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扶弟魔家的女婿 > 60-70

60-7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被温柔阴鸷世子缠上了 史上最强入赘雄主 投我悬黎珠 御兽,从养猪开始! 重回九二之小富即安[九零] 严国公的宠妾 郁秀才 死祭后被两个老婆缠上了 重生后和清冷师姐he了 难以置信的夏天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60-70(第1/16页)

61、第 61 章

民间自来就有俗语, 只有舞不动的锄头,没有挖不倒的墙角。

两块钱的诱惑之下,就是庄玉林口中念念有词的那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有人就被挖了去。

不多,挖了三四个。

大多数人还是做不出来这种事的, 本来就是这附近的人, 人家带你出去挣钱,这有了高枝就把老板给踹了,不地道。

姜辰给得不少了,一个月二十块, 回来过节今年还是包的十块钱的红包, 平常是请的人给他们烧饭,包吃包住的, 庄蓝又不是抠搜的人, 肉难得吃,菜里还是有油水的。

一个月多两块, 一年也才多二十几块,除了这十块钱的红包, 就是他们吃的伙食费也不止这点。

姜辰今年是庄秋两口子一起过来的,过来拜年,庄炮仗得知有人搞了个建筑队跟他打擂台,安慰他, “这些人肯定是上当受骗的人, 姜辰你要是缺人,我去给你补上去,包吃包住就行。”

姜辰哭笑不得的:“没事,再来两个也行, 我们县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饱饭,有这个机会能挣到钱,对大家都是一件好事。”

县里的地盘就这么大,现在还没有什么“商品房”的概念,人们住房都是自建房和工厂分房,哪怕分的房小,也没有想过要出钱去买房子的念头。

不是没有,而是没有人建房来卖。

现在卖房的有两种情况,要么换工作,搬家,要么就是还给原主人的房子,原主人不住了,这房子才会卖出来。

姜辰他们建筑队都干了一年多了,修了好几个厂的房子了,今年再干半年,县城厂子的家属楼就能全部修好的。

姜辰最近一直在跑省城的路子,想打通这条关系,带建筑队去省城,要是事情顺利,建筑队就能多干几年,他带出去的这些人,家里日子也能过好点。

至于县里的地盘,哪个建筑队爱争就争。

姜辰也问过了他们锦绣作坊的事,庄民国没瞒着,把现在的经营情况稍稍跟他讲了,姜辰对“小商品”生意是肯定的,说了他前几年“投机倒把”的时候一眼就盯上的这个生意。“东西小,很多人觉得看着不起眼,不挣钱,其实都是隐藏在这些不起眼下边的,利润薄,但薄利多销,又没有那些衣裳打眼。”

就是因为陈夏花他们的作坊只做小生意,其他人把布料费、手工费一除,都觉得挣不了两个钱。

还没有种田卖粮食挣钱呢。

利润太薄了。

工人庄家,还是庄民国这个“工人”顶着,是“正经”做事的,陈夏花他们苗子地比不上种粮食,搞的那个作坊不挣钱,还有可能亏呢,不是跟正经吃公家粮的一样保险。

在大部分人心中,钱多钱少无所谓,最关键的是“保险”不“保险”。

就是几十年后,公家粮、铁饭碗,哪怕是挣的钱没有搞个体户的挣得多,家里的长辈也不支持年轻人去创业,开店。

安稳是第一位,他们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好了,吃公家粮,铁饭碗的保险不说,以后退休了还有退休金,做生意不一样,有亏有赚,赚了还好,亏了那就一穷二白,要重新来的,而且说出去也没有捧铁饭碗有面子。

像他们村里头,祖祖辈辈都觉得城里的工人好,有工资、发粮票,还给分房住,心里一直想当个工人,自己当不上了,叫儿子、孙子去,把这套铁饭碗安稳的思想给他们灌输,真有捧了铁饭碗的,敲锣打鼓放鞭炮,让人知道这家出了大喜事。

庄玉林带着弟弟妹妹们在玩,玩过了就坐到火堆旁,跟小大人一样听他们讲事,还要时不时发表下意见,“你们这叫扮猪吃老虎。”

姜辰挺喜欢这小子的:“这叫闷声发大财。”

他有模有样的点头:“也是,要是别人知道有钱了,肯定都要来借的。”

