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彪悍女在七零 > 70-75

70-75(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莽汉疼悍妻 大师兄他貌美但有病 假死后,冰山前妻疯执了 神级污染物只想摆烂 掌心娇纵[娱乐圈] 顾盼生圆 大理寺升职记 穿书后我替反派养儿子 装不在意 公主是个病美人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70-75(第1/10页)

第71章 水库

颜红旗见他们之间相谈甚欢,便也不在这里碍眼了,找借口出了来,准备到宿舍去休息一会儿,等着吃饭。

两位记者恰好从杨木大队小学走出来,看见颜红旗,眼睛一亮,连忙叫了一声:“颜书记”,小跑着过来。

赵树明妈和孙巧凤连忙一左一右跟上。

“你们好”,颜红旗对两位记者特别客气。

“颜书记,可算是见到你了,这两天一直想抽个时间给你做个采访,一直没好意思去打扰你。”

年纪轻些的记者叫严秋洁,听说颜红旗还不到二十岁,还是女的,而且是二级战斗英雄,烈士颜建军的女儿,就对她特别感兴趣,但也知道人家大队有大事件,还要做好接待县里领导的准备,也就没过来打扰,之所以留下来,主要也是为了找机会和这位书记聊一聊。

这位书记身上,有好几个闪光点,紧紧契合着主席的指示。第一是知识青年,第二是女性,第三是烈士子女。

这三点,随便哪一点,干出这般成绩来,都值得大书特书的,更何况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呢。

颜红旗抬腕看了下手表,说:“马上11点了,等吃完了午饭,你们休息一会儿,咱们一点半左右,在大队部的会议室好好聊。”

严秋洁两人连忙高兴地答应着。

也不知道为什么,和这位颜书记接触多了,他们就不自觉产生了敬畏之心,两人私下里还探讨过这个问题,发现两人感觉是一样的。两人分析来分析去,觉得这可能就是烈士女儿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威严。

下午一点半。周书记和王副主任两位领导中午喝了酒,在大队部侧面的房间里休息,鼾声如雷。

颜红旗在会议室里,和两位记者面对面地坐着,接受采访。

两位记者坐得板正,每人拿着一支笔,一个笔记本,随时准备记录着。

“颜书记,据我了解,以您的学历,还有国家对于烈士子女的优待,你高中毕业后,完全可以留在县城里工作,做一名工作更轻松的干部,可是,您却选择到贫困落后的杨木大队来当一名大队书记,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颜红旗笑了笑,说:“县城单位里的条件,当然要比杨木大队好得多,但我认为,只有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才不枉费被党教育这么多年,才更能好继承父亲的遗志。我作为烈士的女儿,思想觉悟理应更高一些。”

当初颜红旗来到杨木大队当书记,一方面是被形势所迫,她必须得有一份工作,不能在家里闲待着,另外就是被梁副主任所说的,能管理四百多人给吸引了。

但这些原因,只能藏在心里,不可能说给记者听。

这次,《清远战斗报》和清远广播电台对于杨木大队的采访,对于将来大队的发展,很有好处。此时,颜红旗作为书记,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杨木大队,所以,她在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语时,一点都不觉得心虚。

论迹不论心,不管初衷如何,只要她做的事情是真正为杨木大队好,为杨木大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就行。

两名记者看她的目光中,多了些崇拜,“您真令人敬佩。”

两人在本子上记录了一会儿,才问出第二个问题。

“作为一名女性干部,到杨木大队开展工作,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这个问题难住了颜红旗,她没觉得有什么难点。杨木大队的干部也好,社员也好,都很识相,知道了她的脾气,就不敢扎刺了,至于其他的,比如搞副业,有高卫星在,在清远县就没有搞不好的事情。

当然,这些也是不能和记者说的,颜红旗绞尽脑汁想了一会,回答说:

“难点很多,比如如何调动广大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如何让这不算肥沃的土地多增加收成等等。大队书记是咱们国家最基层的干部,直接和社员们接触,不管是政治思想还是民生经济,都得管,虽然琐碎,但十分重要……当然,困难只是暂时的,就像一座山,只要肯攀登,就能够克服!”

