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盛唐神都小饭馆(美食) > 60-70

60-7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嫁给姐夫后 炮灰假少爷摆烂躺平后 权臣的在逃白月光 怀了校草竹马的崽后跑路了 请对猫猫学长尊重点 皇太女 男大学生的心机 误穿耽美文的龙傲天都知道 Beta今天也不肯复婚 被楼下帅哥冷脸敲门后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盛唐神都小饭馆(美食)》 60-70(第1/21页)

第61章 霸王餐粉蒸排骨、黄焖鸡

转眼间便到了二月,尹遥最近日子过得很是滋润,早点摊儿、四门学、糕饼铺、私房菜,这四样儿生意,被她带着陆娘子和罗珊娜,打理得井井有条,每日里都有不少银钱入账,那数目数得她眉开眼笑。

除了银钱上的进账外,家中最近还有件喜事儿,那就是又收到了沈龄的信。

之前尹遥曾给舅舅去信,讲了罗珊娜的来历,他便按照外甥女的请求,写了封令罗珊娜脱籍的手书。

尹遥收到手书后,第一时间便带着罗珊娜,去洛阳县廨脱了奴籍,解了一直以来的一桩心事。

只是罗珊娜乃番邦女子,脱籍之后如何立户,却又成了棘手的问题,后来还是蔺主簿好心提醒,让陆娘子收了罗珊娜为养女,又以此身份将户籍落进了沈家。

元日里太后大赦天下的诏令,早就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达到了大唐的每个州府,倒是比尹遥的家书还快些。

沈龄写回信时已不再是罪籍,已经可以返回洛阳。只是他在抵达岭南以后,发现此处虽然炎热潮湿、瘴气弥漫,可当地却有许多独特食材,当地百姓亦有许多独特的烹饪技法,很是新奇有趣。

在跟康陶商量之后,二人决定先留在岭南探访一阵,晚几个月再返乡。

陆娘子虽然一开始有些生气,自家郎君大赦了还不尽早归家,居然还在外面乱转?不过她如今跟着尹遥忙得不亦乐乎,这念头一转眼就抛到脑后了。

月前隔壁韦郎君夫妻俩已离开洛阳城,尹遥收下钥匙,带着七娘和罗珊娜,搬到了隔壁院子。

罗珊娜住在原本韦郎君夫妻的房间,主屋则留给了尹遥和七娘。

那日说好要分床睡,尹遥便请人,将韦大房间的床搬到了主屋,跟七娘在房间两侧一头一个,终于睡了个清净觉,白日里精神头儿都好了三分。

而康陶家的小院儿中,陆娘子也搬到了侧屋,结束了跟沈老太太共处一室的生活。

终于不用跟婆婆挤在一间房,尹遥瞧着,陆娘子嘴上虽然没说,但整个人也是神清气爽,至于夫君回不回家嘛,大概也没那么重要。

……

今日沈记铺子里,一如既往地热闹,往来的食客络绎不绝,迎来送往、煎炒烹炸,尹遥忙得那叫一个脚不沾地。

终于送走了午市的最后一桌客人,尹遥擦了擦额头的汗,正准备收拾残局,就瞧见店门又被推开,门外罗珊娜的声音:“郎君请进。”

迎面进来的,是位样貌英俊的年轻男子,他身穿一件织锦的圆领袍衫,是世家公子的典型装扮。头上却未戴坊间常见的软纱幞巾,而只是以发簪将头发简单束起,袖口也以束袖扎起,干脆利落之余又有几分洒脱不羁,一时间倒让人难以分辨,是世家公子还是游侠儿了。

他随意挑了个桌子落座,又朝尹遥笑道:“小娘子,不知店里有些什么吃食?”

虽都说以貌取人有些肤浅,可面对这样一位翩翩公子,也实在令人见之忘俗。

尹遥迎上前,笑盈盈道:“郎君午安,因已过了饭时,如今店里只有粉蒸排骨并黄焖鸡这两道菜了,不知您可愿尝尝?”

“便听小娘子安排。”吃什么倒不打紧,男子点了点头,又道:“敢问小娘子,店中可有什么酒售?”

