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扶弟魔家的女婿 > 30-40

30-4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被温柔阴鸷世子缠上了 史上最强入赘雄主 投我悬黎珠 御兽,从养猪开始! 重回九二之小富即安[九零] 严国公的宠妾 郁秀才 死祭后被两个老婆缠上了 重生后和清冷师姐he了 难以置信的夏天

村长媳妇都被训了,村长有什么脸?妇女干部还不是妇女主任呢,妇女干部又如何,还是村长大。

新上任的妇女干部们不去,抬头挺胸的表示,“我们是受上头的领导任命来管理你们栗子村的妇女问题,周边几个大队,就只有栗子村的妇女干部被换了,这就是领导们认为你们栗子村在关于妇女问题上的思想觉悟不够啊!”

大盖帽一层又一层给自己盖,他们是代表领导来的,又是钦点下来的,没人敢硬叫他们去道歉。

栗子村村长媳妇韩婆子成了头一个被拿来“开刀”,成为“杀鸡儆猴”的,一时就震慑了下边的社员们。

这个位置就让他们风风火火的坐稳了。

庄民国回头夜里还跟陈夏花笑呢,说起陈银宝这个小舅子,“可威风呢。”

红枣大队栗子村的妇女干部,那可是敢跟上头的干部叫板的。

庄玉林听爸爸妈妈说话呢,也不跟弟弟玉林在床上疯了,凑过来说起了自己的梦想,“我以后也要当“干部”,跟小舅一样威风。”

腋下夹包,胸口别钢笔,头发梳得水光油亮,踩皮鞋,在庄玉林看来,这就是最时髦的打扮了,要当“干部”才能穿。

陈夏花笑眯眯的看着他,庄民国扶了扶人,“行,当“干部”,你现在拼音学会了吗?”

庄玉林气鼓鼓的,“邱老师说我是班上第一个学会二十以内加减法的。”

庄玉林偏科,读幼儿班的时候看不出来,教他背的诗他也很快就会了,上了一年级就不一样了,他数学学得快,语文学起来就吃力多了。

邱老师回头还把自己这个“小媒人”偏科的事跟邱老师妈妈说了呢,邱老师妈妈喜欢庄玉林,每回见了都要抓糖果给他吃,邱老师要告诉邱老师妈妈,“聪明孩子”庄玉林也是有不会的呢。

小二玉春上学前,有庄玉林这个当哥哥的给他“补课”,他在幼儿班是“最聪明”的孩子了,数数都是数最快的。

他也往爸爸妈妈身边爬,非要跟哥哥挤成一堆儿,看哥哥小嘴撅得能挂壶了,凑过去小嘴在哥哥脸上叭了口。

庄玉林不理他。

陈夏花捅了捅庄民国,让他去哄哄,庄民国把两个儿子都搂到怀里,给他出了个主意,“你弟弟还没学过拼音呢,不然你以后放学教你弟弟也学学?”

庄民国就小学毕业,也不会什么学习方法,庄玉林偏科的事,他还特地去问过邱老师呢,邱老师也说了,就是多做、多看、多背、多记。

总的就是要多看的意思,教小二玉春读,自己就能加深一回,还可以教隔壁福家的两个小子,又能加深一回了。

庄民国没好办法,只是觉得就跟他们种菜是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熟的,多看几回教几回,总是要比看一回就种地来得强。

精心伺候的菜地才能长出好菜,粗手粗脚种出来的菜是长不好的。

庄民国拿自己种菜的经验跟大儿子“谈心”呢。

上辈子,他们父子俩没少“谈心”,谈工作、谈学习,谈电视,只要不提到大儿庄玉林水火不容的大房,父子两个相处还是平和的。

一提,庄玉林就要刺人。

庄玉林看了眼肉乎乎非要挨着他的弟弟,撅着个嘴,还是应了下来,“那好吧。”

弟弟是个笨学生,他要是不教他,以后还怎么笨鸟先飞呢。

庄玉林摸着弟弟的小脑袋,小嘴里叹息一声:“小二啊,你快点长大吧,等你娶了媳妇了,以后就不用读书了。”

他还跟庄民国商量,“以后让弟弟先娶媳妇吧。”

