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妻能扛鼎(科举) > 60-70

60-7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坏了,我被网球做局了 戒尺 无惨开门,我是宇智波 心上人是他人妇怎么办? 龙傲天前夫想和我破镜重圆 我的店铺通小说 你们不要过来啊! 魅魔错把审判官当食物后 我的竹马是主角攻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看来,大家都还是有先见之明的,一般新朝建立之后,皇上施恩的方式就只有那么几个,开恩科也是大概率的事件。

所以,当然有些有钱也有闲的人借故游学到南京城,一边可以参加一下新皇的登基典礼,看看新朝的气象,另一边也可以赌上一把。

这不,他们这些人不就赌赢了,现在便可以安稳的坐在考场里参加恩科考试了。

但这样有钱有闲的人毕竟不是全部,这次恩科参考的人数比起其他届还是少了一些。

因为人数不够多,国子监没有完全坐满,所以临近茅房的那几个臭号并没有分配给学子们,倒也是免得影响大家发挥了。

祖洪才被分配的考房也是一个挺好的考房。南京城这边毕竟是繁华的国都,比起资源匮乏的燕地来说,条件确实更好。

祖洪才觉得自己所在这个考房不仅比之前考举人的那个考房大很多,甚至比前世里自己在燕京城里进过的那个考房还要更胜一筹。

祖洪才赶紧取了清水,用抹布将考房简单打扫一番,然后坐等发试卷。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次是恩科的缘故,试卷并不算太难,第一天的试卷拿到手之后,祖洪才松了口气。

这次的策论题目不难,主要是治国平天下的,天下百废待兴,从哪个角度答都不算很难。

祖洪才于是沉吟了一番,提笔在草稿纸上写了一篇八股文,认真订正过后,再誊抄在纸面上。

写完之后,未到掌灯时分,特别等待试卷干透,早早交了卷子,躺在床铺上休息。

此时的祖洪才,水平与前世已然不可同日而语,他觉得自己考上进士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因此没有太多的心事,躺了不久之后便入睡了。

第二天醒来,他先排队去上了个茅房,然后照例的打扫一下考房,等待发试卷。

第二天是考诗词歌赋,也就是大家的文化水平。祖洪才也是不惧的。

他这方面的水平不是特别高,但中等偏上肯定是没问题的。而且这一卷在恩科当中所占的分值不算特别高,他也不算特别在乎。

再休息了一天,便是第三天,最后一场考试了。

这次考试是一篇小策论,是与军事相关的。

祖洪才有些好奇,之前并未考过这类的卷子,因为他做过往上数十年的考试真题,都是王长风山长找来给他和苏木栖练笔用的。

会考农业、会考水利、会考经商、会考律法,但考兵书这还是头一次。

不过这正好是祖洪才的强项,他不但熟读兵书,还进行过深刻的实践,在这一块,他绝对是碾压众人的份。

因此在答题上,他答的十分自信,且言之有物,让阅卷者读起来历历在目,绝不是那种纸上空谈的人能写出来的文章。

三场考试过后,祖洪才信心百倍的走出了考场。

于小英在考场门口等他,祖洪才笑着说道:“小英,今天并不是你的休沐日,怎的你会在这等我?”

于小英笑到:“家里只你我二人在南京城内,才哥儿你考试是大事,我自然要请假来接一接你。”

正在此时,苏木栖也出了考场,他们家倒是好多亲戚一头来了南京,他不缺接他的人。

同时苏家富裕,有马车,邀请祖洪才和于小英同坐。

二人都是至交好友,因此祖洪才也没跟他多说客气话,欣然带着妻子于小英上了苏家的马车。

在马车上,祖洪才和苏木栖对了对答案,二人均对自己的答案非常有底气。

苏木栖笑着说道:“不知道今年的出题人是谁?可真是太合我的心意了。我想也合咱们燕地所有学子的心意。

那个时候,朝廷大军围困了燕京城,咱们太学所有的人都恨不得上战场去。

因此大家讨论了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60-70(第6/12页)

