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咫尺偏爱 > 70-80

70-8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成为红方情报员后,我身份隐藏度再没升过 恶人改造指南 下次不要攻略Gin了 失忆后和宿敌成亲了 系统在1980 我还在2025 双标影后有点难缠 被双子做局我是真没招了 他说我恩将仇报[娱乐圈] 汴京生活日常 成了清冷权臣的侍妾

她不怕温晚柠不来,她怕的是,她来了,却又走了。

怕她这一次的靠近,只是职业的体面,怕她眼里的光,只是她一厢情愿的倒影,怕她再次在她最脆弱的时候,转身离去,留下她,比五年前更痛。

“我怕。”沈嘉言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风,却带着无法掩饰的颤抖,“我怕我重蹈覆辙,我真的没有办法再承受一次失去的痛了。”

“可是,嘉言,”林澈温声道:“有些恐惧是需要直面的,逃避不是办法。”

“你写《潮汐线》的时候,是不是也想过,写完这首歌,就能放下?”

沈嘉言轻轻点了点头。

“可你有没有发现?”林澈继续说,“你越是想用一首歌埋葬过去,它就越是在每一个雨夜,重新把你叫醒。因为你没有真正面对它,你只是把它封存了。”

“你只有真的直面它,跨过它,才能真正地放下。”

车驶入隧道,黑暗瞬间吞没了一切,车窗外的光被彻底剥离,只剩下仪表盘幽幽的蓝光。

沈嘉言望着前方那一点微弱的光亮,仿佛是隧道尽头唯一的出口。

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在隧道中回响,像心跳,像倒计时。

她闭上眼,温晚柠的声音却在耳边重叠,会议室里那一句“好久不见,嘉言”,轻得像风,却掀起她心底五年的惊涛。

车速未减,前方的光亮渐渐扩大。

她不知道温晚柠是什么想法,但她忽然明白,不能再让恐惧,替她做决定。

隧道尽头,沈嘉言终于开口,“好,”声音很轻,却像鼓槌落下,敲定了一个决定,“让温晚柠来做我们的代理律师。”

第 74 章 谢谢你,愿意相信我

林澈心头一震, 转头看向沈嘉言。

黑暗中,只能看见她模糊的轮廓,和她低垂的侧脸。

他在大学的时候就认识沈嘉言,和她一起组乐队, 看着她从最初那个活泼开朗、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的小女孩, 到后来那个总在排练室角落沉默写歌、眼神里藏着故事的沈嘉言。

林澈记得, 大学刚加入乐队的沈嘉言, 像一阵风, 她的鼓点总是充满生命力,像春天的溪流,欢快地奔涌向前,她会因为一个和弦的灵感突然跳起来, 拉着所有人即兴演奏······

可后来, 一切都变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林澈说不清。

他只知道, 某一天起, 沈嘉言的笑声变少了,她的鼓点不再跳跃, 而是变得沉重、反复, 像在叩问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从别人口中得知,她的告白失败了, 而几乎同时,她的外婆去世了。

双重的失去, 像一场暴风雨,将她彻底淹没。

也是在那之后,她就出国了。

沈嘉言回国后,因为工作的问题与父母产生分歧。

他们希望沈嘉言可以去到大学任教,安稳体面。

可沈嘉言不想被框在讲台上, 她想无拘无束地做音乐,想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想用鼓点和旋律,讲述属于她的故事。

“音乐不是职业,是生命。”她曾这样对父母说。

可父母只看到风险,没看到她的热爱。激烈的争吵后,沈嘉言收拾行李,搬出了家。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林澈在排练室重逢。

那时的林澈也刚从乐队解散的低谷中爬起,两人一拍即合,决定重组乐队。

从重组乐队开始,沈嘉言就没有对乐队成员隐瞒自己的性取向,她坦诚地告诉大家,自己喜欢女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咫尺偏爱》 70-80(第6/16页)

林澈看着她一路走来,从阳光明媚的少女,到沉默坚韧的鼓手。他知道,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会为一个音符欢呼雀跃的女孩,她已经成长的比从前更强大。

此刻,听到讲出她一直不愿说出的《潮汐线》背后的她,他知道,她做出这个决定有多么艰难。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他知道,她做出这个决定的分量。

这不是简单的法律委托,这是她,在用尽五年力气逃避后,终于决定,直面那个她最痛、最深、最不敢触碰的名字。

林澈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动作很轻,“我们都在。”

沈嘉言感受到一股暖意,笑着点了点头。

到了工作室后,林澈给韩予初打了个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通。

“予初,抱歉,刚才有些失礼了。”

韩予初拿着手机走到温晚柠身边,冲她挑了挑眉,“没关系,你们讨论好了?”