庄民国往后靠了靠,换了个姿势:“为什么娶了媳妇就不用读书了。”

庄玉林理所当然的晃了晃自己的小脚:“邱老师妈妈说的啊。”

邱老师妈妈跟庄玉林说的,等他以后读完书就能娶媳妇了,庄玉林是“聪明孩子”,还会举一反三呢,“那娶了媳妇就不用读书了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30-40(第6/17页)

他说得理所当然,庄民国都反驳不了。

他拍了拍他的小肩膀,让他们睡觉:“书要读,媳妇也要去。”都跑不掉的。

明天还要读书呢,兄弟两个平常都睡了一会了,陈夏花把被子给他们盖上,轻轻拍了拍,一会就睡下了。

陈夏花还很苦恼呢,养孩子不是简单的事,不说别的,光是读书这一摊上就要遇到好多问题。

庄民国伸手在她手臂上拍了拍:“别想了,睡吧,明天还要上工。”

农忙已经过了,但要做的事还多着,庄民国这两个月都是中午往公社送菜,农忙事情多,送的菜少,公社的齐玉上回还追问他,问他家里的茄子和番茄能不能收了。

去年茄子、荷兰豆送到县里,刚到就被县里要光了,县里就问齐玉要。

庄民国是五月中旬开始往公社里送菜的。

上半天工,送菜、捡柴、收拾菜地。

生产队的工不多,就是除虫除草,干旱打水,引沟渠,洒大豆种子,陈夏花都跟着福嫂子几个妇人跑了趟公社卖蛋。

他们家养了两只鸡,家里蛋不缺,隔三茬五就吃几个,余下的就攒着等换钱,回来的时候还带了几本连环画。

“收购站里不少人都在挑,我也去挑了几本。”陈夏花也学庄民国,去公社换了钱回来总是要买点东西,收购站东西多,是以前革委会抄来的,里边的东西都破了烂了,成堆成堆的堆在收购站里头。

公社里缺柴火的时候就去买一捆纸,拿回去当引火柴烧。

陈夏花不识字,把几本色彩鲜明的连环画递给他看,有“扁担的故事”、“铁面无私”、“南征北战”,就像要讨孩子欢心一样,“也不知道他们兄弟喜欢不喜欢。”

“喜欢,咱们玉林最喜欢讲故事了,等他看了,就能把上头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了。”庄民国自认他们两口子都是老实人,但大儿玉林确实喜欢“出风头”的。

连姜辰都跟他说过,说,“这孩子放得开,人有活泼健谈,有勇有谋的,是做生意的人。”

等他当起了“小老板”,就更爱出风头了。

什么时髦的东西,第一个就买,也不管用不用得着,庄民国一年半载的才去他们兄弟在城里的住处,去了两回就不去了。

那家里一堆的衣裳首饰,手表配饰,每天都要换一个搭配,庄民国说过,说:“男子汉的打扮成这样像什么样。”

谁出个门都要打扮得跟“大明星”似的。

庄玉林回他:“我自己挣的钱,你管不着。”

庄民国确实看不惯他这副“出风头”的模样,下回就不去城里了,眼不见心不烦,随他们兄弟两个怎么折腾。

他自己回村里舒舒服服的跟老头老太太们打点小麻将,刷刷手机。

陈夏花就放心了。

下午他们兄弟两个回来,庄玉林看了连环画确实高兴呢,把他的“漂亮妈妈”又往上升了个等级,成功晋升为最好的“好妈妈”。

庄玉春也喜欢,他还不认字,就一页一页的翻图片。

翻了一会,向婆子就来叫他们去写作业了,向婆子在家门口的树下挖了个个头很大的葛根,农忙的时候就挖出来的,他们弄不动,放在屋檐下放着,等农忙过了,庄民国力气大,他来弄的,把葛根磨成了葛根粉。