多兵书、好多战术,同时到城门去帮了很多忙。论起兵事,没有人比我们燕地学子更厉害了。

只是不知道第三门考试会占多少分值。若分值高些的话,我觉得我们几人这个进士怕是稳了。”

祖洪才闻言之后心中便是一动,他立马说到:“我想着,第三门考试的分值肯定会高,因为,皇上自然是愿意看到,燕帝学子考到一个好成绩的。”

于小英和苏木栖之前还没反应过来,此时听完祖洪才的话之后,也很快反应过来,并且纷纷点头。

燕王刚刚登基做皇帝,周边好多大臣都是之前那个皇帝提拔起来的,他迫切的需要一批新鲜血液充斥自己的朝廷。

还有什么比新开恩科,自己提拔人更好的方法呢?

然后,皇上对于这个通过比例自然也是想要有所控制的。

对于那些跟着他不远万里从燕地赶到南京的太学生们,皇上自然是想要厚待的。

于是第三天试卷上的兵法就这么水灵灵的出现在了卷子上,除了那些因为围城而苦心孤诣研究过兵法的燕地学子之外,其他地方的学子恐怕不会那么用心的学这些。

不过之前几年天下大乱,兵祸甚重,其他地方的学子若是有心,自然也会观看兵书,潜心研究。

皇上想来也是喜欢这样对时事敏感的才子,愿意跟随着具体的情况而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不管是哪里的学子,皇上应该都会笑纳的。

回到了家之后,祖洪才发现于小英早就给他炖好了珍贵的人参鸡汤,并立即将准备好的面条下锅,给他吃了一碗热腾腾的人参鸡汤面补身子。

祖洪才非常的开心,有媳妇儿心疼自己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第66章 异想天开有人想要打于小英的主意了……

第六十六章异想天开

(有人想要打于小英的主意了)

非常开心的祖洪才不知道,已经有人想要去撬他的墙角了,并且还付诸行动了。

谢寻文将军是家中的爱子,这么多年没有一个心仪的姑娘,拖着不肯成婚,一下子就二十五六了,可把他的父母愁坏了。

尤其是他娘,已经从之前的介绍各种自己喜欢的大家闺秀给他相看,发展到现在的不管谢寻文看上什么闺女,不管她家世是什么样的,都愿意让他成婚了。

谢寻文在校场比武之后,便立即找到他娘,对他娘问道:“娘,你之前和我说的话可还算数?我确实看上了一个姑娘,但是”

谢寻文的娘闻言一喜,对他说道:“我儿啊,只要你愿意成婚,不管那姑娘是个什么人,我定然都克服困难,将她给你娶过来。”

谢寻文的父亲谢老将军虽然没有言语,但也是笑眯眯的捋着自己的胡须,看起来非常的满意。

谢寻文支支吾吾说了一番,声音小得二老都没听到。

谢老将军有些反感自家儿子这样扭捏的态度,气得一瞪眼睛、一拍桌子,怒吼道:“你直接说,喜欢的人叫啥名?这么扭扭捏捏的,是不是她出身极为不好?难不成竟是个钦犯?或者是个青楼女子吗?”

谢寻文立即回答道:“不不不,爹、娘,她身家清白,虽不是官员之女,但乃平民百姓,绝不是那种不好的身份。”

谢家老两口对视一眼,这个姑娘条件听起来还可以啊,本来他们见儿子这个样子,还以为儿子要给他们上个高难度,就这?平民百姓的女子好啊,可太好了。

可惜的是,他们二老高兴的太早了。

因为谢寻文接下来直接从自己口中说出来了一个惊掉谢老将军下巴的名字:“我喜欢于小英于校尉,对,是几天前在校场上把我打败的那个女子。”

谢寻文的母亲不知道于小英已经成亲了,在那儿皱眉之后说到:“天哪,一个女子,竟然打败了文儿,该不是长得像张飞似的吧?