他借出去太多东西了,有些现在都没收回来。

过了年,他就读三年级了。

借他东西的小同志退学了。

庄玉林拿自己的亲身经历跟弟弟妹妹们说:“以后你们千万不要随便借东西,就是借了也要叫他还,不能拖欠。”

“不然,就是一辈子了。”

庄蓝两个也来了的,她跟庄秋、陈夏花几个在说她在县城烧饭的事儿。

都跟陈夏花说好了,晚上这顿她来烧,让他们尝尝味道。

韩志杰没什么存在感,就是一直听他们说话,吃瓜子儿,给庄蓝剥,给儿子闺女剥。庄民国跟姜辰说话,偶尔看见了,也不开口。

他们家现在倒是跟三妹庄秋一家的情况相似了,家庭地位很明显。

庄蓝这回过来,给向婆子两个,庄秋和陈夏花都买了件新衣裳的,韩媛媛都受了他们照顾,庄蓝这是在送礼。

晚上庄蓝姐妹两家打着手电筒回去了,陈夏花把庄蓝买的衣服给庄民国看:“小妹送的,你看看。”

庄民国看了眼:“好看。”

陈夏花现在人年轻,穿什么都不差的。

“小妹都送我衣服了,你说我要不要也回点什么。”陈夏花现在说话也多了两分底气。

底气都是钱给的。

他们在过年前又去县里银行存款了,存了整整两千块。

苗子地现在是雷打不动的一年挣一千多,作坊那边最后也分了几百块,冬天的生意最红火了,他们加班加点的干,所有布票全贴了进去才做完,做出来的手套、帽子、袜子也都卖光了的。

只是一个冬天就挣了几百块,一年下来,这个作坊的收入不比苗子地低。

一年能收入两三千,陈夏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她这是感谢我们对媛媛的好呢,不用回,过了年他们还要跟着建筑队出去的,到时候多照看媛媛就是。”韩媛媛现在那就是“留守儿童”了。

不过有他们这些亲人,还有庄玉林他们这些当哥哥的,韩媛媛本人倒是没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她跟姜阳读幼儿班,唯一的攀比就是谁的作业做得好,做得快,可以吃零食。

庄民国说:“过两天我们去大姐家,你问问大姐,大姐夫还要不要去建筑队打工,他要是去就去姜辰的建筑队,正好还缺几个人呢。”

走陈夏花姐妹那边就是去送个礼,丈母娘家是提前过去送的,按陈婆子的要求,给包了红包,里头装了几块钱,陈婆子满意了,连庄玉林他们兄弟都是头一回吃到外婆家的柿子。

看在钱的面上,小舅子陈银宝都对庄民国这个“工人姐夫”礼遇有加,还亲自给庄民国倒了糖水,亲亲热热的喊他:“姐夫,你喝水。”

陈银宝一直觉得自己是“干部”,比“工人”是要高一截儿的,对上“工人姐夫”,“干部”家庭是能抖起来的,现在弯腰了,是他这个“干部”啊不稳当。

韩家村长都下课了,现在另外的村长“干部”上任了,他们这个“干部”不是管终身,以后要发退休工资的!

陈银宝想做什么呢?当工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60-70(第2/16页)

陈银宝跟杜青两个经过商量,觉得还是只有当工人才是最保险的,就把目光放到了当工人的“工人姐夫”身上。

想请他帮忙介绍门路。

庄民国没同意,还给他们戴了高帽子,:“黄主任应该做不了多久的妇女主任了,你们都走到这里了,前边九十九步都走完了,只差这最后一步了,还走后坡路做什么?当上了妇女主任,那才是真的放心了,是入了上边领导的眼了,以后还怕没高升的机会?”

陈银宝两口子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反正以后再没有提过要当工人的事。

陈桂花那边回话也快,他们把礼送了,话带到了,没两天陈桂花就过来了一趟,回了礼,说起去建筑队的事,陈桂花还有两分不好意思,拐着弯儿的说,“你大姐夫已经跟闵家的建筑队说好了,过了年就要过去了,你看,这里麻烦你们白跑了一趟,你大姐夫也不好意思过来,大姐心里也是感谢你们的。”

说白了,陈桂花两口子也是看上了闵家的建筑队比姜辰的建筑队每个月多两块钱。

连他们大嫂刘春枝都想喊大哥庄民安去闵家建筑队,庄民安没去,年刚一过完,就收拾被褥跟着建筑队走了。

他每个月的工资都是交了的,自己身上没留两块钱,全给了刘春枝母女几个。

开学了,庄玉林上三年级,庄玉春上二年级了。

三年级不归杜老师管了,秦老师又让他们选了一回班长,庄玉林又重新被选为了班长。

他回来还跟庄民国他们炫耀呢,说秦老师这是,“慧眼如炬。”