“嗯,我们决定把案子交给温律师。”

电话那头,韩予初明显松了口气,语气却依旧谨慎,“那就好。这个案子拖不得,舆论正在发酵,需要尽快发正式声明。”

林澈抬手看了看腕表,“好,那我们下午再过去一趟,方便吗?”

韩予初看了看温晚柠,小声道:“下午?”

温晚柠点了点头。

韩予初对着电话回应,“可以。”

电话挂断。

温晚柠站在窗边,手里还拿着整理好的那份《潮汐线》的辩护策略文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纸张边缘。

窗外天色晴朗,阳光透过玻璃,在她米白色西装的肩头镀上一层淡金。

她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像一尊凝望远方的雕像。

韩予初走过来,靠在办公桌边,看着她,“她同意了。”

温晚柠轻轻“嗯”了一声,没回头。

可韩予初看得出,她绷紧的肩线,终于松了一寸。

他知道她在想什么。不是案子,不是证据链,不是舆论策略。

是那声“你好,温律师”,是那只短暂而克制的手,是沈嘉言转身离开时,背影里藏不住的颤抖。

五年了,她们都变了。

一个成了冷静专业的律师,一个成了沉默坚韧的创作者。

可有些东西,从未真正消失。

中午刚吃过午饭,几人就出发去律所。杨涵上午在处理和品牌方的事情,没能过去,现在已经处理好了,便跟着一起去了。

韩予初说得对,这件事不能再拖了,舆论发酵的很快。

热搜词条下恶意揣测的评论已经破万,有媒体放出“知情人士”爆料,称《潮汐线》的旋律与某位已故作曲家未发表的手稿高度相似,甚至附上了模糊的音频对比。

沈嘉言坐在车后座,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鼓槌的纹路,那根她好久没用过的带有她名字缩写的星座定制鼓棒。

林澈坐在她旁边,转头看了沈嘉言一眼,眉间带着担忧,“还好吗?嘉言?”

沈嘉言转过头,对她笑了笑,那笑容很淡,“嗯,我没事。”

林澈点点头,没再追问。他是她的同事,也是朋友。他知道,有些路,必须当事人自己走过。

保姆车稳稳停到了嘉予律师事务所的门前。

韩予初早已在门口等候,身旁站着温晚柠。

她换了一身深灰色的西装,衬得身形更加清瘦。阳光落在她脸上,映出她眼底淡淡的倦色,可那双眼睛,却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车门打开。

沈嘉言深吸一口气,抬脚下车。

四目相对的瞬间,空气仿佛凝滞。

没有“好久不见”,没有微笑,没有握手,只有风,吹起她额前的碎发,也吹动温晚柠手中的文件夹。

韩予初率先打破沉默,“咱们进去说吧。”

他推开门,率先走进律所。林澈几人跟上,脚步声在走廊里回荡。

沈嘉言正要抬步,却见温晚柠没有动。

她停在原地,目光落在沈嘉言脸上,声音很轻,却清晰得不容忽视,“谢谢。”

沈嘉言一怔,脚步顿住。

温晚柠没有回避她的视线,反而向前微倾半步,像是要让这句话落得更深,“谢谢你,愿意相信我。”

这几个字,像一把钥匙,轻轻旋开了沈嘉言心头那把锈迹斑斑的锁。

她看着眼前这个女人。

这个曾让她在雨夜里哭到失声的人,这个她用五年时间试图遗忘的人,此刻站在阳光下,眼神清亮,语气诚恳,像在偿还一场迟来的仪式。

一瞬,沈嘉言感觉自己的心跳又不争气地漏了一拍。

她轻轻颔首,“是我谢谢你,愿意帮我们处理这件事。”

林澈在门内回头,见两人还站在原地,轻声催促,“嘉言,进来吧。”

沈嘉言终于抬步,从温晚柠身边走过。衣袖擦过她的手臂,一丝微弱的暖意掠过皮肤。

她没有停顿,没有回头,只是将手轻轻握了握。

会议室内,阳光透过百叶窗洒下条纹状的光影,像一道道静止的潮汐线,横亘在长桌之上。空气里弥漫着纸张、咖啡和旧木家具的气息,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温晚柠最后一个走进来,轻轻合上门。