算了算了,只要文儿你喜欢,娘这就去提亲,你可打听过于小英姑娘的父母是远在燕京城,还是已经随她一起到南京城来了”

话音未落,谢老将军拍案而起,用手指着谢寻文到:“你这个逆子!竟敢有脸和我说你看上了于校尉!

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你说这个人选,还不如说你要娶个钦犯或者是青楼女子呢!”

谢寻文的母亲一呆,疑惑道:“老头子,难不成这于校尉竟然比钦犯和青楼女子更差劲?”

谢老将军气急,对他夫人说道:“呸呸呸,我也是乱比较,于校尉非常厉害,长得一点不像加张飞,反而还很漂亮,比起,嗨!就不该和那两种人比较。

只是我家若是想要迎娶她,难度迎娶起那两类人可大多了!夫人,你知道吗?于校尉已经成婚了!

而且他的夫君我也认识,唤做祖洪才,已经中了举人,是个太学生。

你们没跟在燕王身边,不知道燕王殿下可是几次三番夸过这两口子呢。

他们两个感情极好,我儿子怎能起这种异想天开的念头?罢罢罢,反正我有几个儿子,谢寻文你不愿成婚便不成!”

说完之后,谢老将军便怒得拂袖而去。

谢寻文伤心的呆坐在椅子上。

谢老夫人却不愿意放弃,这可是二十多年来自家儿子第一个想娶的姑娘,于是她细细的问了于小英和祖洪才的情况,可惜的是谢寻文半点不知。

谢老夫人不愿放弃,找了很多的熟人侧面打听这二人的消息。终于知晓了于小英和祖洪才二人乃是从小订的婚,热孝成婚,现在还未圆房。

谢老夫人一喜,赶紧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对自己丈夫和儿子说了一番。

她对谢家父子二人说道:“我拼了我谢家两代人的军功不要,拼了我这张老脸不要,也要到徐皇后面前去求了这门亲。

于校尉与那祖洪才还未圆房便不算成亲,若是我儿有御赐的婚事,他们二人便只得接受。

祖洪才那里不过是个没背景的太学生而已,我们再多给点银钱便能搞定该事。

至于于小英校尉那边,我儿样貌、人品样样出众,官职也已是将军,她自然会选更好的。”

谢老将军闻言后有些迟疑,他说道:“可我听闻,皇上和徐皇后对那祖洪才也是十分器重的,会不会答应你这样无理的请求?”

谢夫人白了谢老将军一眼,说到:“我都打听好了,徐皇后对那祖洪才半点都不欣赏,之前还剥夺了他太学生的身份,后来不得已才恢复的,我只要向徐皇后那一求,徐皇后定然会答应的!”

谢寻文自然是喜上眉梢,催促自己的娘赶紧进宫。

谢老将军沉吟以后说到:“马上就要开恩科了,要不等恩科考完之后再去吧,莫要耽误了那祖洪才的考试成绩,毁了他一辈子的前途。”

可是谢老夫人和谢寻文都急切的说道:“你真是老糊涂了,自然要在考前去求这件事,要的就是他这一科考不上。

要不然,一个进士和一个将军之间,选谁?还是有得一番挑选的。

可是一个举人和将军之间该选谁?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60-70(第7/12页)

若他真有才华,这一科被扰乱了心神,三年之后再考中也是一样的。

他的前途还在,可我家文儿已经与那于小英早早结婚生子了,岂不是两全其美?”

