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 160-170

160-17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赶海捡到了特殊海洋生物[末世] 老婆今天还回家吗? 老实人,但被阴湿室友盯上了 男团出道的我演戏爆火了 炮灰攻上位,抱走恶毒男配 终极boss是我家宠物? 亡夫兄长竟是她曾经白月光 穿越国外写小说 [清]给太子当姐姐那些年 我是佐樱好二儿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60-170(第1/11页)

第161章 吊牌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徐荷叶最后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美术生。

无他,放寒假,学生都回家了。

只能自己硬着头皮画, 黄旺成那边同样焦头烂额。虽是设计, 但设计和设计也有不同。

两人把各自画的图拿出来, 看了又看,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设计元素多的显得繁杂,设计简单的又太单调。最后勉强选出两款,徐荷叶把厂里没在外头奔波的人全都交到了办公室, 把投票权交给了大家。

“你们都看看,觉得哪款更好。”

董杏花拿起两张图, 左看看右看看, 最后放了下来,“说不上来, 总觉得好像都不是那么好。”

但让她说哪里不好, 她又说不出来。

徐荷叶又看向段杰:“段杰, 你觉得呢?”

段杰挠了挠后脑勺:“我没读过什么书,说不出什么。就是吧, 左边这张花花草草挺好看的,好像和咱们的衣服没有太大关系。右边这张,太直白了,没什么设计点。”

“对了, 就是这个问题。”董杏花拍了拍段杰的肩膀,“还是年轻人脑子灵活, 就是这个问题。”

徐荷叶放下手中的吊牌,叹了口气。

“实在不行先把吊牌搁置,回头咱们有空再好好设计。”吊牌这种东西, 是给衣服增加附加值的。若是用得不好,还不如不用。

庞巧突然举起手:“我有个想法。”

在座的人全都看了过去,庞巧有些紧张,说话都结巴了。“或,或许,我们不用过于拘泥吊牌上的图案,而是从材质上下功夫。”

“材质?”

“对。”庞巧想到什么,忙往外跑,“我先回家拿个东西,你们等我一下。”她回到家,把她这些年收藏的宝贝书签拿了过来。

她喜欢收藏书签,陆陆续续攒了几年,收藏了不少。这些书签,有些是她专门买的,有些不是书签,但她觉得好看,可以做书签,于是也留了下来。

“看。”庞巧把一沓书签放在了众人面前,翻了翻,然后从里头找出一枚递给徐荷叶,“表姐,你看下这个书签。”

“这个书签其实就是衣服吊牌,吊牌怎么来的我已经不记得了。不过你看,这个吊牌质量真好,厚实,手感也好。但是吊牌上的图案也是真的简单,只有一只鸟骨架子以及下面的英文字母。”

“可是这么简单的图案一点也不影响吊牌的品质感,让人一看就觉得是大牌子。”

徐荷叶点了点头,确实是大牌子。这鸟骨架子,不就是始祖鸟吗?

她接过书签,摸了摸,手感厚实有分量感,而且纸面没有寻常纸张的粗糙感,反而很丝滑。纸面很细腻,对光隐隐有反光感。

徐荷叶灵感大发,她放下那枚始祖鸟吊牌,拿出纸笔开始设计新的吊牌。

坐在她旁边的董杏花拿起那枚吊牌,摸了摸,手感确实不错。她又转交给旁边的黄旺成:“小黄,你看看。”

黄旺成接过吊牌,点了点头:“确实不错。”

有了想法后,画图就很快了。

几分钟后,徐荷叶将画好的设计图拿给众人看。

新吊牌很简单,正面放一个Logo,下面放品牌名南方的中文字和大写中文拼音,反面竖写两行字,写品牌广告词。

Logo她也有了想法,双层圆形,最中间的位置放一朵六边形雪花,圆圈和圆圈中间放一些小图案,最上面放品牌名大写字母,最下面放中文字,至于两侧,可以放一些小小的荷花简笔画。

“你们觉得怎么样?”