自前朝起,朝廷便开放了民间酿酒、售酒的禁令,一时间各类名酒层出不穷,上至皇室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闲暇时皆爱饮上几杯。

只是尹遥虽对厨艺颇为擅长,可酿酒之事,她却是一知半解,最多也就是靠着酿醪糟的经验,照葫芦画瓢酿几坛糯米酒,自家喝喝罢了,若要拿来售卖,手艺却是不够的。

最近些时日,也常有食客问起酒来,她有些苦恼,便朝胡娘子讨教了一番。

胡娘子亦不通酿酒之道,对此颇有经验。她告诉尹遥,自个儿一般会从酒铺处,预先购入几种酒水拿来售卖。若食客还有其他需求,自可托了胡二郎跑腿儿,前往酒铺另行购买。

尹遥觉着这法子不错,昨日便也在南市林记酒铺中,购入了市面上最常见的两种酒水,今日正好刚刚上架。

闻言她便笑道:“回郎君,我家店中有桂花醪和洛州春两种酒,不知您想要哪种?”

这两种酒虽然常见,但并非什么名酒,瞧着男子的神色,显然是都不大想要。

“当然,郎君若有其他想喝的酒水,我们帮您去酒铺中买来便是。”

男子眼睛一弯:“当真?那便麻烦娘子了,我想尝尝这神都城有名的‘琥珀香’。”

尹遥叫来罗珊娜吩咐了一声,罗珊娜领命而去,她又问对方是否带了传单,店中可以免费赠送一份汤水。

最近这几日,虽然尹遥已没再请胡二郎的小兄弟们,继续散发传单,但仍旧谈下了一些小摊主,将传单放在摊子上做些宣传,有不少客人都是拿着传单来店里的。

对方却是摇了摇头,笑道:“不曾,某今日刚到神都城,只是偶然路过,便进来尝尝。”

刚到神都城?尹遥有些惊讶,虽然这人看着是有些风尘仆仆,像是刚从远道而来的样子,可他却只空着双手,身上亦并未携带什么行囊,这年头出门这么随意的吗?

不过也不重要,尹遥爽快一笑:“无妨,相逢即是有缘,我便赠郎君一份莱菔丝丸子汤。”

男子见她行事爽利,亦是从善如流,拱手笑道:“多谢小娘子。”

厨下的这两道菜,原本是尹遥留下来自家吃的,不过既然来了客人,便分出去一份也无妨。

粉蒸排骨,是将上好的豕肋排,切成两寸长的小段儿,以酱油、姜片、豆腐乳、饴糖等佐料腌制入味,再裹上一层磨好的米粉;

将腌好的排骨摆在一个个小陶碗中,大火蒸一刻钟后,转小火蒸一个时辰,直至排骨软烂脱骨、米粉软糯为止;

粉蒸排骨蒸熟后,便一直放在蒸笼中,以小火慢慢煨着,煨的时间越久越入味儿。

至于黄焖鸡,其金黄诱人的色泽,主要是因为在腌肉时,放了姜粉调色的缘故;

这些日子以来,尹遥的铁锅可是派上了用场,起锅热油,下入葱姜蒜、豆豉、豆瓣酱爆香,将腌制好的鸡块儿下锅翻炒均匀,下泡发好的香菇,以开水焖煮半个时辰后,分成小份儿装到砂锅中。

此刻有客人点单,便只需将砂锅中的黄焖鸡,以大火收汁儿,再将蒸笼中的粉蒸排骨,端一份出来即可。

菜品端上来后,男子看着眼前儿的吃食,虽只放在质朴的陶碗中,与往日在长安时用过的,那被称为”千峰翠色”的越州瓷不可同日而语,却又别有一番市井闲趣。

其中那粉蒸排骨,可谓是软烂入味儿,豆酱的香气已浸入到排骨内部,下面还铺着层吸饱了香味儿的芋头块儿,又粉又糯,竟仿佛比排骨还要美味几分。

再看小砂锅里的黄焖鸡,只见其汤色红亮,鸡肉鲜香扑鼻,尝一口极是鲜美嫩滑,让人胃口大开,非要配上几口稻米饭才心满意足。

嗯,这道粉蒸排骨味道不错,黄焖鸡汤汁浓郁,萝卜丝丸子汤清爽可口,虽不比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盛唐神都小饭馆(美食)》 60-70(第2/21页)

家御膳那般精细,可也平添了三分烟火气,而与普通的市井吃食相比,又满怀巧妙的匠心。

“小娘子这可是家传手艺?尝着倒与其他食店不大一样。”男子显然也是没什么事儿,见尹遥在收拾其他桌子,便随意搭起了话。

“都是我自个儿琢磨的,郎君可还满意?”