他们母子二人没说出口的后半截话便是:“若是祖洪才这辈子经不住被夺妻的重大打击,日后再也考不中进士,那不是更好吗?就更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谢老将军有心想反对,可惜的是谢老夫人自己是诰命夫人,自己便有进宫向徐皇后请安的权利,他也拦不住啊。

让谢老夫人没料到的是,徐皇后听到她这个要求之后,不但没有同意,反而立即翻脸,对她大加斥责。

谢老夫人吓得赶紧跪地求饶,还在那儿辩解,不知道徐皇后为何如此生气,她想假装不知道于小英已经成婚这件事。

可是徐皇后明明记得,有探子来向她报过,之前于小英被张兆兴将军打败的时候,谢寻文和于小英的丈夫祖洪才是见过面,并且互通过姓名的。

此时这番作态,还选在恩科即将开考之前,实在是心思险恶。

徐皇后虽然一直得燕王的宠,在燕王登基后也被封为皇后,但燕王的后宫并非只有她一人,她也是经历过宫斗的。

像这样的小手段、小心思根本就瞒不住徐皇后。

因此徐皇后冷冷的对谢老夫人说道:“谢老夫人身体不适,便在我这坤宁宫中休息几日,待身体好了再出宫去吧。”

于是,宫女太监们往谢家报了信,谢家人这边不知道宫中发生何事,不敢轻举妄动。

就这样,恩科开考了,开始考试之后,徐皇后才把谢老夫人叫来,说了一番礼仪廉耻之后放她回家了,谢老夫人脸上觉得挂不住,回家之后便病了。

徐皇后可不管她是真病还是装病,只要她称病不出,不闹幺蛾子,那么大家就当做这件事没发生过。

就这样,在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都没有发现的情况下,他们的婚姻就度过了一次危机。

谢寻文这边得不到徐皇后的支持,心中便想了其他的方法,想要在于小英校尉身边好好表现。

可惜,等他兴致冲冲地打听到于小英校尉的军营在何处,终于找了一个适当的差事,到军营之中去拜访于小英校尉的时候,才发现于小英校尉提前休沐了。

说是她的丈夫去参加恩科考试,她要回家去好生照料。

听着军营之中多少女兵男兵都叽叽喳喳的议论于小英和她的丈夫祖洪才真是天生一对,二人如何如何般配等等,谢寻文几乎要咬碎了自己的一口牙。

可他只能隐忍不发,处理完公事之后便回去了。

谢寻文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那就是恩科放榜,若是那祖洪才并未考中贡士,没有资格参加殿试的话,他便觉得自己还有机会。

可惜的是,等到放榜那日,祖洪才的名字赫然挂在第一名的位置上,考中了贡士。

本朝自先帝建国以来,还从未发生过考中了贡士之后,未考进进士和同进士的情况。

举人们只要考中了贡士,便至少有个同进士可以拿。

可那祖洪才却非同一般,考了贡士榜的第一名,铁板钉钉就是既进士的料,说不得还能进一甲,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谢老将军去打探一圈以后,回来劝解自己的老妻和幼子:“你们可别想了,我打听好了,祖洪才之前乃是府试案首和会试解元。

此番,若是他能在殿试上考中状元,便是三元及第,这乃是无上的好兆头。

新皇初登基,祖洪才又是从燕京来的学子,还有着这三元及第的好兆头,我怎么看都觉得今年的状元是他的囊中之物。

日后人家前途不可限量,我们还是不要自讨没趣,平白无敌了吧。

这个小娘子,文儿是想放弃也得放弃,不想放弃也得放弃了。”

谢老夫人和谢寻文听到之后非常不甘心,可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人家才学太甚,圣心太盛,自己家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去拼,都拼不过呀。

祖洪才和于小英听闻放榜的消息也非常开心,总是考第一,自然是件让人兴奋的事。

幸运的是,他的朋友苏木栖此次也考中了贡士,排在了第六名,也是一个很好的成绩。

第67章 得中状元祖洪才考中状元啦

第六十七章得中状元

(祖洪才考中状元啦)

虽然是开恩科,但是本届贡士也只取了五十名。

在殿试之后,会决出一二三甲的名次来。

其中一甲三名,便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三十名,便是从第四名到第三十三名,就是考中了正进士。三十四名到五十名便是三甲,乃是同进士。