两个孙子做作业,向婆子就给他们一人冲一碗葛根粉,大人不是每天都有份,一个星期能吃上一回,放些白糖,又香又甜。

庄玉林有时候也会叫福家两个小子,村长家的小蛋儿过来,教他们学拼音,他当他的小老师,下边凳子上就坐着一排背着手的幼儿班孩子。

福家和村长家还送了几个蛋来,是给庄玉林这个“小老师”的谢礼。

人家没有小气,向婆子也大大方方的,冲葛根粉也给他们分些,一个孩子有半碗,温了就递给他们吃。

他们学完了都是自己回家的,这一回学完,村长过来接孙子了。

村长是来找他们村里最有学问人,小学毕业的庄民国的。

“庄老二,你有没有什么办法,也让我们后山的果林多结果,最好是枝丫上全是果子的?”村长想问的是小学教不教这个。

庄民国:“村长,我不是农业专家啊。”

小学毕业是当不了专家的。

村长被所谓的“专家”骗过一回,他已经不相信专家了,只是下意识又过来问了,谁让庄民国现在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呢。

村长还说了件事,“他们三生产队弄了个副业,修了个砖窑。”

红太阳大队副业最好的就是他们四生产队光明村了,现在三生产队一弄砖窑,直接就把他们给比了下去。

这个砖窑据说是姜辰跑下来的,村里要建房子的可以去砖窑拉砖,据说这砖窑还供给县里的食品厂、罐头厂,让这几个厂修厂房,修家属楼,去砖窑厂上工的,还是按工人的待遇工资发,有钱有粮,相当于进去也是吃公家粮的了。

姜辰不亲近人,砖窑厂一办,就有人想去砖窑厂里上工挣钱,三生产队办的砖窑厂优先挑的人肯定是他们三生产队的,现在也就姜辰这个办下来砖窑厂的手头有两个名额。

庄民国他大嫂好几天没骂人了,就是见了他们,也防备着呢,陈夏花见她好几回提着东西出门,穿得齐齐整整的,给庄民国说过,庄民国没放心上,“随她去,咱们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

傍晚,姜辰亲自到了庄民国家,他也没绕弯儿,“庄二哥,我们三生产队的砖窑厂还缺人呢,你要不要过去上工。”

刘春枝就倚着门口恨恨的瞪着他们二房。

姜辰一走,刘春枝就摔摔打打没个停歇了,只差站在墙头骂起来了,按她的意思,“我们大房也借了二十块的,这个位置凭什么不给我们大房。”

刘春枝看来,上回他们大房也借了二十块给庄秋的,现在翻脸就不认人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果然凉凉……

明天的更新还是晚6开始哈,第二更写完发。

这么凉凉的我求个预收吧,《儿子带我当富豪》

文案:安毅在富豪名流都在的台上,以黑马姿态闯进了富豪圈,接受采访。

主持人问出了所有人心里的话,安毅凭借着怎样的眼光把家业扩展到这么大的,每一样数的出来的挣钱行业里,必定会有安家在。

安毅压力很大。

他想起了自己平平无奇,很会花钱的儿子,也想问他是凭着怎样的眼光,让一个普通学历,小公司职员的父亲从职员到富豪的。

安毅思虑良久,说了个带玄学的词:“可能这就是运气吧。”

主持人问:“夫人和小公子没来,是不适应这个场合吗?”

安毅斜眼看主持人一眼,眼里传达了一种意思。

他们就是太适应了,去旁边的购物广场抢打折商品去了。

谁家的富家太太怎么猖狂的?

感谢在2021-01-0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30-40(第7/17页)

3 22:46:56~2021-01-04 23:42: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pure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辰辰妈妈 20瓶;笙歌落 18瓶;小蜜糖 5瓶;呱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34、第 34 章

晚上, 庄民国一家也在开会。

是关于庄民国要不要去三生产队砖窑厂上工。

庄炮仗头一回硬气起来,十分坚定:“去,必须去!”