他夸赞道:“小娘子好手艺,看来我初入神都城,倒是没挑错地方。”

“郎君过奖了。”见客人对自个儿的手艺满意,尹遥也十分开心。

这些时日的忙碌,倒叫她找回了不少上辈子开饭馆儿的感觉,这种坐下来慢慢儿品尝、与食客面对面的交流,是与之前坊间摆摊儿、售卖糕饼都不一样的。

她也随意问道:“敢问郎君,来神都城可是探亲访友?”

不料对方却又摇摇头:“某倒是并无什么亲友在此,只是来想来这神都城,看看牡丹花罢了。”

尹遥眨眨眼,这才二月初,哪来的什么牡丹花?虽然她也是去岁才来此地,可也知晓,牡丹花要春三月上巳节之时,才会开花呢!

罗珊娜已买完了酒回来,男子倒了一杯自斟自饮起来,又赞叹这琥珀香果真醇厚顺滑,不愧是神都第一名酒,看着惬意极了。

她耸了耸肩,真是个奇怪的客人。

留下罗珊娜在前厅照应,尹遥收拾好餐具回到厨房,营业时间虽差不多结束了,但她还得清扫后厨、洗碗刷筷子。

唉,做饭虽有趣儿,可洗碗却真讨厌,好怀念从前有洗碗机的日子啊……

“三娘,我来洗碗吧,你去忙别的。”陆娘子早就看出来她不爱洗碗了,见状便主动开口。

“舅母真好!”尹遥眉开眼笑地撒了手,拿起菜刀准备打磨。

两人正在后厨忙碌时,却听到前厅忽然传来罗珊娜的怒喝:“你这无赖!”

什么情况?尹遥被这声音吓了一跳,这些日子以来,因着罗珊娜貌美,确实有些客人会对她调笑几句。

不过好在沈记做的都是白日生意,这光天化日之下,且又有差役寻街,客人也不敢太放肆,因此倒没闹出过什么乱子。

这还是罗珊娜第一回这般激动,生怕是她遇到了什么泼皮,尹遥立刻起身冲到堂屋。

只见堂屋中此刻,完全不复方才的悠闲气氛,罗珊娜和那食客正剑拔弩张地对峙。

尹遥忙拦在两人中间,开口道:“怎么回事儿?”

罗珊娜探出头来,指着那男子,朝尹遥道:“三娘,他他他……他吃白食!”

吃白食?尹遥又向那男子,上下仔*细打量:这衣服料子挺好的啊,不至于吧?

男子见她这仿佛母鸡护小鸡般的模样,拦在那胡姬面前,面上闪过些许复杂之色。

他倒没有罗珊娜那么激动,而是把身子往后靠了靠,目光瞧向尹遥的右手:“小娘子,我并非吃白食,只是……”

尹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这才发现自个儿方才急着出来,手里还拿着菜刀,不免轻咳了一声。

罗珊娜显然十分恼火,尹遥信任她让她照看着,结果活儿却干砸了:“那你付账!”

男子叹了口气,他真不是不想付账,但无奈浑身上下实在摸不出一个铜板。

看着眼前这情景,尹遥无语了,先还以为这偶然进来的客人是缘分,以后没准儿也能成常客呢,谁料到这就打脸了:好好儿一个郎君,怎么吃霸王餐呀?

她也叹了口气:“郎君,我也不是为难您,这餐饭一共五十文,您看是凑凑还是……”

男子斟酌着开了口:“小娘子,是这样的,我的随从去长安了,要这一来一回要两个月。待他回来了,我把饭钱双倍付给你,如何?”

尹遥还没来得及说话,便听罗珊娜斥道:“你糊弄谁呢,这一拖就是两个月,我们到时上哪找你去?”

一个要钱、一个没钱,双方一时间僵持住了。

瞥见外面南市署的差役正巧经过,尹遥心道:罢了,也别吵了,有困难找警察吧。

她朝外扬声道:“二位郎君!烦请来一下!”