但弟弟庄玉春落到了杜老师手上。

学校的班级都是直接分配的,不是学生想去一班就去一班,想去二班就去二班。

开了春,他们的衣服都短了一截儿,陈夏花趁着收拾完苗子地,给他们买了两套新衣服,鞋子是回力的小白鞋,穿着去读书,就是精神抖擞的小伙子。

庄民国是砖窑厂的厂长助理,要负责出货,闵家也是走了关系的,县里的厂子指定他们到砖窑厂拿货,姜辰他们建筑队走了没多久,闵家的建筑队也去县里了,拿下了罐头厂的家属楼修建。

两个建筑队开工,需求的砖数量大,最忙的就是他们砖窑厂了。

庄民国是请了一个小时假直接从厂里出去的,做什么呢?“转班”。

作者有话要说:~~

62、第 62 章

小二庄玉林从来都是不闹的孩子, 他的成绩比不上哥哥庄玉林,也写不出那样的作文来,兄弟两个墙壁上的, 庄玉林贴的都是双百分的卷子,庄玉林还是幼儿班得到的小红花。

邱老师都说过的, 说他们家这两个孩子, “庄玉林聪明,脑子转得快,庄玉春乖巧听话,活泼, 班上的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庄玉林用的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征服了同班的小同学们, 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喜欢,那庄玉春就是跟同学们打成一片。

他还不喜欢借用“工人爸爸”的名头在小同志们面前炫耀, 哥哥庄玉林本质上有点抠, 他就是大方的那个,朋友多。

上辈子就这样, 大儿庄玉林当了“老板”后,每天在身边的都是下属, 没有几个说得上话的朋友,庄民国让他出去多交几个朋友,他怎么说呢?“都是图我的钱。”

庄玉春的朋友就多了,天南海北的, 过年的时候他的手机打电话的、发短信的, 发视频来的,给他拜年的就没停过。

庄玉林的手机除了几个下属发来了问候,一整天手机都不响的。

庄玉春在二年级读了几天,就回来哭不去上学了。

杜老师太严了, 他们上了几天学就留了几回堂。

庄民国是找的校长,把来意说了,提出说想把庄玉春转到二年级二班去。

再读下去,儿子就厌学啦。

邱老师苦笑着听了家长的诉求,“庄同志,我也知道杜老师严厉了些,她的初衷其实也是好的,孩子读书,不抓学习成绩也是不行的。”

“可以把杜老师放到五年级去嘛。”庄民国早就想说了。

“五年级的孩子要考初中,要看成绩,这时候让杜老师管严厉些,他们的学习成绩是能抓起来,都上五年级了,班上的大部分孩子也都是要考初中的,肯定是要以学习成绩为主了,杜老师正合适。”

“年纪小的孩子正是培养他们兴趣的时候,要是只抓成绩不抓兴趣,以后就是个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了,他们没有了兴趣爱好,以后读书出来做什么?我们的社会要建设靠什么?不能现在就把孩子的想象打压下去了。”

杜老师就适合“抓紧”的人,邱老师这样“受欢迎”的老师就该跟学生打成一片,为他们的“天马行空”护航。

庄民国跟邱老师谈了半个小时,他出来后外边刚下课,庄民国看了看正在小操场上跟同学们跳绳的小二玉春,也没去找他,出了学校,又立马回砖窑厂去了。

闵家的建筑队来拉砖了。

砖窑厂的砖都是他们建筑队自己来拉的,闵家建筑队要跟姜辰的建筑队打擂台呢,每天都要来拉砖,把砖拉到县里去放着,想让姜辰的建筑队用不上砖,其他厂就不会把盖家属楼的事儿给他们。

庄民国要负责清点数目,做好登记,闵家建筑队拉了砖走,抬砖的工人往庄民国手上的登记本一看,说:“闵家建筑队都拉了好几万砖了,都可以盖两个厂的家属楼了。”

姜辰跑出来的建筑队,县里的厂子还是倾向让姜辰的建筑队盖家属楼。

“这个建筑队有钱,他想拉砖就让他拉。”

“也是。”