她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走到投影幕布前,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首页是一份加密文件,标题清晰而沉重,《潮汐线》——创作时间线与独创性分析。

她转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声音冷静而专业,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舆论正在发酵,我们时间不多。”

紧接着,她翻开文件夹,声音冷静而清晰,“我已经拟好了初步的应对策略。第一,今天下午稍晚一些发布律师声明,强调《潮汐线》创作时间早于指控方,且有完整证据链;第二,申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立案,对恶意造谣的账号提起诉讼;第三,做一个澄清视频,讲述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她说得条理分明,语速平稳,每一个字都像经过精密计算,不带一丝情绪。

杨涵立刻点头,“澄清视频没问题,我们准备一下。”

林澈也低声应下,气氛逐渐转向专业与务实。

只有沈嘉言,一直低着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的木纹。她听着温晚柠的部署,每一个字都清晰入耳,可她更在意的是,她的声音。

这声音清冷、克制,像法庭上不容置疑的宣判。可就在刚才,她用她从前最熟悉的轻软声线轻轻对她说“谢谢”。

“嘉言?”温晚柠察觉她的走神,微微抬眼,目光落在她脸上,“关于澄清视频,我们需要你亲自讲述《潮汐线》的创作初衷。这很关键,公众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咫尺偏爱》 70-80(第7/16页)

要知道,这首歌不是抄袭,而是真实情感的凝结。”

沈嘉言抬起头,与她对视,“好。”

温晚柠欣慰地点了点头,随后将U盘插入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文件目录清晰可见,《潮汐线Demo v1.mp3》、《潮汐线手稿扫描件.pdf》、《排练室监控.mp4》。

“嘉言,”她抬头,目光落在沈嘉言脸上,专业而克制,“我需要确认这些文件的真实性与时间线,你能逐项说明吗?”

沈嘉言点头,声音平静,“可以。”

她指向屏幕上的第一个文件,“这是2月12日凌晨1点18分,我在排练室录的第一版Demo。当时外面在下雨,我用手机录下了吉他和人声,背景里的雷声是真实的。”

她点开音频,低缓的旋律流淌出来,带着雨声和轻微的电流杂音,那句“你转身的瞬间,像潮水带走沙的岸”,在寂静的会议室里缓缓响起,像一场无声的告别。

温晚柠闭了闭眼,又迅速睁开,她不能在证据面前失神。

“手稿呢?”她问。

“在这里。”沈嘉言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翻到一页写满字迹的纸,“词是那天晚上写的,曲子是之后几天一点点完善的。每一页都有日期和修改痕迹。”

温晚柠仔细查看,指尖轻轻划过纸上的字迹。那些熟悉的笔触,那些她曾无数次在作业本上见过的字,如今写满了“潮汐”“沙岸”“雨声”“告别”。

她深吸一口气,转向杨涵,“监控视频也调取了吗?”

“已经导出,”杨涵点头,“画面清晰,能清楚看到嘉言一个人在排练室写歌、录音的过程。”

温晚柠看着屏幕,画面中,沈嘉言抱着吉他,低头拨弦,窗外雷光闪过,照亮她侧脸的轮廓。

她合上电脑,抬头,目光坚定,“证据链完整,时间线清晰,创作过程独立,我们可以准备起诉,并同步向媒体发布声明。”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潮汐线》不是抄袭。

沈嘉言抬起头,与她对视。

那双曾经盛满温柔与喜欢的眼睛,此刻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所以,”温晚柠合上电脑,目光坚定,“一个小时后,我们将发布正式声明,附上所有证据链。”