一般来说,考中同进士是会差一些的,好些有才学的人,宁愿多考一届,也不愿意自己考中同进士。

因为同进士的发展是会比进士差一些。

但是今年不同,今年是皇帝登基的第一年,也是第一次皇帝选人才开的恩科,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远的不说,只说近的。

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有那么多位置等着人去填呢。

考试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做官,为了有个好位置。

以后恐怕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所以这一届恩科,只要知道消息、能参加的人全都参加了。

万万没有那种恃才傲物之辈,觉得自己还要再等一届的。考中这一届的同进士,能赏赐的官职也比三年后考中二甲进士的官职要好一些。

当然,能考中一甲的那自然都是天选之子,万万不能比的。

殿试顾名思义,就是要在皇帝上朝的金銮殿上进行考试。同时,皇帝既是出题人,也是监考人。

一大早,新考上的五十个贡士们按照成绩的先后排成一列,在太监的引领下进了金銮殿。

金銮殿现在早已不是上朝的模样,而是被安放了五十张书桌和凳子,供大家考试所用。

排的位置也是极为讲究的,按照名次排。一甲三个人排在第一排的中间,其中第一名祖洪才又是被安放在最中间、最显眼的位置。

大家都被引着接受过礼仪训练,此时整齐的跪拜皇上,山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之后皇上便赐坐,让大家可以开始专心的考试。

这一次,皇上出的题目没有很偏,乃是让大家论述如何治边。

这类的策论题目很传统,历朝历代的考试中都出现过。

但燕地本就是边境,之前在燕地的时候,大家没少和外族打交道,所以燕地学子对于兵事和边事都是很熟悉的。

这样的题目一出一出出来,外人不好说什么,但燕地的学子都体会到了皇上爱燕地学长的拳拳之心。

祖洪才等人提笔开始答题,皇上在金銮殿上绕了几圈,看着大家如何答题。

祖洪才刚穿过来的时候年幼、体弱,所写的字还没有几分风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60-70(第8/12页)

但是,经过了这几年的历练之后,祖洪才的字已经很好看了,甚至还因为他在军营待过一段时间,有种别样的铮铮傲骨。

皇上很喜欢祖洪才这一笔字,细心看了看祖洪才所答的题目,心中暗自满意。

他知道,还有一个燕地学子唤做苏木栖的,此番也考进了前十名,于是,也饶有兴趣的看了看苏木栖所答的卷子。

他对祖洪才和苏木栖这两个人都很满意。

第一关的时候,皇上是没有干预考试结果的,毕竟他想看一看全国学子的真实水准。

但是到第二关殿试的时候,他的表现定然是有所倾向的。

皇上的权力也不是大到没边,五十个中贡士的人里面,他便是再喜欢,也不可能把三四十名的人提拔成一甲。

历朝历代都没有皇帝会这*么蛮干的,因为若是这般,便会失去天下所有士人的心。

一般皇帝们约定俗成,都只会在前十名之中挑选自己最顺眼的人,提拔为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其他的名次若是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人,可以在二甲与三甲之间微调,但总体而言,不会与考贡士那个名次相距太大。