两句话,工人们又去烧砖了。

砖窑厂忙,庄秋在发工资的时候也多给了两张票给他们补偿,其中还有一张是肉票,工人们过完年就一直没吃过肉了,肉票一到手,就有人去公社买肉了。

庄民国也去了,他们到得晚,肥肉都被买光了,还剩了些骨头和廋肉,几个工人都有些犹豫,庄民国没犹豫,买了廋弱,还买了几根大骨。

骨头汤熬好了也好喝,肉汤也是一道菜。

他回去都黑了,家里已经烧好了饭,熬大骨要熬一两个小时,只有明天才能熬了,不过他爹娘庄炮仗两个脸上都不好看,不说话,陈夏花也是安静的人,只有两个孩子闹了会儿,又打打闹闹去睡觉去了。

庄民国亲亲热热跟两个儿子一起洗脚,他的脚掌大,庄玉林兄弟两个的脚小,白白嫩嫩的,也小不了多少,大儿庄玉林的也只比他短了两寸。

他刚回来的时候,两个孩子的脚更小,庄玉林的脚还没他巴掌大呢,现在都比他手掌长了。

“爸爸爸爸,脚痒,快放开。”

庄民国把儿子的脚放进水盆里,不经意间,他们都慢慢长大了。

明明几年前,还是软软小小的两小只,走路都怕他们磕着碰着,去上工他都要把小二给背在身上的。

陈夏花擦完脸,从镜子里看见庄民国靠在床头不说话,把剩下的膏在手心揉了揉,在手背上擦了擦,“怎么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60-70(第3/16页)

厂里不顺心?”

人们生活简单,陈夏花只有猜他是在厂子里出了问题。

庄民国摇头:“只是觉得时间过得快,玉林今年都十岁了,半大小子了。”

当爸妈的,一方面盼望着孩子快快长大,一方面又希望他们还是小不点,可以把他们护在羽翼下。

庄玉林早就不让他们抱了,读了小学过后就宣称自己是“大孩子”,不让他们抱,不让他们亲,他还反过来说呢,说,“你们这些大人真是个孩子。”

他们当爸妈的满心柔软,他倒是“郎心似铁”。

他又问:“爹娘今天怎么了?我看他们吃饭脸色都不好的。”

陈夏花坐了过来:“大嫂今天来了。”

刘春枝过来干嘛呢?借钱。

刘春枝跟汪群合伙包的果子林去年亏了,摘下来的果子公社都不收,全拿去喂猪了,没挣上钱,包的果子林还是要给村里钱的,生产队也没打算催,让他们过了年,现在都过了年两个月了,刘春枝跟汪群还是不给钱。

找她们要钱,就是口口声声说没钱。

刘春枝是真没钱,她的钱都借给娘家弟弟盖房子去了,现在要拿几百块出来也拿不出来,生产队把果子林都收回来了,还给她们限了日期,刘春枝就找上了庄炮仗两个老的。

她说了的,“我只是借,不是不还。”

庄炮仗两个哪有几百块,她这是拉不下脸找庄民国他们,故意说找庄炮仗两个老的借呢,庄炮仗两个要是给她筹钱,肯定是要找当工人的儿子借钱的。

这钱一借,到了两个老的手上,经他们手给了刘春枝,大概率是白给了。

就是放几十年后,有几个年轻人说找自己爸妈借钱,过后是当真还了的?

就是当爸妈的出去给他们借出来的,最后还的人还是当爸妈的。

“爹娘怎么说?”

“不借啊,爹娘手里哪里几百块借给大嫂的。”陈夏花老实,她压根没猜想刘春枝真正的目的是抠他们的钱。

刘春枝跟庄炮仗两个吵了一架。

说他们两个老的偏心,有钱都舍不得帮他们还,他们不给钱,他们以后也不养。

庄民国撇撇嘴,“现在都没养,还能指望以后啊?”

他上辈子当老头子的时候,看了不少年轻人嘴甜哄了爸妈的钱走,说什么以后要养他们,当老人的还当真以为以后有人养呢。

钱给了,孙子孙女带了,人老了,口袋里的钱都掏空了,年轻都没享受到儿子媳妇的福,老了还能享什么福?

