了白。小山村里,各家的屋顶上飘起一缕缕纷白的炊烟,又被寒风吹散。

外头冰天雪地,灶房里却因一直不停的烧着柴火,三个人的额心上都冒起一层细汗。

在这样的忙忙碌碌中,新春总算要来了。

第34章 第 34 章 除夕

大年三十。

一年里的最后一天, 这一天就更加忙碌热闹了。

一家子起了个大早,吃完枣糕和面条以后,霍青和霍文便提着各种祭品和香烛元宝上了山。

大年三十的早上得先祭祖。

霍铁风和赵湘宜都葬在了后头的山上, 两人的坟茔是在一块儿的,于是兄弟俩得上山给父母上坟。

霍青和霍文上山去祭拜自己的父母了,而江云苓在家也要给他的爹娘,江谦和季婉容敬香祭拜。

走之前, 霍青特意把堂屋里的大木桌给搬了出来,放到了院子里。

江云苓将父母的灵牌从屋里请了出来, 摆在院子中间的大木桌上,又将他之前在镇上买回来的一对香烛给点上, 苹果, 油桃, 枣子之类的也用小碟子装好摆成一排。

做起这些事情来的时候, 江云苓总是格外的用心, 他爹娘的灵位他时时都会擦拭, 一应酒水吃食都是最好的, 元宝纸钱也都已早早备下。

等这些都做完,他给父母点了一炷香, 又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一个头,再把香插在两人灵位前的香炉上。

“爹,娘。”刚一开口,江云苓的眼眶便红了。

这还是他爹娘离世以后, 他自己独自在这世上过的第一个年, 又是这样特殊的日子,不伤怀是假的。

忍了忍,他到底没有叫眼泪落下来, 想来他爹娘也不会希望瞧见他难过落泪的模样。

于是,江云苓用衣袖擦了擦眼睛,缓了下心里的情绪,又轻扬起唇角道:“爹,娘,你们好吗?不用担心我,我如今过得很好。”

黄纸做的元宝在风中燃烧着,化成了灰落在铜盆里。

江云苓一边烧着纸钱,一边同父母说起话来:“娘,我听你的话了,到了平遥来找赵姨一家,虽然赵姨不在了,但霍大哥他们都对我很好,收留了我,你们的牌位也是霍大哥带着我到寺里请回来的。”

“我如今又有新的家人了!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说到这儿,他喉间不禁有些微哽,吸了吸鼻子,他又道:“我会好好照顾我自己的,你们放心。”

“这碟梨霜糖饼是我的做,爹,你不是一直爱吃我做的梨霜糖饼吗?你尝尝看,还是不是你喜欢的那个味道。”

就这么絮絮叨叨的说了大半天,想起什么,江云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雨季的来访者 江湖遍地是奇葩 下不下雨我都想你 因你而改变 最难消受美人恩 总裁酷帅狂霸拽 狼的诱惑 江湖遍地是土豪 星与银河 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