第 75 章 我们不接受和解

一个小时后, 城市上空的舆论风暴中心,悄然转移。

#初泽乐队回应抄袭指控,律师声明附完整证据链#、#《潮汐线》创作时间早于《岛屿》三个月,原始Demo曝光#、#温晚柠律师亲自代理, 音乐版权战打响#

各大媒体平台, 热搜榜首, 赫然挂着初泽乐队的官方声明。

声明由“嘉予律师事务所”正式发布, 措辞严谨, 证据清晰。

时间线证据上,附上了沈嘉言的云端录音文件,最早版本创建时间为今年二月十七日22:18,早于《岛屿》发布整整三个月。文件属性、地理定位、时间戳, 一一可查。

创作过程还原上, 公开了排练室近半年的监控片段剪辑, 清晰记录沈嘉言反复修改、录制《潮汐线》的过程。

专业音乐分析上, 由三位业内知名音乐制作人联署的分析报告指出,《潮汐线》与《岛屿》仅在极小片段存在常见音程进行, 整体旋律走向、和声编排、节奏律动、情感基调(《潮汐线》为深沉叙事, 《岛屿》为轻快流行)存在本质差异,不构成实质性相似。

温晚柠亲笔撰写的声明措辞强硬, “《潮汐线》是沈嘉言女士用生命体验凝结的原创作品,其创作动机源于至亲离世与个人情感历程, 其独创性不容置疑。对恶意造谣、蓄意抹黑的行为,本律所将依法追责到底。”

声明一出,舆论瞬间哗然。

网上沸腾了——

我就知道是冤枉的!——

沈嘉言的歌怎么可能抄!——

久和乐队太不要脸了,谁的热度都想蹭。

······

乐评人发声——

早该听完整首歌,这深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潮汐线》的编曲层次、情绪递进和留白处理, 是教科书级别的创作——

抄袭指控一开始就不成立。两首歌的和弦走向、节奏型、主歌叙事逻辑完全不同。拿它们对比,是对创作者的不尊重。

······

而沈嘉言,坐在工作室的沙发上,手机屏幕亮着,是声明发布的页面。

她没有看评论,没有看热搜。

她的目光,落在声明末尾,那个熟悉的名字上,温晚柠。

她知道,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品牌方的最终决定还未公布,对方团队也可能反扑,网络上的杂音不会立刻消失。

可至少,第一枪,她们打出去了。

而且,是她信任的人,替她扣下的扳机。

随即,初泽乐队的声明视频准时发布。

画面中,沈嘉言坐在沙发上。她开口,声音平静,却像潮水般淹没所有喧嚣,“《潮汐线》,不是抄袭。它是我的外婆,在花园里浇花时的剪影,是我喜欢的人,转身离去的背影,是每一个想她却不敢联系的夜晚······”

镜头缓缓拉近,她抬起头,目光直视镜头,像是穿透屏幕,望进某个人的眼睛,“这首歌承载的,不是灵感,是失去,是爱而不得,是生离死别,是我不敢忘,也不能忘的一切······”

视频结束。

社交媒体再次爆炸。

#初泽乐队沈嘉言声明#、 #潮汐线不是抄袭#、 #沈嘉言喜欢的人# 等话题冲上热搜榜首。

无数乐迷留言——

原来这首歌,藏着这么多痛——

她不是在唱歌,她是在用命写歌——

话说,沈嘉言喜欢的人是谁啊,太不知道珍惜了,我要是能被她喜欢,不得幸福的晕过去——

这么好的沈嘉言,这么好的初泽乐队,怎么总有人想着去诋毁他们。

······

林澈凑过来,看着手机,咧嘴一笑,“成了!嘉言,你看,现在舆论的风向已经调转,咱们顺势又火了一把。”

沈嘉言轻轻点头,指尖划过屏幕上温晚柠的名字。

她想起会议室内,她说到“情感表达差异”时,那微微放轻的声音,想起她说“承载的记忆与痛苦,是无法被‘抄袭’的”时,眼中那一闪而过的痛楚。

她知道,温晚柠懂这首歌。

而在律所的办公室里,温晚柠独自坐在办公桌前,手机屏幕亮着,里面播放的是那段她反复看了三遍的视频。

窗外天色渐暗,城市灯火如星河铺展,可她的世界,只剩下屏幕上那个声音平静却字字如刀的女孩。

“是每一个想她却不敢联系的夜晚······”当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咫尺偏爱》 70-80(第8/16页)

