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90-100(第1/14页)
91. 第九十一章 回乌迩的第三十二天 容姝……
对待俘虏还有什么亏待不亏待的, 羽三只能听天由命。
但是,跟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除了看守的人很多,吃的不太饱, 吃食上竟然还挺好的,青稞饼有点硬,但是里面有油,带着股肉香, 菜是小碗土豆炖牛肉, 对于一个大男人来说, 吃不饱, 但真的挺好吃的。
羽三心里竟然隐秘地期盼起晚饭来。
身为羽林军统领, 山珍海味也吃过, 乌迩的牛肉确实不一样, 很香。
只可惜, 晚上就是稀饭青稞饼, 还有一小块边边角角的烤肉。
烤肉也很好吃。
在帐篷里待着,晚上能出去放一次风,乌迩的晚上没有大楚热闹, 这是毋庸置疑的,大楚的晚上万家灯火,街上人来人往, 热热闹闹的,灯好看, 烟火也好看。
乌迩的夜晚很宁静,大约是草原空旷的原因,时而能听见说笑声,乌迩话里偶尔夹杂着几句大楚话, 羽三听不太懂,放风不过一刻钟,羽三想,耶律加央应该是想让他看看乌迩的样子。
早饭和晚饭一样,肉还是边边角角,有点焦,却很香,待着帐篷里,羽三耳力好,能听见乌迩人说话声音。
有个孩子念了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快点快点,不然先生该生气了。”
乌迩人竟然也读书了,听着还想有学堂,有教书的先生。
他以为的茹毛饮血,蛮夷之地,其实是百姓安居乐业,孩子上学读书,有条不紊,自自在在。
羽三心情说不上的复杂,他敢说不止他这么想,所有大楚人都这么想。
大楚是大国,有几千万人,乌迩只是一个有几十万人的小国,又在荒凉的西北,没有富饶的土地,只有严峻的气候,纵然有数不尽的牛羊马匹,纵然他们的人各个骁勇善战,也改变不了他们是蛮人的事实。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悄无声息地改变了。
应该是从长公主来到乌迩之后,她带去了很多属于大楚的东西。
这无法改变,原本和亲就是为了两国交好,互通有无。
那个绝代风华的公主,聪慧敏锐,难怪和亲要公主。
中午给羽三送饭的是个姑娘,眼睛大大的,穿着紫色衣裳,衣摆绣着不知名的花,一句话都没跟羽三说,放下就走。
送饭的是乌音珠,她今年五月份成的亲,已经成亲两个多月了,但是丹增很忙,和耶律加央一样,每天早出晚归。
乌音珠没什么事,所以过来给羽三送饭,她想看看,大楚的人是什么样。
羽三是大楚的探子,和容姝她们不一样,容姝带来的人,很好,会跟着他们一起干活,羽三却是彻彻底底来打探消息,是乌迩的敌人。
乌音珠对他观感很不好,丹增常去大楚,说不定就会对上这样的人,这些探子带着乌迩的消息,想侵占这里的土地。
就不应该给他饭吃,可是哥哥说要留着他的命,兴许以后有用。
羽三喊住了乌音珠,“姑娘,我这样吃不了饭……能不能帮帮我。”
他想逃走,这里的人油盐不进,他说什么都不理会,兴许可以从女人入手。
吃饭的时候羽三手脚也是被绑着的,只有一张嘴能动,吃东西要弯着腰,用嘴吃盘子里的饭,羽三恳求道:“我实在没办法了,能不能帮帮我?”