有几个子女的,光是为了赡养老的就吵个没停。

等人死了,再假模假样的来哭一下,办丧事这摊倒是不含糊了,请乐队唱戏,大鱼大肉的吃,热热闹闹办了几天,这时候舍得花钱了呢,一堆一堆的钱纸买了烧,好像这些纸钱一烧,就是敬孝了似的。

大孝子了。

庄民国他们这群老头老太谁不说上几句的,“还是要活的时候该吃吃,该喝喝,死了谁知道能不能享得了。”

“爹娘就是这样说的。”陈夏花说:“大哥这两年也挣了不少了,怎么家里一分都不放的。”

“花了呗。”他们家有什么,没两天大房就会跟着买,他们家买了手表、收音机,刘春枝就跟着买手表、收音机。

买回来把声音开到最大,放了一下午。

庄民国跟邱老师谈过后,隔三茬五也问过了小二玉春:“你们杜老师还教你们呢?”

庄玉林跟老头子一样长长的叹了口气:“可不是呢。”

刚上二年级,被分到了杜老师班上的小同志们过得苦啊,还给杜老师取了个外号,形容她板着脸,严厉,叫她“巫婆”。

“巫婆”老师在二年级横着走,小同志们面上不敢得罪,暗地里就不叫她老师,说就是“那个巫婆”,“我们班那个巫婆”,只要一提起巫婆,同学们心里都清楚是指的谁。

“巫婆”老师要是出了点丑,他们就高兴了,就好像“大仇得报”一样。

庄玉春问:“爸爸,你们以前给老师取外号了吗?”

庄民国只读过小学,多少年前的事都差不多忘了,“没有。”

他们那个时候学知识都是神圣的,花了一百二的心去学习,老师们也很好,对每一位同学都热情回应,一个传授知识,一个教授知识,没有过多注重那些外物,名誉。

庄玉春很羡慕他:“你们老师真好。”

其实学生给老师取外号,是可以反映出学生们对老师的印象的,有些给老师取的外号是亲近的,褒义的,像杜老师这种,就是“贬义”的了。

师生关系不融洽,教学方法让学生无法接受,都是导致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印象更差的原因。

儿子们学校这位老师,跟初中的同学,跟小学这两届的小同志们都合不来,学生们都排斥她,肯定是自身存在着很大问题的。

庄民国还是教他:“杜老师教书方式可能不对,但你们也不该给她取外号。”

庄玉春噘噘嘴:“我没在背后喊她。”

庄民国摸了摸他的脑袋瓜:“行,杜老师的问题肯定会有解决方法的,你们也别急。”

邱老师肯定也是要去商量的。

六月份,刘春枝不声不响的给大妞定了个亲。

大妞今年十七了。

对方是山里人家,田地多,不缺粮食,还给三百的定亲钱。

庄民国让他爹去给那边带了句话。

《婚姻法》从去年就改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见。

感谢在2021-01-18 22:58:30~2021-01-19 17:56: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p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63、第 63 章

男二十, 女十八,这个结婚年龄在八一年就失效了。

去年修改的婚姻法,工人们都在厂里的公告栏看到过宣传的, 也进行过宣传,像他们这些工人都是清楚的。

村里没有人宣传,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修改的规定, 还以为是十八。

但其实这种事情吧,当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不少人会钻空子, 尤其是在乡下偏远的地方, 照样没到年纪就办酒,亲戚还热热闹闹吃喜酒呢。

回头没到年纪的小年轻就做什么呢?不领证。

吃过了喜酒就觉得结婚了, 结婚证还可以晚几年再去办, 到时候证办了,孩子都有了。

到庄玉林上辈子出去打工的时候, 村里的年轻人都开始向往外边打工挣钱的生活了,还有不少人跟着“下海”呢, 想挣大钱,一出去,被花花绿绿的世界给迷了眼,再外头重新娶, 重新嫁的不少。

闹也没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60-70(第4/16页)

, 人家说了,“没办证”。

跟现在这个是办了证的,也是受保护的。

这种事还不少的。

庄民国看在大哥庄民安的面上提醒她们一句,不要去走歪路, 大妞现在十七,明年才十八,按规定是办不了证的,还要让人家等上好几年。

大嫂刘春枝她们要是也想先送人过去,被人举报了,大哥的工作也保不住。

县里的两家建筑队现在都是挂在县里的厂子上的,跟县厂挂着钩,要进建筑队的人,都是挑的家庭清白的,要是一个喜欢搞小偷小摸的进去了,人家会说县里的厂子怎么叫这种品性不好的去了建筑队,对厂子的名声不利。

看她是要为了这三百块还是为了保工作。

庄炮仗给刘春枝传了话,回头还问庄民国:“那这样说,玉林他们也要二十二才能结婚领证了?”