她绘图手艺有限,需要画画的地方,都是简单空着,用文字表达。

“看着比前两个好。”黄旺成表示了赞同,“不过还是要先把完整的图案画出来看看效果。”

“那是当然。”

“黄叔,你同学中应该有擅长画画的人吧。”她拿起那枚花草吊牌,“画这幅画的人应该能胜任吧。”

“可以的。”

有了思路,画图很快,没多久,一幅完整的崭新的吊牌图案,包括Logo图交到了众人手中。

“黄叔,既然有样稿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您了。”徐荷叶把设计图纸,以及那枚始祖鸟吊牌交给黄旺成。

“黄叔,去印刷厂后,您把这枚吊牌给他们参考参考,咱们的吊牌也要这种材质的。底色纯黑,上面的图案印白色的。”

“行,我现在就去印刷厂。”黄旺成接过图纸,马上出发去印刷厂。

黄旺成离开后,徐荷叶和董桃花一起去了出租车公司。

他们也要去出租车公司谈合作。

之所以耽搁到现在才去谈合作,是在等董福运租下店铺。店铺租好后,确定了商场位置,他们去公交公司才能有针对性地谈合作。

好在董福运还是很靠谱的,昨天下午他和吕俊便顺利谈下了一家老牌商场的铺面。

铺面位于商场二楼,董福运去的时机很好,去时那间铺子刚刚退租,位置就在靠近入口的第二间。

最幸运的是这间店铺之前的老板也是卖衣服的,里头的装修还很新,暂时不用翻修重装。董福运连着店里挂衣服的衣架、假人模特一起盘了下来,现在只需要改下门头,把他们厂的衣服搬进去就能开始做生意。

第162章 车灯广告

徐荷叶打了的, 指名要去出租车公司总部。

司机老戴有些奇怪地看了两人一眼:“小妹妹,你们去我们公司总部做什么?”

“当然是好事。”徐荷叶笑道,“我们是去给你们公司送钱的。”

“送钱?小妹子厉害呀, 不知道你们要给我们送多少钱哦。”老戴笑着打趣道, “要是太少, 我们都懒得收。”

他这话还真不虚。

这年头开出租车特别挣钱,在普通职工月均两三百,四五百都算高工资的时代,他们能月入数千, 过万也不是梦。

娶得起空姐,市中心买得起房, 是个极其体面的工作。所以才有那段顺口溜:一有权, 二有钱,三有听诊器, 四有方向盘;方向盘上转一转, 给个县长都不干。

徐荷叶也笑:“我们诚心过去, 自然不会拿点仨瓜俩枣糊弄大家。”

老戴很快将两人拉到了出租车公司总部。

“我听老戴说你们是来给我们送钱的?”出租车公司钱经理有些好笑地看着面前一大一小两个女人。

“是的。”徐荷叶一点都不心虚,“钱经理, 我们这次过来是有一笔合作想和您谈。合作达成,出租车公司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有一大笔进账。”

“合作?谈什么合作?”钱经理懒洋洋的,提不起什么兴致。

一个开服装厂的,和他们出租车公司能谈什么合作?

还是个小女娃来谈。

莫不是想租两辆车去帮他们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60-170(第2/11页)

货?

这点仨瓜俩枣, 还值得找他专门谈?

徐荷叶看出了钱经理的不以为意,并不在意。

“是这样的, 钱经理。我觉得咱们完全可以再深入挖掘一下出租车车顶顶灯的作用。”

“比如,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插播一条广告。”

“插播广告?”钱经理的身体坐直了些。

“对。”徐荷叶解释道, “咱们现在的顶灯平时只有三个状态,绿色空车、红色有客、橙色停运。除此之外,咱们完全可以多加一条广告啊。”

“就比如出租车接了乘客后,开车过程中,车顶顶灯一直轮播‘有客’二字,中间短则十来分钟,长则数小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插播点别的内容嘛。”

钱经理:“这就是你说的广告?”