姜辰来请庄民国去上工可是说了, 一个月三十块工资,有一斤肉票, 三斤粮票,有多的布票也会发下来。

砖窑厂是给县里的厂办的, 优先供给县里的几个厂, 厂里的食品、罐头还可以抵票,真算下来, 待遇跟县里的厂没多少区别。

庄民国去上工, 就是工人了。

庄家也就是工人家庭了。

同一辈儿的工人刘家, 人家刘三婶多威风的,他们都是同一辈儿人,人家是工人家庭,高高在上,说些不中听的也只有忍一忍, 忍一忍就过了,他们这一辈子是没法了, 只有屈居人下的了, 但谁想一辈子, 祖祖辈辈都比不上别人的。

庄炮仗表了态, 向婆子也跟着点头,她还想儿子是工人了,那两个孙子以后就能吃饼干了,吃上麦乳精了。

这些才是补人的呢。

陈夏花不认字,也不会算账, 庄民国每回数钱就教她数,教她怎么认,怎么数,庄玉林教几个“学生”读书,陈夏花要在,“好妈妈”也是要上课的。

庄玉林单独给“好妈妈”开设的数学课。

他还说呢,“教一个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对给“好妈妈”上课,庄玉林最高兴了,陈夏花这么大个人了,就缩在小凳子上坐着,跟其他小朋友一起背着手,还要回答“小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上来,“小老师”还要打手心呢。

向婆子还说他不对,哪有当儿子的打妈妈手心的。

庄玉林打手心就是轻轻打一下。

他就回他奶奶:“可是在课堂上,妈妈是学生啊。”

他在课堂上要是回答不上来,邱老师也要批评他的。

不过下回再上课,庄玉林就改变了态度,他放弃了“体罚”方式,改为了口头教训,“好妈妈”答不上来,他就背着小手,板着脸,“陈同学下回要努力哦。”

“好妈妈”都不喊了,喊同学了。

陈夏花掰着手指算了庄民国的工资,他们家现在的收入是两个大头组成的,一个是两个人上工的工分换成钱,一年能有一百左右,另外的大头就是他们家的菜地,现在一年能挣快四百,鸡蛋一年能卖二十块,家里的果树,后山的果林能挣四十块,这就是他们一家全年的收入了。

还不到六百块。

工人家庭就不一样了,他们四生产队光明村唯一的工人刘家,工人刘大壮同志一个月就有三十五,还有各种票据,一个人一年就能挣上他们一家的收入。

只要是人,就没有不想当工人的。

陈夏花凑到庄民国耳边说起来,把她算的帐说出来,眼里都放起了光,“能有八百块。”

陈夏花算的是庄民国去砖窑厂上班和他们菜地的收入,鸡蛋、果树林子,她一个人挣工分也能挣上四五十呢,还没算进去。

他们打听过的,公社的初中学费一年是八块,自己带大米去学校,家里再炒些腌菜,学校统一安排蒸饭,费的柴火是老师带学生去“勤工俭学”捡回来的,就跟现在庄玉林他们读小学一样,秋收后学校要收草籽,称斤数给学生钱,这钱就可以减免学费,减免生活费。

陈夏花打听回来就跟庄民国说过了,说,“光带腌菜去哪里够的,天气热也放不了那么久,他们还长身子呢,哪里能光吃腌菜的。”

公社里的中学也有食堂,食堂里有卖馒头,中午有菜,一周还会炒一回肉,都是要拿钱去买的,家里要给给了生活费就能买菜买肉吃。

公社里供销社的齐玉大姐,她女儿就在公社中学读书,一个月十块钱。

一年生活费就要一百多呢。

他们家两个儿子,一个就要一百多,还有人家齐玉大姐说的额外的买书的费用,买衣裳鞋子的,一年能花两百块,他们家两个就是四百块,他们家现在存了七百块,过年的时候村里分肉分钱,过年前送菜去挣的。

这七百块还不够两个儿子读两年初中。

陈夏花会算账了后,在自己的吃穿用度上更节约了些,去年人家福嫂子都舍得花三块钱买了条围巾呢,围巾是过年的时候公社里新到的货,冬天围的,陈夏花舍不得掏三块钱,冬天围的还是纱巾。

大嫂刘春枝为了压陈夏花一头,特意挑了个大红的围巾,一条围巾带了两个月,就为了让陈夏花看她新买的围巾。

庄民国只是问问他们的意见,他心里对姜辰说的去砖窑厂上工也没意见,一个月三十块,再怎么也比他在村里上工轻松些,他就是担心,“我要去了三生产队上工,家里的菜地就只有你忙了。”

收拾菜地算不得累,还要担挑子送菜去公社。

“我收拾得过来,不忙就上半天工,忙就趁中午送菜去。”村里的妇女担几十斤是没问题的,向婆子两个还说呢,“菜地我们帮着收拾了。”

等庄玉林他们兄弟俩从学校回来,家里就正式告诉他们,他们以后就是工人家庭的小同志了。

小二玉春还惦记着工人刘家的小孩子,“是跟刘喜喜一样吗?”