“是啊。”

庄炮仗是巴不得两个孙子长大,好抱重孙的了。

庄民国其实不着急,上辈子他逼婚逼了一辈子,都没催成功,人家当爷爷的,膝下有孙子孙女软软的喊,他膝下只有一台收音机,其实哪有不羡慕的,但人家短视频上不是说了吗,催了没用,越催越反弹。

有些当爸妈的催到最后孩子都不回来了,电话都拉黑了,孙子孙女没见到,养大的儿子女儿也飞了。

赔了夫人又折兵。

他不催了。

还劝他爹:“他们要去读大学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读出来都二十几了,正好的。”

庄炮仗点点头,不过夜里庄民国倒是看到他悄悄招了大儿庄玉林去说悄悄话。

庄玉春在给他讲学校发生的事。

他们杜老师被调去教五年级了。

“邱老师今天来给我们上课了,“巫”,不对,是杜老师她走了,她以后都不教我们二年级了,邱老师说了,以后杜老师专门负责给五年级的大同志们抓学习成绩。”

邱老师还给他们说了,到了五年级的时候,杜老师还是会教他们的。

二年级一班的小同志们都“疯”了,就跟过年一样,在教室里蹦蹦跳跳的,跟开欢庆会似的,高高兴兴把“巫婆”,不对杜老师给送走了。

他们还亲切的把杜老师的外号给取消了,重新亲热的喊她“杜老师”了。

庄民国问,“那你们喜欢邱老师吗?”

“特别喜欢,超级喜欢。”跟杜老师相比,学校里的所有老师在他们二年级一班的小同志眼里都是“好老师”,都让他们亲切,邱老师一年级教过他们,这些小同志最喜欢的就是他。

现在杜老师走了,小同志们对杜老师的“恩怨”也放下了。

庄玉春还拍拍自己的胸脯,很大度的说:“我们小同志们都原谅她了。”

庄民国提醒她:“等你们读五年级了,还是会遇上她的。”

他乐观呢,不在意的说道:“等以后遇到了再说。”

那时候,他们就长大了。

杜老师的“威风”就不能波及到他们了。

现在的小孩子,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还特别的会以理服人呢。

他们明天放假,已经说好了要去三姑姑家,去跟阳阳表弟和媛媛妹妹玩。

该睡觉了,庄民国还在算账,把厂子上登记的那些砖的出货量总合,他们就往屋里跑了几圈了,看他还在不在忙,等一会还在忙,还站在旁边劝他:“爸爸,妈妈都上床了,你也快上床睡觉。”

“熬夜对人不好。”

还要陪他们睡。

陈夏花这两年都没跟两个儿子一起睡过,他们兄弟单独睡一张床睡熟了还不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睡,嫌挤。

她往里边躺了躺,叫他们上去。

兄弟两个不客气,他们半大的少年,都是长手长脚的了,最后就给庄民国留了一个最外边的小空位。

半夜就把庄民国给踢下床了。

母子三个把床给占光了。

庄民国去了他们兄弟的房里睡。

陈夏花一早起来烧饭没见到人,找了一圈才在庄玉林他们房里找到了。

天刚亮,庄民国也起来了,天气热起来了,田地里缺水了,陈夏花烧饭,他就挑了桶去打了水,给苗子地的苗子浇水。

苗子地是田改造的,也有引水沟,现在是放水的“高峰期”,等着往田里引水的人多,他出去就见村里有人守着,怕走了被人截了。

现在每家都是引水的时候就有人守,等引水到田里到了高度了,才起泥沟,让下一个来引水,庄民国从来不跟他们争的,好多人四五点就起来守了,也争不过。

他担了水去,跟村里人打了个招呼,就浇苗子去了。

苗子浇水不能一下往苗子上倒,他们都是用手轻轻洒,等苗子地面上的泥土吃进了水就不浇了,退休工人睡不着,在村里都走了一圈了,还跟庄民国聊了几句,“你们家这苗子长得是真好,有技术。”

庄民国说:“没什么技术,庄稼人么,照顾得精心点就长好了。”

“退休工人老沈”可是村里的名人,跟以前放映队挨个大队放电影,那里头的人一样,田婆子的故事里,退休工人老沈是勇敢的、顽强的,他是经过了许多努力和考验才正式当上了一位光荣的工人,在厂子里任劳任怨,带了四五个徒弟,发明了不少便民的好机器,为建设奋斗了一辈子,最终退了下来。