“对。”徐荷叶道,“钱经理,我们今天过来就是想买下这段时间,播报我们公司的产品。”

钱经理想了想,车顶顶灯,还有轮播系统都是现有的,钱已经花出去。

现在只需要在原有的基数上增加几个字,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就能额外多加一笔收入,这门生意能做。

不过生意人喜怒不形于色,他虽然感兴趣但主动权不能握在对方手里。

因此虽然感兴趣但面上依然一副淡然的模样。

“听起来确实不错,只是不知道你愿意出多少钱买这条广告。”

徐荷叶笑着看对方装,钱经理不知道他刚才那些小动作早已经暴露了他的心思。

“钱经理,我们愿意以十万元三年的价格买下这条独家广告的播放权。”

“独家,何为独家?”钱经理敏锐地发现了华点。

“也就是说这三年内,贵公司出租车车顶顶灯只能轮播我们厂的广告。”

“十万块三年?”

“对。”徐荷叶点头,“十万块三年。”

“让我想想。”三年十万块,对出租车公司来说不算很多,但也不少。就像这小姑娘说的,成本早就支出去了,如今这十万块和白捡也没什么差别。

但钱经理不想签这么久。

他有预感,顶灯广告确实是一笔很值得做的生意。不过这门生意毕竟才刚开始,到底能不能做下去还是未知数。

签一年好了,少收点钱,用一年时间来验证这顶灯广告靠不靠谱。

如果有效,回头这合作怎么做,可就是他说了算。

“这样吧,三年独家有点太久了。咱们可以先签一年的,这一年我们只做你们厂的生意。而且我这边还可以再让点利,之前你说十万块三年,一年就是三万三千多,我给你把零头抹了,给我三万就成。”

徐荷叶和董杏花对视一眼,“可以。”

“不过我们需要签个合同,以确保双方的利益。而且我们这边可能需要随时调整广告内容,出租车公司这边需要无条件配合。”

钱经理想了想:“可以是可以,但不能没个约束。万一你们一会儿一个想法,那我这边跑断腿也跟不上你们改词的速度。”

“那咱们按月来,重荷工厂这边保留每月一次更改广告语的权利。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修改广告词,我这边可以按照市价出修改费。”

“每月一次是不是太多了?”钱经理道,“你要知道我们公司可没有懂系统的人。每次更改广告词,都需要找专人来修改。”

“钱经理,一年三万块,您这边也得担点责任不是?”

“您不做服装生意,但您肯定会买衣服。这服饰,一年四季,季季有新货,广告词肯定也需要根据衣服风尚时时修改才对。”

钱经理想了想,找人来修改广告词,一次五十元,一年十二次也不过六百块。

于是他同意了:“行,那就一个月一次。”

双方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最后才敲定合同。

“这怎么还有违约金?”钱经理看着看着,提出了疑点。

“钱经理,我这边也需要保障不是。说难听点,如果没有违约金,您这边收了钱,不搭理我们,那我也没辙不是?”

“但你这违约金设的是不是有点太高了?违约金十万,你给我们的广告费才三万,这是翻了三倍还有余。”

“话是这么说没错,不过违约金是违约了才需要赔偿的。只要您这边不违约,这违约金就是个数字而已。”

“而这三万的广告费却是实实在在能入您口袋。”

“倒也是。”钱经理想了想,这小丫头倒是精明。于是大笔一挥,在合同上签了字,盖了公章。

合同一式两份。

徐荷叶拿上属于他们的那份合同,钱经理带着二人找到秘书小郑,联系专业人士增加车灯广告这样的小事自然不用他亲自出马。

“这是我的秘书小郑,广告这事由她负责。”

“郑秘书你好。”徐荷叶笑着打招呼。

钱经理接着给小郑介绍徐荷叶和董杏花:“这两位是重荷服装厂的徐老板和董经理,公司和他们有合作。”将合作内容简单大致说了一遍后,钱经理道,“具体的事务之后她们会和你对接的。你要认真负责,不要怠慢。”

如果车灯广告能行,以后公司就能增加一笔收入,他的荷包才会更鼓。所以这件事他还挺上心的。

小郑闻言,忙和钱经理表决心:“钱经理您放心,这件事我肯定会认真负责。”

找个工作不容易,钱经理虽然是她姑父,但两人可没有血缘关系。她要是干得不好,影响了钱经理的大事,钱经理肯定会叫她滚蛋,不会留她在公司。

“那行,那你们谈着,我就先走了。”钱经理说完,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送走钱经理后,小郑笑着看向徐荷叶:“徐老板,不知道您这广告什么时候开始?”