刘喜喜能成为所有孩子最羡慕的人,就是因为刘喜喜是工人家庭的小同志,评选活动的时候大家都投他。

“一样的!以后你们也是工人庄家的小同志了。”

庄民国连夜去三生产队跟姜辰回了话,他妹夫姜东也要去砖窑厂上工,还跟他说了,让他回来去开个证明,拿了证明到砖窑厂报道,让他们登记就行。

“姜辰跟村长说过了,你到时候直接拿给村长就行。”

庄民国有些好奇,“这个砖窑厂是姜辰跑下来的?”

姜东就是个老实人,对姜辰怎么跑了个砖窑厂的事他也不知道,还没媳妇庄秋知道得多,姜辰几乎不着家,经常在外头跑,都不知道他本事的。

庄民国记得,姜辰最开始发家是搞批发零售,等攒了钱才开始包工地,成了“包工头”,他手下人多,都是一早就跟着他干的,姜辰一口气包好几个工地,等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公司开了后,姜辰也趁热打铁的开了个什么房地产公司。

有了公司,姜辰就不是“包工头”,叫“老总”了。

姜辰当了老总,是他们县里的富商,有钱人,姜家人都跟着沾了光,住别墅,开桑塔纳,姜辰跟他妹夫姜东两口子好,还把姜东这个二哥弄去他公司当什么安保经理,把庄秋放到财物室。

这其中还涉及到姜辰早年跛腿的事,姜家大哥两口子嫌弃他整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30-40(第8/17页)

混,不愿意给他给他治病,他妹夫姜东两个心好,到处借钱给他治,腿没治好,姜辰记着这份心意,发了财也不忘了带二哥两口子,连他这个嫂子的哥哥都沾了光,去他工地打工,给他大儿玉林搭路,让他做起了批发生意。

不过上辈子,姜辰发家发财是九几年的事,不像现在,前两年就做起了小生意买卖,现在还弄了个砖窑厂了。

庄民国找过来,姜辰没在,他妹夫说去忙砖窑厂的事情去了,庄秋端了糖水出来,他们姜家没分家,都住一起,庄民国过来,姜大一家“砰”的关着房门,两个老的也没见到,庄秋瞥了瞥嘴儿,“别理他们,他们是眼红呢。”

眼红什么呢?眼红庄民国能去砖窑厂上班。

他们三生产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去的,厂里只要三十个人,都是从生产队上工情况、优先照顾穷苦家庭情况进去的,姜家也只有个姜东进去了,还有很多人想进呢,最后便宜了庄民国这个外村人。

不是姜大对他有意见,是三生产队没进去的对他都有意见。

庄民国只在工地上打过工,工地上的都是工人,没有去过厂里,公司里,不过庄民国看过不少视频号,知道他现在去砖窑厂上班,还会遇上“职场争斗”呢。

全是他们三生产队的,就只有他一个外村人,指不定就要排挤他的。

喝了糖水,庄民国坐了会就回家了,摸着黑回去的,家里陈夏花他们还没睡呢,就家里两个小同志睡下了。

庄炮仗就坐在椅子上,巴巴的看着他,“怎么样?”