乌音珠朝着羽三笑了笑,羽三心一喜,结果听乌音珠道:“没办法就别吃,等着饿死吧。”
美人笑起来跟朵花儿似的,可说的话却是这样,笑的羽三浑身发寒,“姑娘……”
乌音珠道:“喊姑奶奶都没用,爱吃就吃,不吃拉倒。”
乌音珠从小帐篷出去,外面天气大好,羽三什么办法都没有,只能弓着腰,像条狗一样吃盘子里的东西,后来他想了想,他可不就是容誉的一条狗吗。
羽三在乌迩待了快十天,没人跟他说话,他待的快疯了,终于,他又看见了乌音珠。
“我想见长公主……能不能让我见一见长公主。”
乌音珠的目光很冷,她什么都没说,却在下午的时候找了容姝。
无论如何,见不见羽三都该由容姝自己决定,她不能替容姝做决定。
乌音珠有点怕,又觉得这怕可笑,她侄子都有了,她怎么还跟以前一样怕容姝走呢。
乌音珠呼出一口气,朝着王帐走去。
这都八月多了,小阿铮已经能翻身了,她觉得小阿铮像容姝多一点,脸没有乌迩人那么有棱角,圆圆呼呼的,当然也有耶律铮刚三个月的原因,孩子还小,肯定哪儿都肉乎。
乌音珠逗了一会儿小阿铮,看他伸着胳膊腿,努力地往旁边翻,咿呀咿呀地,忍着没有帮他。
最开始小阿铮翻身得翻半天,后来之后小半天就能翻身,现在数到十就能翻身,今天数到七就翻过去了。
趴在床上,跟个小羊崽子一样,乌音珠戳了戳他的屁股,可真肉乎。
耶律铮鼻子像耶律加央,乌音珠记事的时候,兄长就是一头凶狠的狼了,原来每个人小时候都是这样的。
她哥也有小不点的时候,只不过为了养她,为了乌迩人,早早就把自己变成凶狠的模样。
小阿铮可真好玩,乌音珠抬起头看容姝,容姝比以前更好看了,身上好像有一层光,很亮,很柔和。
“嫂子……”
容姝把儿子翻回来,他刚学会翻身,却不会从趴着翻过去,要是不帮他,他就这样一直待着,开始还觉得好玩儿,后来就哭鼻子。
容姝问:“怎么了?”
乌音珠道:“抓的那个大楚探子想见你,嫂子你要去见见吗。”
容姝想,耶律加央问不出来的东西,也许她能问出来。
容姝点了点头,附身亲了亲小阿铮的脸,让乌音珠留下看孩子,自己带了金庭去了关押羽三的帐篷。
看守的有十人,为首的是尼玛,羽三不知道尼玛,还以为看自己的都是普通乌迩人,一直想要逃出去。
尼玛行了一礼,“王妃怎么过来了。”
容姝看了眼帐篷,“我来看看。”
王妃是不能拦的,尼玛把容姝放了进去,他想跟着进去,但是容姝没让,羽三被绑着,伤不了她。
*
羽三算了算,他已经一年多没见过容姝了,上次见还是接容姝回来,羽林军在暗处,从永州就跟着,为了让她早点回京。
皇帝亲迎,锦衣华服,风光无限。
后来皇上想移花接木,让赵姑娘代替长公主来乌迩,只可惜长公主不稀罕,偷偷回去了,因为这件事,他大哥被皇上处死,他成了羽林军首领。
没有锦衣华服,穿着乌迩一族的衣裳,编了小辫子,越来越像乌迩人了。
羽三喊了一声长公主。
他声音有点哑,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90-100(第2/14页)
为喝水不多,好几天不说话,也像是见到容姝哽咽的。
容姝道:“你们不该来这里,不该打扰这里人的生活。”
现在如此,以前也如此。
羽三道:“可是公主,这一切都是为了您啊,您应该明白的,怎么您也说这种话,不理解皇上的一片苦心。”
容姝听笑了,“为了我?”
羽三点点头,“对,为了接您回家,皇上已经好几日没合眼了,上次也是,都是为了您……”
“我的家就在乌迩,我就在这儿,还要回哪儿去。”容姝一字一句道:“容誉想要起兵,是为了私心,为了野心,为了什么都行,但绝不可能是为了我。”
羽三想反驳,怎么就不是为了容姝,要不是为了她,会想方设法,会不眠不休,会死了羽林军好几个兄弟吗。
容姝觉得有点可笑,都到了现在,容誉还觉得是为了她,“若是为了我,就应该知道我不想挑起战争,希望乌迩大楚和平相处,我孤身一人来乌迩和亲,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就是为了两国相交二十年。”
羽三张了张嘴,哪儿有永远的和平,哪个皇帝不想开拓疆土,哪个皇帝不想名垂青史,就算没有容姝,大楚早晚有一天会向大楚起兵。
那这么说,容姝的确不是理由。
容姝道:“你们这是第几次来,来了多少人,大楚兵马在永州,豫州,还是已经到荒漠了。”
羽三闭紧嘴巴不说话。
容姝目光愈发地冷,“你可知道,你一人就能毁了大楚乌迩签订的条约,把你带出去,容誉根本不会保你的命。”
羽三早就知道自己会死,他也早就想过一死了之。
“公主杀了我吧。”
容姝道:“留着你还有别的用。”
大楚还有乌迩人,若是被抓,兴许能用羽三把人换回来。
羽三也想到这一层,他人有点疯魔,“我们来乌迩打探消息,乌迩不也派了人去大楚,不然城墙是怎么建的,谁教乌迩人建窑烧砖,公主,你说大楚撕毁条约,欲挑起战争,乌迩不是一样。”
“皇上一直想接您回去,乌迩又做了什么,说来说去,耶律加央还不是一样的人!”