徐荷叶:“越快越好,最好明天就能上线。”

小郑点了点头:“那我今天就约工作人员上门改系统。只是不知道你们这广告想好了没?”

“那是自然。”徐荷叶道,“我们店三天后开业,广告词就写2月1日,第一百货商场二楼,南方女装盛大开业,新款冬衣质优价廉,买四免一,欢迎选购。”

小郑拿笔将徐荷叶所说的内容记了下来,然后念了一遍,“徐老板,我没记错吧。”

“没错。”徐荷叶笑着点了点头,“郑秘书,这件事就辛苦你了。”

“回头店铺开业了,有空可以来店里看看新款,到时候我送您一件羽绒服。”

“多谢。”这可真是意外之喜,郑秘书笑着道谢,脸上的笑容真诚了许多。

“徐老板、董经理,不如咱们互相留个电话,回头有事电话沟通,也省得你们总是来回跑。”投桃报李,徐荷叶主动提出要送她衣服,郑秘书自然也愿意卖个好。

“那自然是更好了。”徐荷叶笑着把他们厂的号码报给了郑秘书,然后记下了郑秘书办公室的座机号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60-170(第3/11页)

县官不如现管,以后和郑秘书打交道的机会还多着呢!

这件衣服送得值!

郑秘书也很满意,能进商场的冬衣品质差不了,一件羽绒服起码得卖个299。

送走徐荷叶和董杏花后,郑秘书马上联系了之前帮他们安装车灯系统的工作人员,请他们上门来修改系统,争取明天早上扈城人民都能通过他们的车灯看到南方女装开业的消息。

另一边,徐荷叶和董杏花离开出租车公司并没有急着回公司,而是直奔第一百货商场。这次载她们的依然是之前载她们来的司机老戴。

老戴笑着打趣:“大妹子,小姑娘,你们这钱送出去了吗?”

“托您的福,送出去了。”

“哟。”老戴诧异地看了她们一眼。

路上车不多,出租车很顺利地开到了第一百货商场,徐荷叶付了钱,“戴师傅慢走。”

下了车,两人直奔商场二楼。

二楼店铺里,所有人都忙得热火朝天。

徐辉、董桃花在打扫卫生,董福运和大吴正在挂店铺招牌。另外还有几个陌生的小年轻跟着吕俊进进出出搬运店内不要的杂物。

徐荷叶看着招牌上单调普通的几个字,心底有了想法。

“大吴哥,关于招牌我有了新想法,如果现在开始改,能赶上三天后的开业吗?”

大吴停下了挂招牌的动作,二人慢慢下了扶梯。将新招牌放到一边,大吴看向徐荷叶:“要改成什么样的呢?”

徐荷叶拿出一张纸:“大吴哥,你看下这张纸。”徐荷叶拿的正是那张画好的Logo图。

“黑底白字,招牌上要放一个这个Logo图,然后还有南方的品牌名以及中文字母。”

“至于位置,Logo图以及字体大小,就需要你们根据招牌的大小斟酌。”

第163章 装饰店铺

和大吴商量完招牌细节, 徐荷叶走进店里看了看。

卫生已经打扫得差不多了,从原店主手里盘下来的衣架、假人模特也都仔细打扫过,保证手摸上去沾不到一点灰尘。

徐荷叶转了转, 总觉得好像还差了点什么。

看着眼前的架子, 徐荷叶幻想一下衣架上摆满衣服后的场景, 瞬间发现问题出在哪儿了。

她招了招手,喊人:“小舅舅。”

“怎么了?”董福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赶了过来。

徐荷叶指着两排架子,对董福运道:“小舅舅, 这两排架子挪走。”

“怎么了?”