南市署的差役闻声进了铺子,二人日日在这两条街上巡视,沈记的店家小娘子他们认得,长得漂亮不说,打点得也一向十分勤快,当下便笑道:“尹娘子,发生何事?”

瞥到她手上拎着的菜刀,那差役唬了一跳:“哦哟,这怎么还舞刀弄枪的?”

“郎君误会了,我方才正在后厨磨刀来着……”尹遥忙把菜刀背在身后,又将事情说了一遍。

罗珊娜前阵子刚去过县廨,如今也平添了几分“法律意识”,道:“二位郎君,把他送到县廨去!”

两人看了在场的人一圈儿,又合计了一番,其中一人把尹遥叫到一边,低声道:“尹娘子,我们确可帮你把人送到洛阳县廨,交由县令处置。只是即便是送到了县廨,没钱仍是没钱,你这损失……”

“那郎君觉得该如何是好?”尹遥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而且为五十文闹到县廨,也实在没什么意思,县令都要无语。

这种事儿南市一日没有十起八起,也有三起五起,差役当下驾轻就熟地和起了稀泥:“平日里嘛,店家要么自认倒霉算了,要么便把人留下做几日工抵债,你这不过五十文,做一日工也就够了。”

陆娘子听到前面动静,也从后厨过来了,她听到这话,拽了拽尹遥的衣袖:“三娘,这人不知底细,咱们可不能留下做工。”

尹遥思索片刻,舅母说得没错,舅舅的前车之鉴还在眼前呢,收留一个不知来历的人在铺子里做工,那她心也太大了吧?

都说和气生财,不过五十文,赔了也就赔了,她也懒得再纠结,便想着还是自认倒霉算了。

却忽听罗珊娜在另一旁提醒道:“三娘,不是五十文,是三贯五十文。”

“多少?”尹遥差点儿吓了个跟头。

“三贯,再加五十文。”

三贯,三贯……她这才想起来,罗珊娜方才还去买了酒,那琥珀香竟要三贯一壶吗?

尹遥眼前一黑,心里除了后悔就是后悔:虽然确实应该顾客至上,但她怎么就忘了,要先付钱再跑腿儿呢?

这下好了,林记酒铺可不会管是哪位食客要的酒,挂的是她沈记的账,月底也是来问她尹遥要钱。

呵!呵!呵!

从喉咙里挤出三声冷笑:这回可真是平地翻船了……

尹遥把菜刀往桌上一拍,坐在杜昭对面的椅子上,拎起桌上的酒壶晃晃,里面还剩点底儿,她一扬手,万念俱灰地全都喝了进去。

味道可真不错,她心里恨恨道:废话,那可是三贯钱一壶的酒,能错得了吗?

第62章 宣传牌钵钵鸡、麻辣鱼

每个人的心里吧,都有一杆秤,遇到犹豫不决的事儿了,就把得失喜恶放在两边称一称,然后挑重的、挑急的、挑最在意的那一边儿。

尹遥心里也有杆秤,她把损失五十文和留下不知底细的客人,放在称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盛唐神都小饭馆(美食)》 60-70(第3/21页)

边称了称,毫不犹豫地选了损失五十文。

然后罗珊娜告诉她,称错了,不是五十文,是三贯、零五十文。

三贯是什么?

三贯是整整三千文铜钱。

三千文铜钱又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要摆摊儿卖一千个蒸饼;

意味着她要往四门学送六百份盖浇饭;

意味着她要托李娘子卖八十盒百花酥;

意味着她要烹制足足三百道私房菜。

把铜钱折算成生产力,尹遥两眼一黑:

好啊,看来是最近日子过得太舒服,终于乐极生悲了。

见她心情郁闷,其中一名差役开口劝解:“尹娘子别难过,你这沈记食店里都是女子,这多个郎君在也稳妥点儿。”

另一人也道:“是啊,毕竟咱们虽然每日里巡视,可也没法儿时时照看不是?”

多个郎君稳妥?尹遥闭了闭眼,那也得是靠谱的前提下吧。

她又睁眼上下打量对面那人,腹诽道:真是人不可貌相,这装扮、这样貌、这气质,怎么看都瞧不出,竟是个吃霸王餐的呢?