毕竟,皇上也怕天下的悠悠众口。

这次,皇上看到前十名里有祖洪才和苏木栖这两个燕地学子,心中本来就很高兴。

再看了二人的表现和长相,皇上心中更是喜不自胜,他已经在心中默默的盘算,要如何定一甲的人员了。

只不过,殿试的卷子还是要由大儒来把关一次的,毕竟皇上日理万机,没那么多时间一份一份的看,还给他们排出个名次来。

同样,皇上监考也就是名义上监考一会儿,之后,他就带着太监们离开,去处理朝政了。

实实际际在那儿继续监考的,乃是主考官一人和副主考两人。

从早上一直考到晚上掌灯时分,贡士们才将自己的试卷交了。

毕竟是这样一个对于人生有重要意义的考试,大家都不敢托大,都是字斟句酌、检查了无数遍,才舍得交卷的。

交完试卷之后,祖洪才神态轻松地离开了金銮殿。

对于类似他这样考试名次排在前面的人来说,心理负担是不大的,因为他是第一名,再怎么失误也不可能掉出三甲去,除非是犯了什么原则性的大错误。

但是在交卷之前,祖洪才已经细细检查过了,确认该避讳的都没有写错,卷面上也没有脏污,所以他就可以稳稳的端坐钓鱼台。

一出宫门,祖洪才已经看到了在那等候他的于小英,而且,于小英还贴心的雇了一辆马车。

祖洪才与她说说笑笑,相携离开了皇宫门前。他们可以自己坐马车,不用蹭别人的车了。

殿试总共只有五十份卷子,但批改起来却一点也不简单。考官们交差评,而且在每一份卷子批阅的时候都非常的重视,字斟句酌,怕有一点点闪失。

主要因为科举这乃是国家的盛典,这又是皇帝登基后的第一次恩科,这个皇帝之前以清君侧的名义推翻了前朝,一看就是个狠人。

批阅试卷的官员们都非常担心,若是自己弄的不好,会不会直接被这个皇帝砍了头?

在考官们细心又细心的核对之下,终于把最后的名次以及前十名的卷子呈递到皇上眼前。

皇上看到这个名单上第一名处诺大的“祖洪才”三个字,心中满意,面上却并不露出分毫来,还是认真仔细的阅了他的卷。

之后,皇上依次看完前十名的名次和卷子。只稍微动了一下,将苏木栖的第五名挪到了第三名,点为探花。

其余的两人,名次各自往后顺延了一位。

这样的改动,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已经算是很小了,考官们松了口气,认为这表示皇上对他们阅卷的水平还是很认可的,便下去张榜公布成绩了。

祖洪才这个状元是最先接到喜报的,衙役们带着全副仪仗到家中来报喜,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欣喜万分,拿出早就兑换好、准备好的想荷包给来报喜的衙役们。

同时,也让仆人们在门口撒了些喜钱,算是与民同乐。

他们夫妻两个虽然家财不丰,但这点讨喜的银子也是不会吝啬的。

苏木栖家接到报喜的信之后,更是高兴。他家朝中做官的人很多,家财颇丰,拿出的赏银自然更多。

况且苏木栖第一轮考试的时候只得了第六名,此番,虽然觉得自己也能考得不错,但觉得大概率可能就是保持在二甲前列的水平。

哪不知,天上竟然下红雨了!苏木栖忽然之间便冲到了一甲探花的位置。

要知道,一甲和二甲之间可是隔着一条鸿沟的,二甲和三甲之间更是天壤之别。

祖洪才和苏木栖接到报喜之后,便穿戴上了状元、探花的服饰,跟着衙役们来到了御街之前,准备跨马游街了。

当然,他们二人也在此处见到了今科的榜眼,名满天下的江南才子乔子显。

第68章 跨马游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

第六十八章跨马游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乔子显现年三十二岁,比苏木栖、祖洪才要大一些,但总体来看也算年轻。

乔子显成名甚早,是江南有名的神童,当时,考中秀才和举人都是极快的。

只不过,从那之后,他便没有去贸然参加科举,因为担心自己的学问和年纪不到,被那些喜欢论资排辈的考官们挪到三甲的位置去。

考不上都没有什么关系,对于他来说,只要三年以后再考就行了。

但若是考中了同进士,那可就恶心人了,一辈子会让自己背着耻辱的光环,永远没有办法改变。

乔子显对自己的才学很自傲,认为自己这辈子怎么也能考个二甲出身,所以不屑于早早去参加科举考试。

乔子显到了二十五六岁的时候,觉得自己才学已经不错了,名气也在游学的时候闯了出来,是时候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可是哪不知,在成婚这件事情上,又出了一个大官员的霉头。

他早已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是他父亲朋友的女儿,两家人都是小官员出身,门当户对,算是很好的婚事。

可是不知怎么的,乔子显就被一个大官的女儿看上了,那家人很强势的让他退婚另订婚事,乔子显这么骄傲,这么负责任,怎么可能答应?