“架子摆得太密了。”徐荷叶解释道,“现在看着还好, 等衣服摆上去后就太挤了, 不方便顾客选衣服。”徐荷叶比画了一下,“冬衣体积大, 两边的衣服一摆上, 顾客想到这里来看衣服, 走都走不进去。”

董福运点了点头:“小辰,阿冬, 过来抬下架子。”

“对了,还要再买两个试衣镜。”徐荷叶已经发现了,店里竟然连个试衣镜都没有。

“买试衣镜。”董福运拿了个小本子,把要做的事情记了下来。

“还有沙发, 茶几。小舅舅,你找人去家具城买一套茶几沙发过来。”徐荷叶看了看, 指了指靠里的位置,“就摆在这儿。”

董福运写字的手一顿,“咱们这儿不是服装店吗?”

“为什么要摆沙发和茶几?”

“小舅, 顾客逛街逛累了,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休息。顾客在咱们店待的时间越久,对咱们店的黏性就越高。”

“再一个来逛街的不一定就是女士,也有陪她们来的男士。咱们店目前还只有女装,男人来了,试不了衣服,让他们干站着肯定觉得累。站不住,就会不耐烦,不耐烦就会催他们的女眷离开。”

董福运想了想,如果让自己陪个女人逛街,女人去试衣服,他在店里傻呆呆地干站着,短时间肯定能行,时间久了他一定会炸毛发飙。

“对了,除了沙发茶几外,再定一个小木架放杂志和报纸。”

“报纸给男人看,那要不要再买点话梅糖之类的糖果给小朋友吃?”董福运脑子灵活,很会举一反三。

“对,糖果也要准备。”徐荷叶说着,给董福运竖了个大拇指。这些都是后世服装店的常规操作,放到这个时代还是很有创新意义的。

“对了。”徐荷叶看着空荡荡的墙壁,又有了新的想法:“墙壁太空了,可以适当装一些钉子,把衣服挂上去。”这样既能展示衣服,又能装饰一下室内。

“再买一些绿萝、富贵竹之类的绿植摆在店里。”

“好。”董福运点了点头,见徐荷叶迟迟没有开口,于是问道,“还有什么要买的吗?”

徐荷叶想了想,摇了摇头:“暂时就这么多。”

“回头有想法我再和您说。”

“那行,那我现在就去安排。”人多力量大,在钞能力的运作下,晚上十点多,整间店铺的风格已经有七分接近徐荷叶理想的状态。

虽然大部分东西还是前任店主留下来的,但是经过一些改动,再加入好些徐荷叶精心准备的小装饰后,风格已经大不相同。

当然,大家也被累得够呛。

董福运叫来帮忙的几个小年轻看着徐荷叶的眼睛都发蒙。

刚看到她来时,几人还挺激动的。哪个正当年的小伙子,看到年龄相当的漂亮妹妹不害羞的?

不过经过这一下午加晚上后,几人看到她就觉得腿软。

实在是跑不动了。

她也太能折腾了吧,一会儿一个主意,所有人都被她支使得团团转,跑东跑西给她买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

就说那些挂在墙壁上装饰的港城女星挂画,都反反复复换了几次,为什么同一个女星,这张图不行,那一张就可以呢?

徐荷叶要是知道他们的疑惑,肯定要大大翻个白眼。

为什么?