对面那位霸王餐客人,这会儿却未见什么慌张,反而十分洒脱地拱了拱手:“尹娘子,实在抱歉,某愿留下帮工抵债,一定尽心尽力、听凭差遣。”

陆娘子本还想劝几句,可一听说是三贯钱,也闭嘴不说话了,她日日在铺子里忙碌,怎会不知家中赚钱不易?

罗珊娜虽看这人怎么都不顺眼,但又不甘心就这么白白放走了,也一边怒视一边沉默。

尹遥把酒壶往桌上一顿,终是为三贯钱折了腰:“不管知不知底细,都给我留下干活儿吧!”

……

见双方总算“和平解决”,两名差役不再久留,双双告辞离开:“尹娘子若有事再叫我们。”

送走差役,陆娘子自去后厨洗碗,临走又叮嘱尹遥,一定过要好好儿盘问底细才行。

虽已是板上钉了钉,但罗珊娜还是有些不甘心,朝尹遥道:“三娘,咱们真留下他打杂呀?”

“那不然怎么办?三贯钱呢!”尹遥没好气道,她也不想啊!

罗珊娜也知没别的办法,只恨恨跺脚出了门:“唉,我去寻李娘子,看看她糕饼售卖得如何了。”

如今堂屋中只剩下了尹遥,她怨念地盯着对面男子,心中亦愤愤道:这人倒是安之若素,看来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手上没钱,留在自个儿铺子里,倒至少有处容身之所呢!

事已至此,尹遥也认了,还是想想下一步怎么办吧。

“郎君,虽说咱们这只是权宜之计,可我也有些事情要提前问清。”

男子坐正了身子:“小娘子请讲。”

见他态度还不错,尹遥心里的气勉强消了一分。

新员工嘛,背景调查得做做好,第一步自然是先查户口:“姓名、籍贯、年龄报一下,再把过所给我看看。”

男子掏出怀中过所,递了过去。

尹遥接过来,打开检查了一番,见形制与她之前在华阴办的一模一样,上面还加盖了潼关城的朱记,而且既然他进得来洛阳城,那便应该不是伪造的。

又听对面自报家门:“杜昭,京兆人士,去岁刚刚加冠。”

京兆人士,就是长安人,方才说随从回长安了,看来是回家办事儿去了。

至于加冠,那便是二十岁,跟过所上写的都对应得上。

尹遥点点头,又随口道:“杜郎君,你有工作经验吗?”

“什么经验?”杜昭没听明白,难不成是什么市井黑话?

“呃,就是你之前是做什么营生的。”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不过这问题让杜昭有些犯了难,不知该如何答复,沉吟半晌方含糊道:“某之前是读书的。”

“哦,读书人,那就是没有工作经验了。”

“……此话也没错。”

“会刷碗吗?会洒扫吗?会招呼客人吗?”

“……”

无言以对,看来是都不会,尹遥有些头痛,这什么都不会,留在店中吃干饭吗?

好在杜昭虽没经验,但工作态度还算端正:“尹娘子,哦不,应该叫您东家了。”

“此番多谢东家大度,肯收留某,有什么活计尽管安排,某虽不才,但愿意学着去做。”

尹遥瞪他一眼:话说得倒是好听,那是自个儿大度吗?还不是因为送了官也拿不到钱,只得不得不“大度”地留下人?

行吧,不会就不会把,反正已经这样儿了,日后好好调教便是了。

被他那不紧不慢的态度感染,尹遥也看开了三分。

她想了想,差点忘了件正事儿,便又道:

“不过嘛,杜郎君既然没有经验,那工钱便不能全额支付,只能按照学徒的数额支付,你没意见吧?”

“南市的食店伙计一般是每日一百文工钱,既是学徒,我便按照六成计算,你没意见吧?”

“另外我这儿可以包住,后面有间小屋,你自可住在其中,因此每日要扣掉十文,你没意见吧?”

“所以算下来每日的工钱是五十文,郎君欠我的三贯钱,需要做工两月抵消,你没意见吧?”

听着对面这小娘子一连串儿的四个“你没意见吧”,手起刀落便把这笔债敲定了,杜昭还能有什么意见?