句话响起时,温晚柠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

她不得不暂停视频,闭上眼,深呼吸。可那声音,早已刻进她的骨血,一遍遍回响。

她知道那个“她”,是她,那个让沈嘉言在无数个夜晚想却不敢联系的人,是她。

她曾以为,离开是为了成全沈嘉言的自由,她曾以为,沉默是对彼此最好的保护。

可此刻,她才明白,她的“为她好”,不过是她懦弱的遮羞布。她用“理性”和“克制”包裹自己,却把最深的痛,留给了那个爱得最纯粹的人。

她缓缓滑动手机,点开那段视频的第四遍。一滴泪,毫无预兆地落在屏幕边缘,晕开一小片模糊的光。

从卫生间回来的沈嘉言,透过律所走廊的玻璃墙,看到了办公室里的温晚柠。

她的脚步顿住了。

办公室里只亮着一盏台灯,昏黄的光晕笼罩着温晚柠的侧影。她低着头,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神情安静得近乎脆弱。那件米白色西装外套搭在椅背上,衬衫袖口挽到手肘,露出一截清瘦的手臂。

沈嘉言的心,猛地被攥紧。

走吧,别看了,都过去了。她对自己说。

五年了,她早该学会绕开与她有关的一切,她是来谈案子的,不是来重温旧梦的。

可另一个声音却在拉扯她,只是看看,这么多年没见了。

哪怕只是作为朋友,作为同学,作为两个曾共用过同一副耳机、在操场边分享过一包薯片的故人,她也应该多看看,看看她的成长,看看她的变化······

她看见温晚柠抬手,指尖轻轻擦过眼角,动作克制而隐忍,仿佛连落泪都要遵守某种秩序。

她想起大学时的温晚柠,永远是人群中最清醒的那个。辩论赛上,她逻辑严密,一针见血;考试周里,她条理清晰,从不慌乱。她像一株挺拔的白桦,永远笔直,永远理性。

可此刻,她低着头,肩线微微塌陷,像终于卸下了千斤重担。

走廊的灯光很暗,可沈嘉言却觉得胸口发烫。

她想转身离开,可脚像生了根。

就在这时,温晚柠突然抬起头,目光直直地望向玻璃墙,像是感应到了她的存在。

四目相对,隔着一层透明的屏障。

时间仿佛静止。

沈嘉言的心跳漏了一拍,想逃,却像被钉在原地。

她看见温晚柠微微睁大了眼,嘴唇动了动,像是要说什么,却没有出声。

然后,她起身,缓缓朝门口走来。

一瞬,沈嘉言转头大步离开,走向会议室。

鞋子敲击地面的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像她失控的心跳。

她不敢回头,不敢看那扇门是否打开,不敢看那个人是否追来。

她只是走,走得越来越快,直到推开会议室的门,反手关上,背抵着门板,大口喘息。

她闭上眼,头脑中都是刚才那一幕。

温晚柠眼底的泪光,欲言又止的唇。

她知道,她不该逃。

可她怕,怕自己一回头,就再也走不掉了,再一次掉入那个痛苦的深渊。

而就在她身后,温晚柠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她站在走廊中央,望着那扇紧闭的会议室门,指尖还停留在门把上。

会议室里,大家都在关注“抄袭”事件,没人注意到有些奇怪的沈嘉言。

她缓了缓情绪,指尖还残留着走廊冷风的触感,胸口那阵发烫的悸动尚未平息。她低着头回到座位上,动作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心跳还在耳膜上重重敲打。

杨涵一脸兴奋地对着林澈和她说道:“太好了,温律师的这波操作已经让舆论完全逆转!声明发布不到两小时,热搜前十我们占了六个,乐迷和乐评人几乎一边倒支持我们。而且,”他声音压低,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久和乐队那边的人已经联系我了,想要私下和解。”

林澈也点头附和,“对方律师刚刚发来邮件,说愿意撤诉,条件是公开澄清,承认《潮汐线》的原创性,并在他们下一场演出中致歉。”

杨涵松了口气,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太好了!嘉言,这下我们赢了。”

可沈嘉言没有笑,她看着桌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声音很轻,“和解?”

林澈眉眼上扬,“对啊——”

话还没说完,就被刚刚进来的温晚柠打断,“我们不接受和解。”

会议室瞬间安静。

所有人都看向门口。温晚柠站在那里,手里抱着文件夹,米白色西装笔挺,眼神清冷而坚定。她刚从办公室走出来,眼底还残留着未褪尽的情绪,可此刻,她已全然回归律师的身份。

“温律师?”杨涵愣住了,“为什么?这可是他们主动提出的,条件也算诚恳······”

温晚柠走进来,将文件夹放在桌上,声音沉稳,“因为他们不是真心认错,而是在舆论压力下求和。”

她翻开文件,看着大家,“他们想用一场‘公开致歉’掩盖抄袭的事实,可《潮汐线》不是普通的音乐作品,它是沈嘉言用五年时间、用失去和痛苦凝结的心血。一句‘致歉’,就能抹去这些吗?”