容姝道:“怎么能一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是不加以防范,难道等着大楚打进来,踏平乌迩吗。倘若没有城墙,现在乌迩估计已经不复存在了,人尽可欺。”
就像当初一样,大楚军队冲过荒漠,经过长岭山,草原上都是战火。
羽三眼里的光熄灭了。
容姝又道:“倘若大楚不攻打乌迩,乌迩绝不会向大楚出兵。”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打仗苦的是百姓,就算打赢了,死的百姓和将士也不能起死为生。
帐篷外面,耶律加央攥紧拳头,没错,倘若大楚不出兵,乌迩绝对不会攻打大楚。
他拨开毛毡帘子进去,“阿姝。”
羽三死死盯着眼前两人,恨不得亲手杀了耶律加央。
耶律加央握住容姝的手,他对羽三道:“当初大楚起兵,攻打乌迩不敌,提出和亲的法子,乌迩接受了。自始至终,乌迩也没想过打仗。”
92. 第九十二章 回乌迩的第三十三天 时光……
本就是如此。
以为人人可欺的小国, 出兵攻打却被打了回来,无计可施下提出了和亲的法子,保全了国土, 送去了公主。
经过几年休养生息,又想把公主带回来,送出去知道是宝藏了,如今想要拿回去, 还要想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羽三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自始至终都想不明白, 容姝是大楚人, 生在大楚长在大楚, 生父是将军, 为何现在向着乌迩。
容姝道:“你就好好待在这里, 等着发挥你最后一点作用, 也看看让你忠心耿耿的王, 在不在乎你这条命。”
离开的时候耶律加央对着尼玛道:“让他活着。”
至于活成什么样,那得看羽三命是什么样。
回去的路上两人手拉着手,影子在前面, 人在后面,耶律加央攥了一下容姝的手,不轻不重地, 容姝抬起头看她。
耶律加央转了转脖子,“别想这破事了, 跟你没关系。”
他伸手揉了揉容姝的脑袋,“你带来了和平,就算有战争,也不是你带来的, 不是因为你。”
容姝心蓦地一松,她怕,怕重蹈覆辙,怕和以前一样,怕所有人还是那个结局,而她什么都留不住。
梦中她会想,如果没有去和亲,是不是这些事都不会发生,是她害了乌迩人,害死了耶律加央,害死了孩子和乌音珠。
没有她,一切都不会开始。
幸好有耶律加央,她带来了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护住乌迩才重要。
容姝点了点头,“我明白,咱们回去吧。”
马上就收秋了,希望今年还是个丰收年。
随着城墙越建越长,乌迩人的心安定了不少,毕竟有城墙护着,乌迩儿郎各个骁勇,没什么可怕的,该吃吃,该喝喝,该干嘛干嘛。
反正他们现在会纺线织布,能种的东西也多,能吃的东西也多,不用从大楚买。
今年种了不少棉花,等秋收了收棉,纺线,织布,做棉被棉衣。
能早早准备的就准备起来。
容姝心情好了许多,看着耶律铮,什么不高兴都忘了,能翻身了,再过几个月就能坐了,过不了多久能跑了。
见风长,一天一个样。
耶律加央只要在家就管带孩子,他抱着耶律铮在帐篷里走动,时不时出去晒会儿太阳,还把小木剑拿出来,容姝去准备晚饭。
自己家,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亲手做。
晚饭是青稞饼,牛骨萝卜汤,腌咸菜,还有一大锅的孜然羊肉。
鲜嫩的羊肉先炸后炒,肥肉里的油都煸出来了,吃起来一点都不腻,孜然粉细盐和香料粉炒制,蘸碟是辣椒面,耶律加央爱吃辣的,两个吃饭的时候,耶律铮就在小床上。
大概是闻见味道了,耶律铮一直往这边翻,张着嘴,口水哗啦啦往下流。
耶律加央看热闹不嫌事大,夹了一块羊肉在耶律铮鼻子前面晃了晃,小阿铮葡萄似的眼睛跟着羊肉转,然后肉被耶律加央一下放进了嘴里,
容姝:“……你,别把他逗哭了。”
耶律加央吃的极香,“放心,哭了我哄。”