他连眼神都多了三分恭敬,拱了拱手道:“东家安排得十分妥当。”

算他识相,尹遥起身,去拿了笔墨铺在桌上:“杜郎君,口说无凭,你既是读书人,那便请你按照咱们方才商量的,写张契约书吧。”

怎么,这卖身契还得自己写?这尹娘子可真的是……

杜昭没忍住笑了出来,摇摇头接过笔,提笔磨墨,将方才说好的条件一一写下。

“严肃点儿,笑什么笑!”尹遥又瞪他一眼,点了点那纸,“再加一句,要接受沈记东家尹三娘的一切安排,否则扣工钱!”

投降般举了举手,杜昭认命地将这“不平等条约”添了上去,倒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他只是没带钱,又不是真没钱,大不了等跟随从杜安碰了头儿,多付些银钱赎身便是。

双方签字按了手印儿,尹遥将那契约叠好,夹进了杜昭的过所内,一同揣到怀中。

“东家这是何意?”

“过所嘛,便先抵押在我这儿吧,不然你跑了怎么办。”尹遥耸耸肩,满脸理直气壮。

确实,把过所没收了,人就出不了神都城,虽然杜昭也没想过要跑,只叹了口气:“行吧……”

不过说来也怪,他那过所上写了京兆杜氏的出身,本还以为这尹娘子会问呢。

原本他已准备好说辞,若对方问及自个儿的来历,便只用京兆杜氏的没落旁支含糊过去,谁知她竟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盛唐神都小饭馆(美食)》 60-70(第4/21页)

方才那精明样儿一点都不符,还真是让人意外。

尹遥自是不知对方心中所想,不过这也不能怪她,她又不是本土人,自从穿越之后,虽然也听沈老太太讲过些世家门阀的八卦,知晓了如今世家权力很大,有时皇权都要避其锋芒。

这些日子以来,她还记住了诸如五姓七望、南阳张氏、扶风窦氏、河东裴氏之类的,但也就仅限于此了,什么京兆杜氏,听都没听过。

既然这尹娘子没深究出身,也让杜昭松了口气。

他既来之则安之,很快接受了自个儿“小伙计”的身份,再加上方才吃了人家的白食,难免有些歉意,便主动开口问道:“东家,您准备给我安排些什么活计?”

其实如今铺子里并不缺人手,前厅有罗珊娜,后厨有舅母,自个儿又能前后协调,尹遥也不知能让他干些什么。但养个人吃干饭,那更不行了!

想起方才那契约书上的字迹,尹遥虽不怎么通书法,但也能看出来走笔龙蛇、自有一派风骨,比书肆中那落魄书生写的,可要洒脱漂亮得多。

便物尽其用吧,也省得出去花钱请人了,尹遥去拿了张写好的传单:“那你便先照着这个,抄写一百份吧。”

杜昭长这么大,除了幼时习字会百十张的誊写,可真好多年没干过这种事儿了,不免有些意外。

只是既然刚刚才签了“卖身契”,东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他二话不说,便提笔写了起来。

不过片刻,一张抄好的传单就递到了尹遥手上,杜昭带着一丝笑意道:“东家,可还满意?”

抄个传单而已,有什么满意不满意的?

简直让人幻视在现代时,看过的霸总文学:女人,满意你看到的吗?

尹遥被自个儿的联想给雷得一激灵,接过那写好的传单一看,倒还真有些惊讶:“杜郎君还会画画儿呢?”

沈记的传单,尹遥原本只是寻了名落魄书生代为抄写。书生收钱办事儿,不过是按照她的要求,写几笔店铺名字、开业优惠之类的宣传词,内容虽算得上清晰明了,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如今杜昭新写好的传单上,不但版面错落有致、字体更加遒劲有力,瞧着美观了不少,且一角竟还画了幅画儿?

那画的还不是不相干的,而是尹遥方才烹制的粉蒸排骨、黄焖鸡两道菜,虽只用墨线勾勒,仅是寥寥几笔,却颇为传神,给那传单又平添了几分烟火之气。

如何,就说你得满意吧?杜昭挑眉,面露些许得色。

想他可是世家出身,自幼便跟随阿兄修习书画,虽不说一幅画千金难求,但至少在这市井食店中,给店家随手画些菜肴,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经意间想起了阿兄,毕竟是多年的情分,杜昭情绪有些低落,暗暗叹了口气。

尹遥却没注意他这些内心活动,满脑子都是生意经:这样的传单,可比之前纯文字的生动显眼多了,想必宣传效果也会更好,还愁拿了的客人不登门?