……

这次采访进行了两个小时,结束的时候,颜红旗出了一身汗,只觉得做的这次采访,就是她目前为止,遇到的最困难的问题了。

两位女记者却是愈加精神了,严秋洁不停地甩着自己的手腕,长时间的书写,让她手腕酸疼,眼睛里头都长血丝了。这次采访,他们深觉收获很大,采访内容也很丰富,在采访过程中,更觉颜红旗这个人有报道的价值了。

两人心情激动,忙着回去写稿子,晚饭也没顾上吃,急惶惶赶回了县城。

颜红旗赶紧回了宿舍,沏了一大杯麦

乳精喝下去,又吃了两块蛋糕才舒服了些,以后可再不能接受采访了,这家伙,中午吃的东西全消化干净了,给她饿得前胸贴后背。

弹簧厂机器开动,产量就上来了,除了满足清远县的需求之外,还远销到了燕市城里。这个销售渠道是知青邝世佳联系的。他家里有亲戚在家具厂上班,家具厂的拳头产品是沙发,需要用到弹簧。

钢丝绳厂的废料已经远远供应不上弹簧厂的需求了,弹簧厂正式成了钢丝绳厂的客户,采购正常的钢丝,还可以根据弹簧厂的需求,定制不同的钢丝种类。

如今的弹簧厂已经不是以前的小作坊了,所以人员配置也有所调整。

怀向春依旧是厂长,但又从本村的社员工人之中提拔了一位思想进步、能说会道,聪明活泛的年轻人担任副厂长。

这个人选是怀向春提名,大队部一致同意的。

又将财务、供销、后勤、技术等部门配置齐全。

根据张凤军自己的意愿,他去了弹簧厂做会计,出纳经由颜红旗推荐,由知青王红梅担任。供销科由邝世佳带着一位本地年轻人负责,技术方面由张凤军的儿子张育才负责,他跟着第三机械厂的技术员处得很好,在人家来大队的那两天,日夜跟着,没少往出榨取知识,还留了对方联系方式,有些闹不清的问题,就写信过去问,现在机械出些简单的故障,他都能够维修。至于后勤,由姜二婶管着。

这个人选,也是颜红旗推荐的。

当后勤的,负责很多杂事,一般人,压制不住那些工人,还容易被人情左右。姜二婶经历了女儿事件后,就像是把身上的某个开关打开了,人变得泼辣许多,又因着家里有钱了,腰粗体壮,看见点自己不顺眼的事儿,不管对方是谁,就会出头,帮人家打抱不平,又有主见,能拿主意,拎得清,绝对是个人才。

一经推荐,大家都觉惊讶,因为颜红旗一向是把机会都留给年轻人的,姜二婶的年纪太大了些,不过琢磨下后勤的工作性质,再想想姜二婶如今的性格作风,便觉她太合适不过。

在那之后,姜二婶不再总是被叫做淑芝妈或者姜二婶了,而是有了全新的称呼,姜主任。

弹簧厂正式走上轨道,颜红旗也带着杨木大队的五十名劳力奔去了燕清水库。

燕清水库指挥部,跟颜红旗上次来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帐篷周围,盖起了一排排房子,周边的道路修整一新,拓宽许多,又用沙石将地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70-75(第2/10页)

填平,忙碌的人们来来往往,爆土扬长,一片劳动的忙碌情形。

听说工地上管饭,杨木大队的社员们都是轻装上阵,背着简单的行李卷,带着饭盆、换洗衣服,听从着颜红旗的命令,排成三队站在不碍事的角落里,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围的环境。

颜红旗叫出其中一位四十多岁的汉子,叫马二亮的,交代他看好社员们,不要让乱跑,自己去了指挥部。

指挥部的房子没有以前大了,但也足够用,窗明几净,依旧是那张桌子摆在正中间,上面放着些图纸什么的。

屋里只有卫煌越在,他对声音很敏锐,一抬眼就看见了正往过走的颜红旗。

见对方看见了自己,颜红旗快走几步,朝着对方笑了下,喊了声:“卫经理。”