当然是前者穿的是比基尼,后者是白色打底加驼色大衣。

暂且不说那么性感的海报适不适合他们店的风格,就看现在的天气。

寒冬腊月的,她放这些女星的照片,是想给大家做个搭配参考,不是让人感到美丽‘冻’人的。

第164章 夜宵

虽然已经晚上十点多, 但商场里的人可不少。扈城可是有不夜城的别称,即便是90年代,夜生活也是十分丰富得嘞。

徐荷叶摸了摸肚子, 觉得有点饿了。长身体的年纪, 本来就是吃得多消化快, 更何况晚上还一直在忙碌。

傍晚吃的那点东西,这会儿早就消化完了。

徐荷叶看着大家,笑道:“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我请客, 咱们去吃夜宵吧。”

“好啊。”徐荷叶说完,三个年轻人就激动得嗷嗷叫。

“小老板, 吃什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60-170(第4/11页)

“吃烧烤吧。”徐荷叶想了想道, “晚上吃烧烤才对味。到时候大家想吃什么都行,敞开了肚子吃。”

“那我们别在这里吃, 去商场附近的夜市吧。”

“那里的烧烤摊子多, 价格不贵, 味道还好。”

“行啊。”员工主动给他省钱,她还能不乐意。

她一挥手, “走,去夜市。”

锁了店门,一行人出了商场,往不远处的夜市走去。董福运叫来的三个男孩子最积极, 勾肩搭背,走在了最前头, 聊着待会儿想吃的食物。

“好哎,我想吃烤鸡翅、烤小黄鱼,还要点一根烤猪尾巴。”叫小辰的男孩子说道。

“那我要吃羊肉串, 烤五花,还有大鸡腿。”这是阿冬。

“那我想吃烤茄子。”这是另一个看起来比较文秀的男孩子,阿铭。

“烤茄子?大冬天的,哪里来的茄子?”阿冬跳起来撞了一下阿铭的肩膀。

“那我点烤韭菜,茄子没有,韭菜总有的吧。”阿铭也不强求。

“烤韭菜?韭菜可是壮阳的。你不怕吃多了晚上睡不着觉。”小辰挤到阿铭身边,对着他挤眉弄眼大声道。

阿铭、阿冬:“……”

两个男孩子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见大家似乎没听到他的话后,窘迫的心情才稍稍放松。两人跳起来压着同伴,压低了声音道:“王小辰,再胡说揍你啊。”

王小辰也意识到自己的失言,身后跟着大人还有小姑娘呢,哪能像他们几个私底下那么口无遮拦。他抬手打了打嘴:“是我错了,不该胡说八道。”

身后的徐荷叶闻言,暗笑一声。

王小辰声音那么大,他们又不是聋子怎么会听不到。不过是怕对方尴尬,所以才装作什么都没听到。

又觉得年轻真好,她年纪比三人都小,心态却完全不一样。

十几岁的时候会因为一顿烧烤,一次夜宵而欢呼雀跃,三十多岁,长大了,人也变得更麻木,快乐的阈值无限提高。

除了刚刚大家说的,徐荷叶还点了好多菜,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只要夜市有的,徐荷叶都点了给大家尝尝鲜。

于是吃到肚皮鼓鼓,实在吃不下时,桌上还剩了好多菜。只能打包了,给大家带回去。

回到家,洗个澡,一夜好眠。第二天徐荷叶早早地起了床,今天的任务依然不轻松。大家要把仓库里囤积的冬衣搬到商场,熨烫好,再挂到架子上。

接近六十平方米的铺面,起码要放三四百件衣服,才不会显得空空荡荡。然而等到众人千辛万苦把衣服运到商场,悬挂好,徐荷叶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第165章 买四免一

徐荷叶看着挂好的衣服, 眉头皱了起来。

衣服太少了。

之前厂里开发的冬款总共才十多套,算上同款不同颜色,也不过三十来件不同款式、颜色的衣服。这点衣服做批发还行, 放店里就不够看了。

董杏花也发现了问题, 六十平方米的大店, 走来走去都是那几款衣服,再时尚再新奇的衣服,反复出现也会失去了它们该有的吸引力。

所以,必须多加一些款式。

“小姨, 您在纺织行业工作的久,认识的人多, 可以联系一下那些服装厂, 看看有没有质量还不错的冬款尾货。只要质量好,款式行, 咱们都可以收回来放店里卖。”