他的父母自然也不可能屈服。

文臣最重要的就是名声,若是乔家做出这种屈服于权贵,没了脊梁骨的事情,他们觉得日后几辈子都翻不起身来。

乔子显硬顶着压力和那名青梅竹马的女子成婚了之后,那个大官放出话来,乔子显这辈子就别想考中进士了。

乔子显相信他们有这样的能量和势力,所以在当时基本上已经放弃了科举这条路,到书院里面去做夫子了。

好在他之前已经获得了举人的身份,也在游学中闯出了偌大的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60-70(第9/12页)

号,到江南有名的书院里面去做一个夫子,还算是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完全能够养家糊口。

乔子显也想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自己年纪比较轻,等到那个官员几十年后老了、致仕还乡了,自己也才四十多岁,还可以去考一考科举,实现一下自己的梦想。

也或者,这个大官这么张扬跋扈,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被皇帝厌弃,抄家流放了都有可能,他只安心的静待时机。

没想到时机来的这么快,转眼间便战火纷飞,没几年燕王就登基做皇上了。

乔子显此时可是坐不住了。

他想着,新朝建立之后必会开恩科的。于是带着山上书院里的举子们一同到南京城来候着,准备参加考试。

待到真的开恩科了,乔子显和学生们都很高兴,乔子显尤其高兴,真是喜极而泣了。

那个大官虽然现在还没有被清算,但在新朝已经不吃香了,也不可能像之前那般在科举上一手遮天,他乔子显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因此,在答卷的时候,好多新晋的举子们都没有他这个刻苦学习十多年的人有深度有积累。

而考了很多年考不中的举子们,纯粹是实力不行,而不是像乔子显这般,乃是时运不济,不能参加考试。

因此,乔子显的成绩和水平自然是遥遥领先的。

所以皇上在看了那么多份试卷之后,虽然有新提拔燕地学子,但也不好意思把苏木栖的名次调整到乔子显之前。

于是乔子显仍然是他的榜眼,而苏木栖顶了天也只能被皇上点为探花。

只不过对于其他的学子来说,因为根本没有听过燕地祖洪才的名声,他们只认为乔子显的名声如雷贯耳,学识也是他们所敬佩的,对于他只考了榜眼这件事非常的义愤填膺。

乔子显心中也有一些遗憾的,此时跨马游街时,虽然穿着白眼的红衣服,但认真的等待着状元祖洪才的出现。

待得看清祖洪才只不过是一个未及冠的年轻人时,他心中的失落更甚。

与他一同的人对此更加不愤,纷纷怀疑这次考试有黑幕,对皇上这个决定不满意。

苏木栖虽然年岁比祖洪才要大一些,但性格却更加冲动。

此时他听见有些学子对于祖洪才这个状元的身份有质疑,他便不干了。

苏木栖穿着代表探花的一身衣冠,跳出来说道:“祖洪才乃是我们燕地太学最厉害的学子,他小小年纪便考中了府试案首和会试解元,此番殿试又中了状元,真真是三元及第,文曲星下凡。

你们在这竟敢大言不惭的说他不及别人,是何居心?”

听闻苏木栖这番话之后,那些将来的学子更不服气了,有个人跳起来说道:“你们燕地之前都是不毛之地,学子的水平一直比不上我们,之前多少届考试之中,都没人进入过前十。

此番竟然一块儿出了一个状元、一个探花,要说没有什么猫腻我都不信!”