卫煌越也对她笑了下,“来了。”

卫煌越比上次见到的时候,黑了一点,头发略微有些长,到了眉毛上方,但十分整洁干净,身上穿着浅灰色的半袖衫,下身穿着有些褪色的蓝色工装裤,腰间扎着黑色的宽牛皮腰带,显得腰部劲瘦,宽肩窄臀,再配上清瘦之后更显得立体的五官,十分赏心悦目。

不愧是自己所见,长得最好看的男人,颜红旗不由得多看了几眼,点点头,“我送人来了,不多不少,五十个劳动力。”

“那我派人送他们先去安顿。”卫煌越说着,就拨通了桌子上的电话。

挂上电话后,告诉颜红旗,“颜书记先坐一下,等会有人过来接他们。”

说着,去了靠墙的柜子处,倒了一杯水递给颜红旗。

走了这一路,着实渴了,颜红旗接过杯子,一口气喝了半杯,问着:“周书记呢?”

卫煌越在桌子边沿站着,回答道:“他回局里开会了。”

“哦”,颜红旗将剩余的水喝完了。

卫煌越拎了暖壶过来,又将杯子倒满了。

颜红旗喝了一小口,问:“燕清水库建设,要多长时间啊?”

因着颜红旗的问题不涉密,卫煌越便实话实说,“工期预计是三年,分阶段完成。”

他说完,顿了顿,好似唯恐冷场似的,又接着介绍说:“这个水库建成后,一方面是供给燕市北部城区居民用水,调节水资源,甚至是养鱼,一方面是要在水库之上建成一座8.8万千瓦的水电站,预计年发电量,1.15亿千瓦时。”

怕颜红旗听不懂这些计量单位,又解释说,“预计可以供应整个燕市乃至几个郊县的居民用电量。”

颜红旗抽了口气,这绝对是大工程啊!一建就是三年,这相当于找了个长期的工作啊,管一日三餐,还有不低的生活补贴。

她不知道这么大一所水电站到底占地面积多少,但想来也小不到哪里去,这边虽然比顺昌公社那边的地势平整,平地面积大,但到底也是山区,有那么大地方承载吗?

她这么想的,也就问出来了。

卫煌越笑,回答她的问题:“确实承载不下,所以,后续会搬迁、移民,也要炸山平路。”

果然是大工程,建成一座水库大坝,调节水资源,减少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红旗渠的精神深入人心,颜红旗莫名有了种备受鼓舞、心潮澎湃之感。

不多一会儿,一位头戴杈斗帽、身着蓝色工装的年轻人进了来。

卫煌越介绍着:“这是小张,负责安排工人们的饮食起居等后勤工作,让他带你们的人去安顿下来。”

颜红旗忙站起来,就要跟着小张走。

卫煌越又叫住了她,“颜书记。”

颜红旗站住,听见卫煌越对她说:“等会安顿完工人,回指挥部来,我来安排午饭。”

颜红旗一愣,但还是答应了,“行,麻烦卫经理了。”

有小张领着,手续办得十分顺畅。

杨木大队这五十个劳力,被单独编成一个组,指派了马二亮做小组长,帮他们安排了住处,发放了些简单的生活物品,介绍了起居作息、放饭时间,还有工地纪律、奖惩措施,遇见事情了该找谁等等。

小张看了下表,说:“咱们这里是分批放饭,第一波11:30,你们今天第一天来,就跟最早的那一波吃饭吧。”

他转向颜红旗,十分客气地说:“颜书记,还有十分钟放饭,一会儿我带他们去吃饭。”说着,就退去一边等着,给她留下训话时间。

可真有眼力价,不愧是在这么大的项目里当管理人员的,颜红旗跟他道了谢。

杨木大队的社员们既激动又忐忑。

激动的是得了一个又管饭又给钱的好工作,忐忑的是离家在外,人生地不熟,听小张刚刚讲的那些纪律,觉得可严了,就怕自己干不好,再被人退回去。

一个个像是看家长一般望着颜红旗。

颜红旗对着大家笑了下,说:“以后,你们就要在这里工作了。这里在建的,是个和红旗渠一样伟大的工程,咱们非常幸运,可以参与进来,不光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还有相应补助,一举两得。大家都是从杨木大队四百多人口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政治思想和劳动能力都比较过硬,我相信你们能够干好!”