“我呢, 和我妈一起去咱们扈城的几个批发市场转一转。”想在短时间内凑够足够多的品类, 去批发市场找货是最快的方式。

不过他们要得紧,价格估计谈不了多少。

不过就算如此, 该买还得买。公交公司的车灯广告已经打出去,他们必须趁着这个机会,把店盘活。

只有店铺做活了,工厂才能摆脱被零售商掣肘的局面。

徐荷叶想着, 又改变了主意:“小姨,工厂尾货可以暂时搁置, 你还是和我还有我妈一起去批发市场。”工厂尾货可以收,但这样一家一家谈太慢了,而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她会看款式, 董桃花可以谈价格,但品质这块儿,还是董杏花这个在纺织行业工作了十几年的老纺织人最懂。

他们店想做品牌,想做高端货,店里卖的东西品质就不能太差,从外头进的也是如此。

“好,我和你们一起去。”

徐荷叶接着又看向董福运:“小舅舅,你、王小辰、阿铭阿冬,四人和我们一起去批发市场,负责把我们买下来的货拖回来。”

“至于吕叔、阿巧,还有爸,店铺这边就靠你们了。小舅舅他们拖回来的货,你们三负责把衣服展开,熨烫好,然后按照不同的品类悬挂起来。”

想了想,她又道:“你们三要是忙不过来的话,就给厂里打个电话,让厂里过来两个女师傅,给你们帮忙。”

吕俊点了点头,庞巧也道:“放心吧,店铺这边我们会看住的。”

时间紧迫,不能耽搁。除了商场,徐荷叶打了辆车直奔扈城最大的批发市场。

这里档口特别多,里头经营的类目也很多。上衣下裤,内衣外套,鞋袜帽子,想要的款式全都有。不同品质,诸如高品质的羊毛衫,又或者是价格便宜、质地粗糙但是款式新颖的毛线衫,里头都能找得到。

一行七个人下了车,一头钻进了批发市场。

徐荷叶看款,她选的都是和店铺风格类似,带有一些港风元素的衣服,看好款,董杏花上手,先摸材质,再看细节,确定质量不错,再估算一下成本价,然后由董桃花负责和店主谈价格。

谈好价格、款式、尺码以及件数后,董福运四人负责验货,看货,以及把盘下来的货送到商场。

一行人分工明确,到夜里十一点多,徐荷叶已经谈下了接近两百个款,算上不同颜色,接近三百件不同款式、颜色的衣服摆在店铺里,总算让他们的新铺子更像一间时装店,而不是存储冬衣的仓库。

把店里剩下的几十个款熨烫好悬挂起来时,时间已经来到了2月1日凌晨一点。

还剩几个小时就要开业了,徐荷叶忙打了车,叫众人赶紧回家休息。

商场九点准时开门,他们新店开业,肯定要提前两三个小时到店,把卫生扫一扫,视察一下各处细节,查漏补缺,以免开店后手忙脚乱。

所以即便没睡几个小时,徐荷叶还是早早地起床了。连着忙碌了三四天,睡眠不足,徐荷叶起来时,脑袋都是昏沉的。

用冷水洗了个脸,冬日冰冷的自来水一惊,人也彻底醒了。

徐荷叶洗漱完,徐辉和董桃花还没起床。

来不及在家里吃早餐,徐荷叶去街边的小店里买了二十多个包子带到店里。她能吃三四个,多的带到店里,如果其他人没吃早餐,剩下的包子刚好可以垫垫肚子。

依然是打车过去,等车的过程中,徐荷叶看着路上来回奔波的出租车,目光落在车顶顶灯循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60-170(第5/11页)