她眼睛一转,立刻又冒出来个新想法:“杜郎君,不如你再帮我个忙,画幅宣传立牌吧?”

什么牌?杜昭刚冒出来点儿愁绪,就被尹遥给打断了,疑惑道:“何谓宣传立牌?”

既然这家伙画技如此出色,那自然要物尽其用。

因着沈记做的是私房菜,菜名儿与坊间其他食店都不大一样,更何况如今大唐,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也不少呢,只凭着文字价牌儿,宣传效果难免打了些折扣。

她便想到,不如让杜昭画出每日主推的招牌菜,然后裱起来立在店门外,也让路过的客人,能更直观地知晓,今日在沈记能吃到什么。

弄明白了何谓立牌,杜昭颔首笑道:“东家吩咐,自然照办,不过……明日的招牌菜是什么?”

确实,让人照猫画虎,也得先有个猫才行。

尹遥留他在堂屋继续写传单,自个儿则回了后厨,将方才想好的两道招牌菜,先各烹制了一份。

肉铺送来已宰杀褪毛的鸡,下入锅中大火煮开后立刻关火,鸡肉浸在其中片刻,熟透后捞出,再次浸入刚打上来的井水中。

晾凉的鸡肉改刀成条状,穿在一根根竹签上,淀粉肠切花刀穿串儿,桑耳、香菇、笋尖、豆皮亦分别穿在竹签上,入锅焯水断生;

将穿好荤素食材的竹签,整齐码在一个小瓦罐中,盛一勺事先熬好的鸡汤,再浇入以茱萸油、葱、姜、花椒、饴糖、胡麻调匀制成的酱汁儿,制成一罐色泽油亮的“钵钵鸡”。

今日刚打捞上来的乌鱼,宰杀后洗净切段,以粗盐、生粉、米酒、鸡子清抓匀腌制;

起锅热油,加葱姜蒜、干茱萸、花椒、豆豉爆香,下入鱼头、鱼骨、鱼尾煎炒片刻,倒入事先熬好的鸡汤,烧开后略煮一刻钟,激发出鱼的香味儿,再下入浆好的鱼段儿煮熟;

连汤带鱼一同盛至碗中,表面撒上大量蒜末、干茱萸、花椒,重新起锅热油,浇在其上,只听“滋啦”一声儿,又麻又辣的味道瞬间飘满整个后厨!

把菜端到杜昭面前,又把前些日子七娘落在铺子里的颜料拿了过来,尹遥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画吧!”

杜昭将手上誊写好的传单放在一旁,抬起头来端详这刚出锅的两道菜。

只见面前的这两道菜,显然都是麻辣鲜香的巴蜀风味,上面还撒了葱末和芫荽末,看起来诱人极了。

正在他思索如何下笔之时,只听尹遥幽幽道:

“对了,这可是咱们铺子的晚饭,画得好了,便也有你一份,画不好嘛……”

见对方扭头看向自个儿,尹遥作势冷哼一声,补充了一句:

“那你就喝西北风吧!”

“……”

看眼前伙计这无语的模样,尹遥噗嗤一乐,憋着的气终于消了大半:“得了,逗你的,好好儿画吧。”

杜昭无奈地摇摇头,也笑了。

他摊开一张三尺全开的宣州纸,以墨色勾勒出碗盘的形状,又以浓淡各异的赭石色,给那陶碗瓦罐上色,朱砂是茱萸火红的颜色,葱末、芫荽则以华青和藤黄调配而成,又是寥寥数笔,一幅……

嗯,钵钵鸡配麻辣鱼的宣传画,便跃然纸上了。

画上一方小桌,桌上是两道红绿相间的巴蜀菜,再加上一旁香喷喷的稻米饭、透着一抹淡绿色的美酒,既写实又传神不说,简直还令人垂涎三尺、忍不住食指大动!