马二亮作为新上任的组长,责任心极强地代替大家保证,“颜书记放心吧,我们一定好好上工,珍惜这次机会,绝对不给杨木大队丢人!那位领导说了,干好了还有奖励,大家伙们,你们说要不要争取奖励?”

能得到颜红旗的夸奖,杨木大队的社员们都觉欢欣鼓舞,忐忑消散不少,都不约而同地高喊着:“要!”

又安抚了下这些离了群的小鸡仔,又跟着他们去打饭,亲眼看着他们的伙食还不错,颜红旗才和他们告别。

在众人恋恋不舍的目光中,颜红旗离开,马二亮跟出来送她。

颜红旗叮嘱道:“你是这些人的领导,管束好他们。不惹事,但也不要怕事,有什么事情,自己解决不了了,就往大队捎个信给我。”

马二亮连连点头,四十多岁的男

人头一次自己扛这么大的事儿,既兴奋,又心里没底,听颜红旗这么说,顿时踏实多了。

“回去吧,好好干!”

颜红旗跟马二亮还有杨木大队众人挥手,而后跟着小张一起,回了指挥部。

第72章 要不要办学

指挥部,卫经理办公室靠着墙的桌子上,摆了几个铝饭盒,旁边摆放着几双筷子。

卫经理又是提前就发现了两人的到来,笑着招呼两人,“正好,过来吃饭吧。”

小张犹豫了下,看看卫经理,又看看颜红旗,孤男寡女两人一块吃饭不合适,确实需要个第三人,于是便做了个“请”的姿势,等颜红旗进去之后,自己也跟着进来。

颜红旗在小张的指挥下,到门口舀了干净水,洗了手,便坐到了饭桌前。

铝饭盒的盖子已经打开了,一份土豆炖肉,一份芹菜炒豆皮,一份摊鸡蛋,都是满满一饭盒,主食是大米掺小米的二米子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70-75(第3/10页)

“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款待。”颜红旗拿起筷子,见两人都在等着自己动筷,便也不客气了。

卫经理一如既往地不怎么擅长言辞,小张硬着头皮找话题,让三人之间的气氛不至于太冷场。

颜红旗瞧着这样怪尴尬的,于是也健谈起来,问了许多关于燕清水库的话题。

遇到自己擅长的,但凡不涉及机密,卫经理都能侃侃而谈。

一餐饭下来,气氛倒还算是挺热闹的,颜红旗对这座水库的认识更深了。

吃完了饭,稍微坐一会儿,喝了点水,颜红旗就准备离开了。她从口袋里掏出些几张粮票放在桌子上,说:“谢谢卫经理,我吃得很好。”

卫经理忙将那几张粮票拿起来,递给颜红旗,“不用,是招待请颜书记吃饭,不用给粮票。”

颜红旗没接,摆摆手,“卫经理,我走了,我找得到路,不用送了,再见。”

说完,朝着卫煌越摆摆手,翩然而去。

卫煌越瞧着手里头那足有三四块钱的粮票,有些发呆。

杨木大队少了五十个劳动力,又因为有订单要交付,弹簧厂里日夜赶工,街面上空空荡荡的,再也没了在路边闲扯淡的人。

也是因为少了劳动力,地里的活计就都压在剩下来的这些人身上,好在六七月份,只需要间苗、培土、施肥就行,活计不算重,老弱妇孺也能干。

这是颜红旗乐意看到的情景,全村上下,除了瘫在炕上起不来的,还不会走路的,该上学上学,该上工上工,该下地下地,没一个闲人,多好!