乔子显闻言大惊,他已经三十多岁,不是那些毛头小伙子,深知绝不能挑起南北对立。

于是,乔子显赶紧出言制止道:“周兄慎言,我相信朝廷的恩科一定公平公正,状元公祖洪才三元及第,比乔某厉害的多,乔某心服口服,甘拜下风。”

乔子显知道,此时若他不开口制止这些人,江南学子真的闹了起来,自己这个被作为引子的人也逃不了责罚。

乔子显只想平平稳稳做他的榜眼,日后平平稳稳的升官,完全不想节外生枝。

周姓学子的话刚刚将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本来乔子显对于祖洪才压过自己成为状元还有些丁点的不满意,此时却不敢有任何的不满意,只希望这些江南学子们不要再闹了。

那位周姓学子听了乔子显的话之后,非但没有停止他对祖洪才的攻讦,反而变本加厉的就连乔子显也怨上了。

他竟然大言不惭的说道:“乔子显,亏我以前这么佩服你,觉得你代表了江南学子的风骨,却没想到你竟然是这么个软骨头,我真是看错你了!”

乔子显非常无奈,他敏锐的感觉到这姓周的学子目的不纯,但他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办法。

正在此时,围观的一个学子忽然对着祖洪才喊道:“才哥儿,你是之前和我一同在岑夫子私塾里念书的才哥儿吗?”

祖洪才定睛一看,发现他是自己以前私塾里的老熟人,才学各方面比他好很多,年纪也比他大好几岁的王承宇。

上辈子里,王承宇有幸在战乱前便考中了举人,是整个私塾里最有出息的人,祖洪才现在还记得他的模样。

只是,祖洪才十五岁便离开了私塾,模样这些年应该有了很大的变化,难得王承宇还能认识自己。

于是,祖洪才便向王承宇打了个招呼,行了个礼,与他叙了几句旧。

王承宇连忙向旁边人介绍道:“这位状元祖洪才乃是江南人士,从小便天资聪颖,之前曾与我一同进学,是夫子很喜欢的学生。

十余岁的时候,他才举家搬迁至燕地的,根子上自然还是江南人士。”

一众江南学子闻言便沉默了。

之前有着苏木栖的做保,证实祖洪才乃是天生聪慧、三元及第。

之后再有乔子显的主动认输,息事宁人,他们好多人也不是傻子,早已看出了其中的猫腻,也发现了姓周的那人好像有点问题。

只是那姓周的跳起来,他们一时还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现在再有了王承宇得认亲,他们得知了祖洪才从根子上是江南人士,只不过十余岁才迁居焉地而已,那么他这么厉害也倒说得过去。

于是再没有士子跟着起哄,姓周的看见这种氛围也不敢跳起来了。

正在此时,衙役们牵着三匹绑着大红绸子的白马走了过来,见到这边人很多,便询问发生了何事。

祖洪才和乔子显对视一眼,二人很聪明的没有提之前的骚乱,笑着对衙役们说了他们一群人是在叙旧,衙役们也没有多过于在意。

于是,祖洪才、乔子显、苏木栖这三人骑上白马,穿着吉服跨马游街,向众人展示一下当今一甲三位学子的样貌、气度。

真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沿途上,所有的女子们都为这三位美男子痴迷、尖叫。纷纷向他们掷以鲜花。

待得到了御花园之后,三位学子们入园各自挑了一枝花,然后拿着出来了。

男子簪花是风俗,更何况是今日这般喜庆的日子,所以三人都各自挑了自己最喜欢的花。

祖洪才挑选的乃是一只含苞待放的牡丹,他先将其簪在自己头上,心中想的却是,这牡丹花期能持续半个月左右,待回去之后可以送给娘子,也让她美美的、沾沾喜气。

所有的闺秀们见到一甲三位才子如此的年轻,纷纷动了心思,四处打探一番这三位学子的婚姻状况。

若是他们还未成婚,那自己岂不是就有机会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不死冥神 被强娶的第三年 天霜河白 和偏执大佬协议结婚后 当爱成瘾 我在星际搞养殖 年代文大佬的前妻被穿了 月亮饲养手册 科学怪人的家养小丧尸 喜欢植物的能是什么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