“姜辰亲自来的,出不了错,妹夫说让我明天去找村长开个介绍信,拿过去登记就行了。”庄民国去打水准备洗脸洗脚,叫他们都去睡,“明天还有事呢,都去睡吧。”

庄炮仗两个还是不放心,这一天没正式成为工人,他们就放不下,也确实晚了,他们现在担心也没用,回房里睡觉去了。

陈夏花拿了百雀羚擦了脸,先上了床,六七月的天,已经不冷了,前几天就把庄玉林他们兄弟两个给转到了另外房间里去了。

给庄蓝收拾出来的,庄蓝没用上,庄玉林兄弟两个先住了。

一大早,向婆子先起来烧了饭,催了庄民国吃了饭去开介绍信,村长不知道庄民国要去三生产队砖窑厂上工,庄民国来开介绍信才知道,给吓了一跳:“以后就是工人了。”

庄民国拿了介绍信往三生产队赶,前脚走,后脚村里就传遍了。

计分会计朱大军不离身的收音机还在放“花儿为什么这么红,为什么这么红”呢,消息跟长了腿儿一样传遍了,难得上工一回的工人母亲刘三婶脸忽红忽白的。

印得跟那花儿一样红,高亢的歌声缓缓在她脑子里回荡呢,以后她们工人刘家就不是唯一的工人家庭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写完就发哈。

设防盗了。

35、第 35 章

三生产队的村长很快就拿了介绍信给庄民国登记上了。

还带他去看了砖窑厂, 现在的砖窑厂就是个空架子,坐落在三生产队的大后方,一大块平地, 只有一块牌子,用大红笔粗糙的写了几个大字:红旗砖窑厂。

是用三生产队红旗村的名字命名的。

红旗砖窑厂什么都没有, 厂子、砖窑都需要庄民国他们这些工人来亲自建设。

红旗村村长恨不得他们砖窑厂明天就开工,把砖供到县里的厂子里去, 跟庄民国说了, 叫他明天就来上工。

庄民国跟村长保证了准时来上工,去姜家跟妹夫姜东说了一声就回家了。

他家里人多着呢。

一群妇人围着陈夏花说话, 笑盈盈的, 以前在陈夏花背后笑她是“娘家魔”的, 现在也把这个称号从陈夏花头上摘了。

陈夏花这一年多都没有回娘家,通过了村里妇人们对这些娶进门的媳妇观察。

陈夏花摘掉了头上的“娘家魔”帽子,现在出去上工,跟她分在一起的妇人们也给她打个招呼,遇上福嫂子几个走得近的, 还能一边做事一边说上几句。

却也没有这么多人登门的。

“工人同志回来了。”

里边妇人说了一声儿,里边的妇人们齐刷刷的看了过来, 对着庄民国笑得十分客气, 跟以前遇上工人同志刘大壮一般, 亲热又客气。

还有人想取经验, 问庄民国,“三生产队的砖窑厂呢,你怎么进去的。”

庄民国自然是靠着姜辰才能进去的。

庄民国一成了砖窑厂的工人,就有人说看到前两天姜辰来过,是专门来请庄民国去砖窑厂当工人的。

之前一群妇人过来, 从庄家大房门口路过,还问里边丧着脸的刘春枝呢,“姜辰跟你们庄家也是沾着亲的,怎么来请了庄民国去当工人,没请你男人的?”

农村里妇人问这些话就是随口问,好奇,想听点人家家中的事,有些妇人就顺嘴的朝人大吐苦水了。

刘春枝黑着脸“啪”的关了门,还在门板后边骂她们是一群长舌妇。

“你是小学毕业,你哥没毕业,人家肯定选你了。”

整个光明村都这样以为的,姜辰对庄家肯定是一碗水端平的,人家挑工人,肯定是要挑读书,有学问的,庄民安败就败在他小学没毕业上。

早前他们整个四生产队,说起读书,头一个想到庄民国,说他小学毕业没出息,挣不了钱,工人同志刘大壮都是县里的临时工,他只有种地的命,现在一觉得读书还是有用过后,村里不少人家都动了心思要把家里的孩子送去读书。

下午要上工,村里的妇人坐了坐就走了。

隔壁大房又折腾起来,大嫂刘春枝在墙下骂男人,她现在不骂大妞姐妹了,只骂男人没出息,“人家还是小学毕业呢,都能当工人了,你怎么不拿个小学毕业证的?”