晚上,颜红旗又把大队干部们召集到大队部会议室,主要是两个议题。

一是购买广播设备,二是申办中学。

清远县有广播网,县级的,公社级的,还有大队级的都有,只不过之前杨木大队连电都没通,自然也用不到这玩意儿。

随着电线杆子从县城拉了过来,广播电线也随之拉了过来,是时候听听广播,丰富下社员们日常娱乐活动,增长见闻,了解下国家、燕市和清远县的大事小情了。

颜红旗的这个提议,没人反对,甚至是拍手叫好。

这种广播是有线广播,家家户户安上一个刻着镂空五角星的木头匣子,也就是俗称的“喇叭”,就可以坐着在家里听广播了!

这么一个喇叭,安装下来每家是三块五,另外,颜红旗还想要在大队部安装一套独立的广播系统,这样再有通知,在大喇叭里头广播一声就行,再也不用挨家挨户扯着肉嗓子喊了。

对于颜红旗提到的第二件事,在座的,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

因着颜红旗并不是一言堂的人,对于很多意见,她都能听进去,并且改正,逐渐地,这些干部们在她面前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了。

先提出反对的是贫协主席牛德仁。

“要在咱们杨木大队办中学?公社掏钱不?”得知很有可能需要自筹资金后,牛德仁说:“没必要,每年就那么十来个上中学的,上两年初中也不过就二十人,还得咱自己盖学校,那得花多少钱啊?”

现在的牛德仁只是担心花大队上的钱,却不会再说“学习有啥用,还不得回来种地”这种话了。

因为大队上,但凡初中以上学历,脑子够使的年轻人,都被颜红旗想方设法安置了,要么去了弹簧厂,要么找关系送去县农业局学习技术,要么负责鱼塘,要么学着跟市供销公司打交道,不光有地方安置,大队上有个重要活动,这些人还会被重用。

直接将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人区分开了,谁都不傻,知道要想让自己孩子有个好前途,就得上学。

牛德仁这个贫协主席的思想自然也在变着,但到底还是舍不得花那么多的钱。

有人附和牛德仁的说法,也有人支持颜红旗,一时间,争论不下。

等他们争论得差不多,颜红旗才开口:

“据我了解,咱们公社,大概两三千人口,却只有一个中学,就在公社所在地北栅子。距离咱们这里,二十多公里,道路难行,要是去上学,就得住校,需要花钱不说,还耽误家里的活计。杨木大队去年有10个考上初中的,其他学生不是分数不够,而是考虑到这些实际问题,主动不念了的,如果学校就在家门口,跟以前似的,天天上学放学,回家之后帮家里头干活,你们说,那些辍学的学生家长愿不愿意让孩子去上学?”

都知道初中毕业了,才有更好的未来,可是就有短视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浪费这两年的时间。上初中的孩子,会做饭,能看更小的孩子,能上山,能下地,能当多半个壮劳力用。如果就在家门口上中学,确实有更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接着念下去。

“杨木大队的学生和家长是这种情况,相邻几个大队想必也是这种情况,杨木大队办了初中,不光可以接收本大队的孩子,还可以接收相邻大队的孩子们,到时候收取学费、学杂费,也能补贴学校的一部分费用。”

关于新办一个初中的事情,颜红旗之前就和给公社周书记提过。周书记怎么也不肯出钱,颜红旗这才想到由上面派出公派老师,杨木大队解决房舍,这种和小学一样的办学模式的。

中学的办学地址都不用选,可以和杨木大队小学共用一个校园。

杨木大队小学占地极大,到时候将学校

一分为二,一边做小学,一边做中学就行,顺便将小学的校舍翻修一番。

不需要再去山上的野长城捡砖,去砖瓦厂购买就好了,跟其他有意向来本大队上学的大队商量着,召集几个大队的社员们一起出工,几公分,用不了太多的钱。

颜红旗把自己想到的这些也和干部们说了。

牛德仁张张嘴巴,还是想反对,但颜书记已经考虑得这么深入了,一时不知道该从哪里反驳起,也就没有说话。

最后,两个议题,一个全体通过,一个暂时搁置。

旁听了这场会议的高卫星有些愤愤,私下里和颜红旗说:“这个牛主席,我看赶紧把他撤职算了,别人都没意见,怎么就他有意见?又不用他出钱,他操的哪门子心?”