退休工人老沈以前是机械厂的工人师傅。

老工人了。

他娘向婆子说的,田婆子最近跟继子走得近,家里的菜都往城里背了几回了,想跟继子取经,继续讲“退休工人老沈的工人儿子”的故事。

老沈可是有三个儿子的。

讲完了老沈一家的一门工人同志,再翻来覆去的讲,村里人的话就是翻来覆去重复的。今天谁家的事儿,过一阵儿碰上说话又讲一回,隔上很久再讲。

庄民国晚年的时候其实不喜欢出门跟老头老太太聊,翻来覆去就是那些话,都听了几十年了,但收音机是冰凉的,没人气儿,儿子给他在镇上买的房子,左邻右舍的都关着门,不是上班就是在茶馆打麻将,他也住不惯。

退休老同志走,还说了声儿:“你们家的苗子就是水灵,等下回开苗子卖,我也来买几个回去种。”

退休工人的爱好也就是养花种菜了。

庄民国浇了水,回去陈夏花也把饭烧好了,端了几个汤圆碗出来,汤圆是现做的,还蒸了几个馒头,庄玉林他们也起来了,在穿衣服。

陈夏花说:“昨晚是不是没睡好,下回还是叫他们回自己屋里住。”

儿子长不到几年就快跟当妈的一样高了。

庄民国说:“小二睡觉跟打仗一样,还踹人的,他哥怎么没被他踢过。”

庄玉林大声反驳:“才不是,我被他踢过。”

他把自己刚穿的裤子给卷了上来,把腿上被踹出来的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60-70(第5/16页)

子给他们看。

爸爸这才被踹一回呢,他都被踹了多少次了。

庄民国给他出主意,“那以后你让他睡外边,他往外踢就踢不到你了。”

“行吧。”

吃过了早饭,庄玉林他们兄弟就开始催了,让“工人爸爸”带他们去姑姑家。

他们两个是知道路的,只是庄民国不让他们单独去。

有他们催,庄民国先把他们送到庄秋家里,进厂比平时都早,一组的组长过来请他帮忙代一天班。

县城厂子里的家属楼快要盖完了。

闵家建筑队跟姜辰的建筑队都不过来拉砖了。

两个建筑队速度快,前边姜辰的建筑队已经建了一年多了,现在两个建筑队同时开工,还没到半年就把家属楼全盖上了。

这是县里第二批家属楼,这些家属楼等几十年都是卖了的。

进城的就买破旧的二手房家属楼,这些家属楼得了钱,就买电梯房去了。

家属楼要盖好了,县里的厂子也传达了意思过来,按他们的意思,这建筑队就撤了,不让挂了。

砖窑厂的砖都堆着,卖不出去,工人们心里也都有想法了。

“行,我给你代。”庄民国代班,等庄秋一来,就跟“女厂长”去县里去了。

往县里去做什么呢?“催账”。

作者有话要说:头疼得很,终于写完了。

宝宝们问大哥在干嘛,

大哥在工地打工啊。

感谢在2021-01-19 17:56:03~2021-01-19 23:56: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万人如海、小p 10瓶;30178818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64、第 64 章

催账这个事庄民国不陌生。

大儿玉林当了“老板”后, 到了每年年底的时候,就要挨个催账了, 他们催别人的帐,别人也要催他们的帐。

供货的厂家催他们账,他们就催下边拿批发买家的帐。

小的批发买家有现场结款的,一两个月结款的,最大的是半年结一回款的,厂家给他们的期限也是这样, 半年结一回款。

到年底催款结账也不是好催的,有些人耍赖,就想拖, 拖一回两回的,催他款就是,“没钱。”

他们这回要催的帐是闵家建筑队欠的砖款。

闵家建筑队在他们红旗砖窑厂拉了十来万的砖去,有县里的厂子打包票, 这款项一直没收, 现在县里的厂子意思都传过来了,建筑队要撤了, 他们就要过去把账给算清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盲盒抽奖日常[年代] 时光如夏[先婚后爱] 我这该死的魅力 [简爱]穿成简的仙女教母gl 龙傲天的未婚妻选择退婚后 炮灰在七零娇养虐文女主 在斗罗大陆当富二代的日子 帝国往事录 耳后蓝 所以和讨厌的爱豆炒c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