往复不停播放的广告上。

三天时间,不知道能吸引来多少顾客。

不过出租车跑遍全城,一年时间,足以让扈城人民知道第一百货商场的南方女装。

徐荷叶到店里,董杏花和董福运已经在店里。

“吃早餐了吗?”徐荷叶将手里的包子放到收银台上。

“还没呢。”董福运拍了拍手上的灰,“来得早,早餐店都没开门。”他几乎是一夜没睡。勉强躺了两小时,还是从床上爬了起来。路上没车,他是自己骑自行车过来的。

董杏花也是同样的心态,租铺子、订货,还有之前打广告出的钱,为了这个铺子他们付出了太多。

怕把包子里的油蹭到衣服上,董福运拿着包子走到铺子门口吃。董杏花也走到董福运身边,拿了两个包子吃。

她倒是吃了早餐,在家里煮的面条,不过当时没胃口,吃得不多,这会儿也饿了。

徐荷叶看了看挂在铺子里的衣服,叹了口气。三天时间开一家店,还是太匆忙了。

吊牌没挂,价格也没贴。

徐荷叶看着这些衣服,有点头疼,没有价格标识,一件一个价,全靠脑子记很容易搞混淆。万一说错了价格,顾客找回来,麻烦就大了。

她想了想,决定简单点,直接按品类定价。

羽绒服,长款卖499,短款399。羊绒大衣,长款399,短款299。羊绒衫卖139,普通毛衣针织衫卖89。裤子,羽绒裤卖199,普通秋冬牛仔裤卖69,其他棉衣、棉外套卖159。

这价格不便宜,但也不算特别高,放在商场里算是中等价位。

徐荷叶招了招手,叫来董杏花和董福运,把这个想法告诉他们。

董杏花:“这样确实方便计算,不过这些衣服进价都不一样。有些品进价就很高,比如这款牛仔裤。”董杏花拿出一条裤子,“这条裤子进价六十三,卖六十九是不是太少了?”在商场开铺子,一件衣服挣五块钱迟早要倒闭。

“小姨,不能这么算。这条裤子挣不到钱,但是其他裤子可以啊。有些东西摆在架子上,是用来丰富品类的,不是用它挣钱。”

“说极端点,从批发市场买回来的这些衣服都不能挣钱也没关系。咱们只要能把仓库里的冬衣库存全清出去,就足以涵盖这些成本,并且挣到比批发更多的钱。”

原本徐荷叶是想着低价倾货,但想了想又觉得不能这样搞。

这些商场里也有很多店铺从他们工厂订了货,如果他们的价格太低,其他铺子就做不下去了,想挣钱也不能把人家的路子堵死。

把人家的路子堵死了,自己的路也只会越走越短。

再一个,只要她不想走优依库的路子,南方女装的衣服价格就不能定得太低。

所以她想了想,价格还是和其他店铺一样,但是他们可以做一个买四免一的活动,也就是说买四件,只用付三件的钱,价格最低的那件免费送。

如此算下来,同样499的羽绒服,买四件,每件能少一百二十多块,399的衣服买四件能少一百块。单品价格越高,优惠越多。

“小姨,推荐的时候一定要言明,咱们的买四免一,是价格最低的那件免费。贵价衣服和贵价衣服一起凑单,便宜的和便宜的一起凑,这样才能享受到最大程度的优惠。”

“这个过程中,着重推荐咱们厂自己的衣服,尤其是货做得比较多的那四五套。”

来不及买专门的价格牌,三人干脆拿白纸壳,裁成方形,写了价格,然后用大架子夹在对应的衣架上。

挂好价格牌,徐荷叶的目光落在了墙壁上,然后拿出几套主推搭配,“小舅舅,把墙上的展示衣服换下来,挂咱们自己的衣服。”

这时从花店定的开业花篮送来了。

花篮摆好,看着花篮上写着‘开业大吉’的纸牌子,徐荷叶想了想,又去找商场负责人借了一块红地毯,有了红地毯,再加上花篮,这开业的氛围才算是到位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他好辣 三个反派崽崽的炮灰爸 没钱你修什么仙 LIKE 恐同Beta今天也在被迫贴贴 单向匹配 满门抄斩二十一次 背叛老好人正道夫君后 渣攻试图洗白[快穿] 我是佐樱好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