颜红旗一点都不生气,说:“就是应该有不同意见才好,否则,不就成了赵广汉在的时候的一言堂了?”

颜红旗虽然是大队书记,但是个置身事外的,没在杨木大队获取一分利益,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为杨木大队考虑的,但刘良山、牛德仁、赵树明这些人就不一样了,本乡本土,亲戚众多,利益相关,做起事来,难免就有所偏颇。

颜红旗担心刘良山成为下一个赵广汉,所在,在提拔、培养刘良山的同时,也拉拔赵树明、郝卫红等人,分散着刘良山的威信和权力,起到互相制衡的作用。

她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将杨木大队变得这样生机勃勃,不能容忍走了之后,再次变成以前的模样。

颜红旗没有隐瞒地将自己的想法跟高卫星说了。

高卫星这才恍然。

跟随颜红旗越久,就越觉她这个人着实很强,以前只崇拜她的武力,跟随越久越发现,她的聪明智慧也是值得崇拜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70-75(第4/10页)

人都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句话在自己身上适用,在颜书记身上不适用。

他挠了挠脑袋,说:“还是书记您考虑周到。我以后一定继续跟在您身边,好好学。”

这就是为什么高卫星总是跟在颜书记身边,却没有人传两人闲话的原因,除了畏惧颜红旗之外,更重要的是,高卫星看向颜红旗的目光,没有一丝绮念,只把颜红旗当成了令人尊重的长辈,完全没把她看成是青春年少的,十分漂亮的同龄姑娘。

弄广播站的事儿,颜红旗交给刘良山全权负责,让他跑跑公社、县城,跟几个部门打打交道,一是露露脸,二是练练胆子。

整个杨木大队的社员、干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闯荡,有点杵窝子,窝里横,在杨木大队的一亩三分地怎么都行,去了外面的世界心就虚,就露怯。

如今的杨木大队不是以前只需要闷头干活的时候了,有了自己的工厂,搞起了副业,不闯荡点怎么行呢。

刘良山也知道颜红旗的良苦用心,虽然心里头没底儿,时时想打退堂鼓,但还是咬咬牙,告诉自己可以的,他是在在县革委会两位副主任,武装部赵部长,还有县里几个最大厂子的领导面前都露过脸,讲过话的,整个清远县,他还能怵谁?

不管刘良山在外跑得如何,杨木大队却又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颜红旗刚吃了早饭,外面就哄哄吵吵的。

她赶去大队部,就看见戏台下面站了不少人,第一小队队长吴阔在一旁一手叉腰,阴沉着脸站着,他旁边的副队长正一脸的义愤填膺,反复跟社员们念叨着:

“……那么大一片的高粱地啊,全给压躺下了!我数了数,起码得有三四十根!得打多少粮食啊,让我知道哪个缺德玩意干的,非得打断他狗腿不可!”

社员们无不愤愤,跟着副队长一块骂这缺德的玩意,这个时节了,补苗都补不起来,躺倒下的高粱苗,基本就是完蛋了,在农村,糟践庄稼地就是糟践粮食,是缺德带冒烟,得被雷劈,被撅老祖宗的事儿!

气愤过后,就有人说:“大半夜的去高粱地,还压倒一片,是去干那事的吧?”

“除了干那事还能是啥?总不能是撒癔症,把那里当炕了吧。”

是干那事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一场人人讨伐的缺德事,顿时就成了桃色新闻,这些人脸上带着意味不明的笑,讨论得热火朝天。

“颜书记,颜书记,您可来了!”