刘春枝还让庄民安学。

“咱们也借了钱的,姜辰选他不就是多读了两天书吗,你也学,等你学完了就去找姜辰,把你也安排到厂里去当工人,你是当大哥的,没道理你还排在他后边。”

刘春枝下了狠心,不买纱巾围巾这些来在陈夏花面前得意了,去收购站买了一大堆小学的书抱回来让庄民安学。

发了狠让他要当上工人。

她还每天监督呢,大字不识一个的,就板着脸坐在庄民安旁边,非要他看书认字。

庄民国已经在砖窑厂上工了。

姜辰是砖窑厂厂长。

砖窑厂说是厂,其实就是几个砖窑,临时搭建起来的办公室,一间是厂长办公室,一间是接待县里其他厂的房间,像庄民国他们上工累了就去砖窑后边的空地上休息,再小的厂也要组件工会,当做是传达各类文件,及时传到工人们耳里的。

姜辰推了庄秋来做这个工会主席,庄秋平时就在厂长办公室坐着,偶尔也管下财务。

在红旗砖窑厂的招牌旁边,就是举着的工会宣传牌,上边是庄秋按县里的食品厂的工会宣传标语做的,写的是标语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30-40(第9/17页)

砖窑厂对工人同志们的传达,上头领导有指示也如实写上去让他们看。

庄秋这辈子还是管了财务,上辈子她是在姜辰办了房地产公司才进公司去管财务的,还不是一开始就管账,先做小会计,跟着请来的会计做事,进了房地产公司两年才正式当上了财务经理。

后来国内的企业都管这一块叫“财务总监”,庄秋桌上的牌子也就换成了财务总监,经理是下一级的称呼了。

庄民国跟两个妹妹的关系都不错,上辈子刷手机的时候没少跟庄秋姐妹视频,他们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聊,庄秋那时候就一身职业装坐在办公桌后面,面前摆了个财务总监的牌子,后面是落地窗,能看到外头的高楼大厦,电子屏。

庄民国上工一个月,发了工资,厂里缺票据,庄民国去领钱的时候,庄秋给他装了一罐麦乳精,一桶饼干,还把自己的罐头装了一个进来,叫他拿回去给庄玉林他们吃。

庄民国拿出来给她装回去,“阳阳不得吃啊。”

庄秋现在管账发工资,排队等发工资的多,庄民国没好耽误别人时间,东西一放就出去了,下了工,庄民国提了东西回家,到家了才发现里边多了罐黄桃罐头。

两位工人家庭的小同志只吃过零食,最贵的就是饼干和糖果了,还没吃过麦乳精和罐头,正围着桌子上这一堆高档货看呢。

陈夏花他们比庄民国还晚回来呢,庄民国接了他们手中的担子,说了句,“队里不是秋收都过了吗,怎么忙到这个时候。”

庄民国发工资都是压了半个月的,现在都快九月份了,最忙的秋收都过了。

向婆子说的,“朱大军的收音机都播了,要恢复高考了,今天上工的知青高兴疯了,都不上工了,全回去知青点了,说要参加考试去了。”

考上了,当大学生了,肯定不用继续留在农村了。

他们三生产队的知青点离村里有些距离,平常跟村里走动的都少,整个大队像他小舅子这样跟知青结婚的没几个。

他们三生产队是没有。

知青都跑了,他们的事情就落在了村里的社员身上,每个人都额外的分了工,做完了才回来。

庄民国这才知道是恢复高考,开放大学了,他上辈子说句不客气的就叫浑浑噩噩,除了上工挣工分就是出去打工挣钱,没想过靠别的改变生活,对下放到村里的知青,谁考上了也没关注过。

“他们本来就不是咱们农村人,本来就该回去的。”

几十年后的视频号铺天盖地,总结就是,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这些知青本来就是城里人,又不是下乡建设了农村就成他们农村人了。

回去了也好。

向婆子点点头:“也是,村里这么多人,祖祖辈辈都过来了,没有他们也照样上工。”

向婆子两个老的现在也是工人家庭的老头老太太了,隔三茬五才去队里上工,一边进屋还说等知青走了后以后他们上工,挣的工分就更多了。

以后每年还能多挣十来块。

庄民国只点头,他们村里的知青谁考上了大学他不知道,但他们农民,分土地还是知道的。

一进门,陈夏花他们也看到了桌上摆着的麦乳精、饼干和罐头了。

庄民国给他们交代:“这个月没票,就拿东西抵了,罐头是三妹非给装进来的,给玉林他们两个的。”

