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失忆篇一(2 / 2)
几天后,江沛玉和祁衍在萨米尔的陪同下,前往一处难民营地。那里聚集着成千上万流离失所的家庭,许多孩子赤脚奔跑在尘土飞扬的空地上,脸上却带着天真的笑容。
“这里是他们的世界。”萨米尔说,“虽然破败,但依然有光。”
江沛玉蹲下身,和一个男孩交谈起来。男孩名叫哈桑,十岁,父母都在战火中失踪。他沉默寡言,但手中却紧紧攥着一张纸,纸上画着一座房子,屋顶上站着一只蓝色的鸟。
“这是我的家。”哈桑低声说,“妈妈说,房子会塌,但鸟会飞走。”
江沛玉轻轻握住他的手:“你想不想,把你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男孩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祁衍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递给男孩:“你可以写下来,也可以画出来。我们会把它带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知道你的故事。”
男孩接过笔记本,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希望的光芒。
离开叙利亚的那天,江沛玉站在机场的落地窗前,看着远方的天空,轻声说:“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来印度的时候吗?”
祁衍点头:“那时候我们以为,教育就是教孩子如何表达。”
江沛玉笑了:“现在我们明白了,教育,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声音,值得被听见。”
祁衍握住她的手:“是啊,而我们要做的,是让更多人听见他们的声音。”
窗外,阳光洒落,微风轻拂。他们的心里,那束光,从未熄灭。
回到北京后,江沛玉和祁衍立刻投入新的工作。他们与联合国难民署合作,启动“星火课堂”全球战区教育计划,并通过基金会募集资源,为战区教师提供远程培训和心理支持。
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筹备“星火故事集”项目,将来自世界各地孩子的故事整理成书,由“星火课堂”基金会出版,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江沛玉在项目启动会上说,“这是孩子们用生命写下的故事,是他们对世界的回应。”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记录。”祁衍补充道,“我们要让这些故事,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几个月后,《星火故事集:来自世界的回声》正式出版。书中收录了来自印度、哥伦比亚、叙利亚、肯尼亚等地孩子的故事和画作,每一页都充满了希望与坚韧。
这本书一经发布,便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许多读者被孩子们的故事深深打动,纷纷加入“星火课堂”的志愿者行列。
江沛玉和祁衍站在发布会的讲台上,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心中充满感激。
“我们走过了很多地方。”江沛玉说,“但每一次,都是孩子们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不是灌输知识。”祁衍接过话,“而是点燃他们心中的光。”
窗外,阳光洒落,微风轻拂。他们的心里,那束光,从未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