看见颜红旗走过来,吴阔赶紧迎上去两步,将事情又跟颜红旗讲了一遍,“我早晨起来,跟往常一样,吃饭后到东坡根下面溜一圈,看看地长得咋样,这一看不要紧,就看到了一大片倒地的高粱地!”

颜红旗:“带我去看看。”

副队长立刻带头,颜红旗在后,身后很多社员也都跟上了。

吴阔连忙说:“不要去这么多人,田埂窄,可别被挤到,再把别的苗压了!”

谁都想去看热闹,都不肯听吴阔的,不过倒是自觉排成两队,以免真压了苗。

东坡根距离村子并不远,从其中一个小坡上去,再走个三五分钟就到了。

这片全是坡地,按照地势,分成了一阶一阶,十分规整的田池子。

庄稼长到了齐腰高,那片被压倒的庄稼地就在田池子边沿处,十分突兀。

颜红旗走近了些,观察了下,吩咐吴阔:“别让人靠近。”

吴阔和副队长两人连忙维持秩序,阻止社员们靠近。

地上有几个明显的脚印,颜红旗用手指头量了量,大概是女性36、37的鞋码,这种带着后跟的鞋型,既不是农村妇女们自己纳的鞋底印,也不是供销社买的那种凉鞋。

颜红旗低头看看自己的鞋,又抬脚,看看自己的鞋踩出来的脚印,问维持完秩序又站到旁边的吴阔,“咱们大队哪位女同志穿的是凉皮鞋?”

这个问题把吴阔难住了,他平时哪里会注意女同志穿什么?

颜红旗就把自己的脚抬起来,“类似这种的。”

吴阔还是没想起来,站在前排的一位女社员忽然高喊,“我知道,我知道,刘翠花,刘翠花她穿皮凉鞋!”害怕别人不知道刘翠花是谁,又补充,“就是原来的大队长赵广汉的小媳妇。”

众人恍然,“对,对,咱们整个杨木大队就她穿皮凉鞋,知青都不穿的。”

吴阔:“颜书记,那这块是刘翠花弄的?这个死娘们,搞什么搞!”

人群“哄”地炸开了,瞬间开始讨论起刘翠花到底是跟谁在这里搞过。

第73章 伎俩

颜红旗连忙拍了两下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还没有根据的事情,大家不要乱猜。我只看到了一排脚印,就是只有一个人过来的脚印,却没有出去的脚印,这很奇怪。”

吴阔:“可能是我早晨过来的时候没注意,给踩碎了吧?”

颜红旗摇摇头,“只有一串皮凉鞋的脚印,很完整,就像是故意要告诉我们,踩庄稼这人穿了皮凉鞋一样。”

吴阔:“你是说,有人陷害刘翠花?”

颜红旗:“说不准。”

她越过人群头顶,往走过来的路看了看,说:“如果真的是偷情,之所以选择高粱地,是因为这里隐蔽,别人发现不了,你觉得这块地方隐蔽吗?”

吴阔四处看了看,这块地方说隐蔽,也隐蔽,因为得上坡走一段,大晚上的,基本上没人会过来,可说不隐蔽吧,也不隐蔽,在庄稼地的边沿处,就像他一眼就看见了被压倒的庄稼苗一样,太容易被发现了。

偷情的话,怎么也得去庄稼地里面吧,选择庄稼地的边沿,那不就相当于是脱裤子放屁吗?

这么一想的话,更像是有人在陷害了。

颜红旗朝着人群高声说:“事情没有定论之前,谁要是瞎造谣、传闲话,我可饶不了他!”

大家都知道颜红旗的脾气,就有人借着人群遮挡,嬉笑着说:“放心吧,颜书记,我怕你打我,肯定不敢传。”

人群哄笑,颜红旗也笑了起来,说:“都散了吧,没有热闹可看了,凭着这么点痕迹也判断不出来压倒青苗的到底是谁。”

等人群都散了,吴阔问:“颜书记,那要是陷害的,咋查呀?”