沈嘉言缓缓抬起头。

她的目光落在温晚柠身上。那双眼睛,像被雨水洗过的夜空,深邃,却开始透出光。

“不是抹去。”她声音很轻,却一字一句,清晰得像鼓点敲在人心上,“是践踏。”

她站起身,走到桌前,手指轻轻抚过那份文件,上面印着“久和乐队”四个字,像一道刺眼的伤疤。

无论过了多久,温晚柠还是别比别人更了解她,比别人更清楚地知道她想要什么······

第 76 章 是因为——沈嘉言?

温晚柠知道沈嘉言不仅是在争一首歌的归属, 而是在为那些被误解、被轻视、被当作“情绪营销”的真心,讨一个公道。

她缓缓合上文件,声音冷静而锋利,“所以, 我们不接受和解。”

她站起身, 与沈嘉言并肩而立, 像两道并行的防线。

“他们想用一句‘对不起’平息舆论, 我们就要用一场完整的法律程序, 让所有人看清,什么叫创作的尊严。”

她转向林澈和杨涵,“我们要走诉讼程序,要求对方正式公开道歉、赔偿精神损失。”

林澈沉默片刻, 终于点头, “你说得对。如果轻易和解, 等于默认了‘情感可以被复制, 痛苦可以被消费’。”

他看向沈嘉言,声音低沉, “这不只是你的歌, 嘉言,它是所有真心创作的人, 心里那首没被听见的《潮汐线》。”

杨涵也收起笑容,郑重道:“我联系媒体, 全程记录法律进程。我们要让公众看到,原创者不是在‘卖惨’,而是在守护自己的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咫尺偏爱》 70-80(第9/16页)

沈嘉言听着,眼底渐渐泛起微光。

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她的痛,她的歌, 她的坚持,正在变成一种声音,一种对抗遗忘与轻蔑的声音。

她开口,声音很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力量,“好。”

久和乐队没想到他们不接受和解。

当经纪人在会议室里宣布“对方拒绝和解,将提起诉讼”时,主唱陈屿手中的咖啡杯“啪”地一声落在地上,褐色的液体溅在地毯上,像一团无法收拾的污迹。

“什么?!”键盘手猛地站起身,声音里带着不可置信,“他们疯了?打官司?耗时耗力,万一败诉,舆论反噬怎么办?”

经纪人皱眉看着手机,“沈嘉言的律师,温晚柠,已经向法院提交了诉前证据保全申请。她还发了声明,《抄袭指控已构成对创作者人格尊严的侵害,我们拒绝以和解掩盖真相》。”

房间里一片死寂。

陈屿的脸色变了又变。他当然知道《岛屿》和《潮汐线》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是怎么来的。那是在一次酒局后,他模糊记得听朋友提过一首未发布的demo,他随手记下几个音符,后来成了《岛屿》的前奏。他本以为,只要热度够高,再找个由头说“灵感巧合”,事情就会过去。

可他没想到,沈嘉言会这么“较真”。

更没想到,那个在国内法律圈能力数一数二的温晚柠,会为她出头。

“温晚柠。”陈屿喃喃道,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她不是最讲理性的人吗?这种事,和解不是对大家都好吗?”

“可她现在不是在讲理性。”经纪人苦笑,“她是在讲‘尊严’。”

“尊严?”陈屿嗤笑一声,“娱乐圈哪有那么多尊严?热度才是王道!粉丝要的是爆款,平台要的是流量,谁在乎一首歌背后的意义。”

经纪人沉默片刻,从包里抽出一张打印纸,推到他面前。

是《潮汐线》的原始手稿扫描件,日期清晰。

下面是沈嘉言的创作日记节选,“外婆走了,她说最后一句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我写了一段旋律,像雨滴落在窗台,我想叫它《潮汐线》,潮水带走了岸,我却还在等它回来。”

陈屿的目光扫过那行字,手指的敲击声渐渐停了。

“你知道温晚柠在邮件里怎么说的吗?”经纪人直视陈屿的眼睛,声音低沉,“她说,如果这个行业连一首用命写的歌都要践踏,那它早就该被审判了。”

晚上六点,嘉予律师事务所的会议室里,初泽乐队的所有人都到齐了。

灯光柔和,长桌中央摆放着几份整理好的文件,空气中还残留着咖啡的余香。窗外,城市华灯初上,车流如织。

韩予初暂时放下手里的案子,来到会议室。

林澈连忙走到他身边,兴奋道:“予初,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和温律师,这案子根本没法这么快推进。现在舆论完全反转,连乐评人都在说《潮汐线》是‘年度最真诚之作’!”