说是给庄玉林两个,晚上吃了饭,庄民国就把罐头开了,家里每个人面前都分一点。

两个小的拿着勺子就吃,两个老的笑眯眯的,脸上的苦相都少了几分,陈夏花把自己的碗推到庄民国面前,叫他吃。

庄民国不吃,她也不吃。

庄民国又往她身边推了推:“你吃,我不喜欢吃甜的。”

陈夏花喜欢吃甜的,两个儿子遗传她,也喜欢吃甜的。

“那你吃麦乳精,我给你泡一碗麦乳精去。”陈夏花要去泡麦乳精,庄民国按着她坐下,“你吃罐头,我去烧水洗澡。”

砖窑厂不如在县里食品厂、罐头厂体面,一听起来就知道是干干净净上工的,他们砖窑厂是烧砖,运砖,运泥,挖泥,招进来的都是大男人,整个厂子上下就庄秋一个工会主席兼财务是女同志。

工人家庭和工人家庭也是会被拿来比较的,工人庄家跟工人刘家比还是差了一截,刘家的工人同志刘大壮在县里食品厂上班,回来是骑自行车、穿皮鞋,戴手表,出入都是干净整洁的车间,住进四四方方的家属楼的,庄民国这个工人每天回来都是一身的泥灰,跟以前在村里上工没有区别。

这一比,工人刘家还是胜了一筹,工人母亲刘三婶这才高兴了,她还专门跑了一趟,守在进村的口,看过了庄民国一身泥,比不上他们家的工人一身干净后,这才哼着调子走了。他们家可是“双职工”呢。

入了冬,砖窑厂到了最忙的时候,每天都有砖送到县里去,每年从入冬到过年,盖房子的、结婚办酒的,厂里盖家属楼的就多了起来,需求得多,他们砖窑厂出的砖就越多,上工的时间就长。

姜辰把自己的办公室和旁边的房间都让了出来,放了硬板床上去,让他们在里边休息,加紧赶工,连庄民国都好多天没回家过了。

庄玉林他们都放假了,一年级的小学生还考试了呢,得了双百分。

作者有话要说:嘤嘤嘤感冒了,我明天试试多更点。

36、第 36 章

庄民国当上了工人, 在砖窑厂忙,陈夏花就先接替了他去公社里送菜的事。

庄民国提前给公社的大姐齐玉讲过了,说以后送菜要换一个人来, 齐玉没意见,只让他们准时把菜送过来。

这两年日子比以前好过, 舍不得买菜的工人家庭一月里都要买几样菜回去吃个新鲜,他们送过去的菜在县供销社, 刚到要被国营饭店分一半走, 余下一半一两天就卖光了,缺得很。

陈夏花没改时间, 遇上农忙秋收就趁中午把菜送到公社去, 闲下来就上半天工, 向婆子两个帮她收拾菜地,带孩子,陈夏花轻松不少,两个老的收拾菜地,她就去后山捡柴火。

十月份高考, 各个大队的知青全都报了名涌入了城里,村里少了人, 顿时空了下来, 一群老头老太太还在猜谁能考中。

最后他们三生产队的知青, 只有近几年放下来的七八个知青考上了, 没考上的知青都回来了,还带了书,说要复习一年继续考。

回城,是他们根深蒂固在脑子里的,以前只有大队开介绍信去工农兵大学读书, 城里有工作顶替才能回去,现在还有另外一条路,就是参加高考,考上大学,也能摆脱一直扎根在农村。

有知青读书在前头带动,村里对读书的热情都涨了起来。

光是入冬后,就有不少人带着孩子去学校打听学费了。

幼儿班一块钱的学费,包含了书本费和作业本费,小学两块钱的学费,一块钱两块钱,挤一挤,家家也都拿得出来。

邱老师都给他们班上的小朋友们说过了,明年他们一年级还有三位同学要入学了,让他们要认真读书,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鸣宝在暗黑本丸 阴间小登大战脑花 阴鸷男主成了我寡嫂 在电竞文里又封神了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清穿) 深眠 掌中宝 军户家的小娇妻 看谁都像我道侣 每天都在拯救女主[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