“杜郎君……”尹遥看着这画儿,对着实物上下左右端详了半天,终于开口。

“东家无需如此客气,叫我杜昭便可。”杜昭含笑道。

“嗯,杜昭,”尹遥也笑笑。

见她不错眼儿地看着那画,想必十分满意,杜昭随口客气道:“东家可还有何要求?”

“你能把那酒杯换成茶碗吗?我现在一看到酒杯,就觉得钱袋子在滴血。”

“……行。”

第63章 春闱套餐汤年糕、三鲜面、肉夹馍

这几日来,尹遥的“国画版”广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盛唐神都小饭馆(美食)》 60-70(第5/21页)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每到午时南市开市,沈记私房菜门外便聚集了不少食客,围着那门口立着的牌子指指点点,兴致勃勃地谈论着:

“今日这道招牌菜,瞧着好生漂亮,倒像朵芙蓉花一般,看得人心旷神怡呢!”

“你看那名字,便叫做‘芙蓉鸡’,旁边还写了“软滑嫩香”、“色清而鲜”,我今日想吃清淡些的,咱们便尝尝这个罢。”

“这个小罐子里装的肉油汪汪、红润润的,我虽不识字,不认得叫什么名字,但瞧着很是诱人,一会儿就试试它。”

此刻沈记的东家尹遥,正在后厨中忙碌。

她将那斩剁好的鸡肉泥、鱼肉泥及山药泥,搅打在一起上劲儿后,再滑入三成热的油锅中,炸成一片片宛如花瓣般的形状。

捞出肉片儿盛入碗中,摆成一朵朵芙蓉花的形状,再以冬葵叶在四周装饰,中间点缀几颗枸杞作为花蕊。

将烹制好的菜肴端到堂屋,尹遥含笑道:“郎君娘子,这是二位点的芙蓉鸡。”

“夫君快瞧,”座上的娘子一脸惊喜,指着面前的陶碗,“跟门口那画儿上的,真一模一样呢!”

与她同行的男子,提起筷子尝了一口,亦是一脸满意:“看来咱们今天真没来错,果真是软化嫩香。”

忙了一上午,这会儿靠在旁边看热闹的杜昭,也听到了这夸赞,不免朝着尹遥昂了昂头,一副“怎么样我活儿干得还不错吧”的表情。

嘚瑟什么?尹遥轻哼一声,不过她也承认,这画面的冲击力,果真比文字要大得多,一幅惟妙惟肖的画,可比得上发几十份传单。

既然这宣传方式这么好用,那便能者多劳别闲着了,尹遥立刻加了把劲儿,又支使着自家那新伙计,再多画几张,贴在南市各入口附近的布告栏上,让人迈进南市的第一步,就能看到自家那硕大的广告。

自从被迫收下杜昭做伙计之后,除了欠着的银钱让人心痛外,尹遥对他总体倒还算满意,这人不但书法、绘画颇有功底,而且工作态度还挺积极主动。

每日午市之后,尹遥便会烹制第二日的特色菜,让杜昭照着绘制。

绘制好后,几人便坐下一道儿,将这两道菜当做午饭趁热吃掉。杜昭倒也不吃干饭,他还会将品尝到的味道、菜肴的特色之类,一一总结成简洁明了的评语,再写在那宣传画的旁边。

比方今日这殿外广告牌上,芙蓉鸡“软滑嫩香”、“色清而鲜”,以及坛子肉“酱香浓郁”、“汤浓肉烂”的评价……便是此人的杰作,跟画面配在一道儿,还怪相得益彰的。

除此之外,除了菜肴外,这人也常画些什么花鸟鱼虫啊、果子糕饼啊之类的在画面上,显得颇有些小清新的调调,让自家直白的“硬广”,一下就变成了隐蔽委婉的“软广”。

当然,他还很识趣儿,从不往上画酒杯,毕竟尹东家说了,不要酒杯,一看酒杯就生气。

这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都受到了尹遥的初步认可。

至于人品嘛,这人如今住在后院的小屋中,也不会四处乱跑,看着还挺老实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给残疾大佬冲喜 三步,从刺客到皇后 重生后和最强咒术师HE了 伪装反派,但救赎了男主 她好能忍 思你如狂 嘉靖感而有孕之后 失忆后爱上了前夫 从零开始的修仙家族模拟器 家主悟重生会变成爽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