韩予初笑了笑,目光扫过会议室,最后落在沈嘉言身上,“这是你们应得的。作品被尊重,创作者才能继续创作。”

杨涵也凑过来,语气激动,“而且,今天下午品牌方联系我了,说愿意重新签约,条件比之前还好!还有三个音乐节发来邀请,都点名让《潮汐线》压轴。”

钟茹伊笑着拍了下桌子,“现在《潮汐线》的播放量直接冲进平台原创榜前三,评论区全是‘听哭了’‘这才是音乐该有的样子’······”

会议室里一片欢腾,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未来的演出计划、宣传节奏,仿佛阴霾从未存在。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温晚柠走了进来。

她没看别人,目光直接落在沈嘉言身上。

她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神情平静,“法院已经受理了。”她声音很轻,却清晰如钟,“下周三开庭。”

沈嘉言看着她,轻轻点头。她没有笑,却像卸下了千斤重担。

杨涵看了看时间,走了过来,嘴角微勾,“温律师,今天你辛苦了,时间也不早了,”说罢转头看了一眼韩予初,“我们请你和韩律师一起吃个饭吧。”

林澈附和,“对,今天这场‘仗’打得这么漂亮,多亏了你们,我们理应请吃饭。”

韩予初想着温晚柠从不喜欢参加这种饭局,而且,这个案子还没彻底结束,他便准备帮着委婉拒绝。

“都是应该的,不过,今天先不——”

“好。”温晚柠打断韩予初的话。

韩予初一愣,转头看向她。温晚柠合上文件夹,站起身,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少见的柔和。

他认识温晚柠十年,从她进律所第一天起,她就从不参加任何非必要的社交饭局。她的生活像一条精确的线,工作、回家、看书、准备下一个案件。私人情感,从不外露,应酬,能推则推。

他蹙眉转头,看到了沈嘉言。

瞬间了然,原来是因为她。

沈嘉言对和温晚柠一起吃饭是有些抗拒的。

但是今天这顿饭,是为了感谢她,她的专业能力让初泽乐队度过这次危机,从铁证如山的证据链梳理,到冷静锋利的法律声明,每一步都精准而有力。是她让《潮汐线》从“抄袭嫌疑”变成“原创典范”,也是她,让舆论的风向彻底扭转。

于情于理,她都该去。

杨涵笑笑,“那走吧,附近有家很不错的私房菜,安静,适合聊天,我现在就定位。”

一行人走出会议室,脚步声在走廊里回荡。韩予初落后半步,他贴近温晚柠,在耳边低声问她,“今天,是因为——沈嘉言?”

温晚柠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走在前方的沈嘉言的背影,轻轻笑了笑,没有回应。

沈嘉言通过面前的玻璃门,反光看到了身后的两人亲密的动作,还有温晚柠那一抹温柔的笑。

她的心猛地一颤。

他们,是什么关系?

那个念头像一根细针,猝不及防地刺进心底。她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指尖无意识地收紧。

脑海中瞬间回想起五年前自己被温晚柠拒绝时,她说出的那句“我有喜欢的男生了。”

那时的温晚柠,眼神躲闪,语气坚定,像一把刀,斩断了她所有的期待。

她以为那只是借口,可此刻,看着他们并肩而行,姿态熟稔,低声私语,她忽然怀疑,难道,那个人,是韩予初?

她强迫自己移开视线,推开门,走进夜色。冷风扑面,却压不下心头那股翻涌的酸涩。

原来如此。

难怪当年她会拒绝自己,难怪她会消失得如此彻底,难怪她今天能如此“理所当然”地站出来,为她而战。

原来,她们真的只是工作关系。

“呵。”她自嘲地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不可说 重拾再爱的勇气 幻蝶魔影 重生未来之星核战记 重生之后 我和他的小故事 缺月纪行 唯唯诺诺 总裁你别来 小米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