压倒青苗性质恶略,吴阔就没想过要放弃。

颜红旗也不想,说道:“既然留的是刘翠花的脚印,就从她开始查。”

她心里头隐隐有了个猜测,但没有证据,便也没说出来。

两人下了坡地,直接去了赵广汉家。

赵广汉坐在窗根底下抽旱烟,宽敞的大院子里,几只不大的鸡在争抢着鸡食盆子里,野菜和棒麸子的混合物。

赵广汉远远地站了起来,但等颜红旗两人走到近前了,也没有开口说话。

吴阔对赵广汉很客气,叫了声:“叔。”

赵广汉朝着两人点点头。

吴阔往屋里头探了探,问:“叔,我婶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70-75(第5/10页)

赵广汉目光往颜红旗身上一瞥,又马上收回来,问:“你们找她啥事?”

吴阔:“问点事儿。”

赵广汉朝着屋里头,没名没姓没称呼地喊道:“出来,有人找你。”

屋里头传来刘翠花不耐烦的声音,“哄弄我?你都不是大队长了,还有谁来家里找我!”

赵广汉耐着性子,“真的,是吴阔。”

屋里头传来刘翠花意味不明地一声娇笑,妖娆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门口,手中拿着木梳正在梳头,将乌黑的头皮偏到一边来,从后往前梳着。

“呦,吴队长,你咋来找我了?”说话之间,眼波流传,长了钩子一般,直望吴阔身上钩。

吴阔被她盯得十分不自在,咳

嗽了一声,捂住有些发烫的脸,忙说:“我和颜书记过来找你问点事儿。”

刘翠花这才知道颜红旗也来了,只是站在大门旁边,她视线看不见罢了。她忙收了梳头的手,将头发撩回来,眼神也正经了些,却没了刚刚的热情,“问我啥事,我能有啥事?”

但马上想到了什么,又恢复了热情,“颜书记您是来给我做主的吧,赶紧进来坐,进来坐,这日子,我是一天都过不下去了!”

颜红旗和吴阔可没看出她有啥过得不好的。头发散着,衣襟上还沾着水,显然是刚刚才起床洗脸。满杨木大队,除了瘫在炕上的,就没有在大夏天里睡懒觉的。

进了屋来,见柜子上放着雪花膏、香胰子,还有炕上丢着的两件没有补丁的衣服,便更知道这位女同志在家庭中的地位不低。

吴阔没搭理她那茬,看了颜红旗一眼,直接问:“刘翠花同志,请端正态度。我和颜书记过来是想问问你,昨天晚上,你去了哪里。”

刘翠花“噗嗤”笑了,抱着凶站到一边,站得歪歪斜斜,“瞧你这话问的,大晚上,我不在家里睡觉,能去哪里?”

吴阔目光落在刘翠花的脚上,价值不低的肉色尼龙丝袜子外,穿着一双小坡跟的黑色皮凉鞋。凉鞋穿得很精心,皮面锃亮,鞋面和鞋帮都干干净净的。

“你这双鞋……”

吴阔想问有没有借给别人穿,但瞧着主人的珍惜程度,也是不肯借给别人的,索性就不问了。

刘翠花炫耀似的将脚抬起来,左右摆动着,让吴阔两人仔细看清楚,不无得意地说:“整个杨木大队,也就我……”说着说着,忽然注意到了颜红旗的脚,立刻改口,“也就我和颜书记穿的是皮凉鞋。”

吴阔做了个被噎住的表情,见什么都问不出来,转头看向颜红旗。

颜红旗:“走吧。”

这就走了?吴阔本想这么问的,可想着颜书记这么做必有深意,便答应了一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掠夺诸天,打造次元帝国 玻璃城的一场季风 听说你曾深爱我 [综英美]电子拳击可以拯救哥谭吗 相爷的乡野妻 冰山伯爷为我折腰 成为限制文男主的妻子 厄运食肆[全息] 绿茶穿成万人迷文女配后 用柯学马甲伪装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