话音刚落,耶律铮就放声大哭,他长了小米牙,就两颗,哭的惊天动地,恨不得使上吃奶的劲儿。
耶律加央不得不放下筷子,哄儿子,哭了一会儿耶律铮就不哭了,抽抽噎噎的,鼻子都哭红了,耶律加央刚想把他放下,还没沾床呢,就又开始哭。
耶律加央觉得他是故意的,抱着就不哭,放下就哭,他去拿筷子也哭,就得一心一意抱着他才行。
耶律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90-100(第3/14页)
央:“你看他……”
容姝吃自己的饭,“你不也是故意的。”
耶律加央就想逗逗他,谁知道一发不可收拾,抱着就抱着吧。
耶律铮还小,哭累了就打哈欠,耶律加央哄了半个时辰,才把儿子放小床上,估计还想受了委屈跟娘睡,小不点哪儿斗得过老子。
耶律加央这才有空吃口饭。
耶律铮的脸上全是泪痕,鼻子还一抽一抽的,耶律加央摸摸鼻子,“这小子,还逗不得。”
孩子小不能吃肉,以前乌迩有妇人生孩子,以为肉是好东西,就给孩子喂肉吃,结果刚几个月的小娃,吃的拉肚子,差点丢了命。
赵大夫说得五六个月的时候才能吃饭,吃点米粉就差不多了。
大米磨成的粉冲的米糊,要么吃红薯土豆压的糊糊泥。
肉末能多少吃点,但是不能多吃。
耶律加央冲容姝笑笑,“我以后不了,这臭小子。”
容姝把耶律铮的泪痕擦干净,当爹的逗一逗就逗逗,小孩子常哭,等耶律加央吃完,耶律铮又醒了,这晚他醒了好几回,容姝不得不把他带到大床上睡。
*
八月已经入秋了。
大楚各地开始收秋,粮仓填满,朝廷自收秋起就朝各地征粮,比市价高一成。
不少农户都把粮食卖了,当然也有闻见风声的,搂着粮食不肯卖,就怕哪天打仗了,颠沛流离,饭都没得吃。
盛京倒是一片祥和,但是祥和下面波涛涌动。
不少世家已经把子弟送回老家,陈家打算把陆昭云送到老家去。
陆昭云怀孕了,两个月的身孕,陈裕之怕孩子有变数,决定送她过去。
陆昭云本来不愿意,她躲什么躲,又没有亏心事。
陈裕之好不容易把陆昭云劝回去,又对这个弟弟头疼起来,陈洺之显然不打算回老家,而且每天按时上职,一日不落。
陈裕之有些怕,怕弟弟做傻事。
陈洺之却清醒地很,他道:“我不会做傻事,兄长放心好了。”
他等这一天已经许久了,他倒是盼着大楚出兵,兴许战败之日,就是容姝回来之时,他希望容姝能回来。
陈裕之这回没话说了,他欲言又止,心里想怎么劝亲弟,可是陈洺之明显听不进劝。
最终只能叹口气。
日薄西山,天边像洒了金子一样,很好看,可是这样美的景象,只能存在一会儿,很快就消失不见。
大雁南飞,天边一群飞鸟,从浅色的云层中飞过,有种孤寂之感。
不少人望着这幅景象,看了几眼,再把孤寂的感觉从脑子里甩出去。
皇宫,御书房。
容誉问:“还没有羽三的消息吗。”
他低着头写字,身姿挺拔,像一棵俊秀的竹,少年帝王,每每出宫都惹得盛京女子春心萌动,可后位空悬,后宫空无一人。
不少世家都盯着呢。
但是选秀几年都没办过,哪儿有姑娘家这样等好几年的。
所以适龄的姑娘都嫁人了,不过容誉也不想这些事。
他在书桌写字,字迹苍劲有力。
只不过下面跪着的人没有容誉那么气定神闲,跪在地上身体甚至有点抖。
“回皇上,一直没有羽三的消息,怕是……凶多吉少。”回话的人冷汗涔涔,根本不敢抬头。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见容誉嗯了一声。
容誉:“凶多吉少是好事,就怕他人在乌迩,说了不该说的话。”
指的自然是羽三被乌迩生擒,当了俘虏,这是坏事。
羽三是把好刀,可是这把刀会开口说话。
容誉目光有一瞬间阴鸷,“传令下去,大军至永州城外密林安营扎寨。”
容誉有自己的考量,现在是八月份,刚入秋,虽然天气暖和,但是再过两三个月,天就彻底冷下来了,到时候下雪,暴风,哪一样对大楚都没有益处。
陌生的地方,走一步错一步,都会丧命,先在密林外安营扎寨,接下来的事再定。
何时出征,如何穿过沙漠,等打探清楚消息再做定夺。
容誉目光如炬,看着有些阴狠,其中还有两分慌乱,他继位才四年,这四年殚精竭虑,大楚虽然国力日渐昌盛,但他也不知道乌迩如今发展到什么地步。
乌迩占尽天时地利,按照上次带回来的消息看,除了长岭山,还有一面高五六十尺的城墙,山谷那一处的城墙应该更厚,更难攻打,到时乌迩将士在城墙上射箭,几乎是一个死局。
不过,大楚有火器,和烟花爆竹差不多,但是效力更大,能炸山石,城门应该不在话下,但是,火器沉重,怎么把它运过去又是一件难事。
容誉眉头紧锁,“十三,朕命你运送火器到边城,不得有误,否则提头来见。”
羽十三这才稍稍直起腰来,“微臣领命。”
当初羽一死了,羽三成了羽林军首领,现在羽三不在了,羽十三成了首领,他没有多高兴,只觉得唇亡齿寒。
十月,大楚十万大军已经在永州城外三十里密林处安营扎寨,大将军是徐景行,驻守军营,按兵不动。
他每日就在营帐里看书,要么去林子里练兵,剩下五万兵马在豫州城内,想要出兵,随时都可以。
边关十三城粮草充足,还有大批棉衣在路上,这回所有人都知道,两国要打仗了。
时光斗转,岁月变换,大楚乌迩还是走上了这条既定的路。
有些事情根本无法改变。
徐景行也无能为力,他劝不动容誉,他是大楚人,站在大楚的土地上,只能听君命,行君令。
93. 第九十三章 回乌迩的第三十四天 “明……
十一月份, 火器从盛京运到永州,底座是车,上面是一个炮筒, 往里面放弹药,一次只能发射一枚,但是炮弹能射处五六十尺处,把上面的任何东西夷为平地, 威力极大。
总共两门火器, 要万分小心雨水, 不然会哑火。
炮弹总共两箱, 京郊军营研制出来的东西, 量很少。
比起刀剑, 火器的威力要更大, 但是人都不易穿过荒漠, 火器更难, 若是路上遇到意外,火器哑火,那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一月天已经冷了下来, 永州各地开始下雪了,雪下的还挺大,关内关外都是一片白茫茫的雪景。
探子时不时会往沙漠那边走, 冬日沙漠更干更冷,每一粒沙子都像一把刀, 吹到脸上会割的脸火辣辣地疼。
沙漠里不容易辨别方向,一连阴几日,连太阳都看不到,探子不敢深入, 大军只能停在沙漠前面,再不敢往前进一步。
无论如何,都得明年再说。
徐景行望着雪地,心里有些苍凉,再见容姝,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90-100(第4/14页)
该就是刀剑相见了。
那个放在心上的女子,亲自送走的女子,竟然要以这种方式再见,也不知她和耶律加央现在还好吗。
关外大军驻守,关内,能走的百姓都走了,大多南下投奔亲戚,没有亲戚的也是拖家带口,去南方避难。
硕大的永州城空了一半,再也看不见当初人来人往,大家伙高高兴兴吃火锅的热闹景象了。
张掌柜还没走,不过火锅店里的小二伙计已经全走了,店里还有些粮食和菜,肉没了,粉条还有几捆,按理说张掌柜也该走,他一直想等哪天赚够了钱,就回南方老家,守着家人老小过日子,真到这个时候,反而舍不得走了。
城内留下的都是些老弱妇孺,穷苦人家,有时候张掌柜会给他们送点吃的,反正他有银子,花出去一些也不痛不痒。
这些人不是不想走,而是走不掉,穷,兴许还没到江南,就在半路上饿死,身体也不好,索性留在关内等死。
张掌柜是好心人,是大善人,所有人都劝他,趁着能走的时候快走,不然到时候真走不了了。
张掌柜嘿嘿笑了两声,“没事儿,等真打起来了再走也不迟。”
他只是相信,就算真打起来,乌迩人也不会伤害大楚的百姓。长公主虽然人在乌迩,可是慈悲之心仍在。
他接触过达娃丹增等人,乌迩人就是看着人高马大,凶巴巴的,其实一个个简单地很,喜欢点心,也爱吃猪肉,大老远会带鸡蛋鸭蛋回去,给怀孕的妇人买蜜饯酸梅干,这么一想还挺可爱的。
都是为了活着。
张掌柜给这些人送了吃的,往城外的村子里转了转。
城内能走的全走了,村子里还有很多人。
倒是比城内热闹得多,该干嘛干嘛,吃吃喝喝,日子还和原来的一样。
永州城郊长溪村就是这样,只不过这几天封了山,不时有官兵上山搜查,最开始搜到了一间木屋,也不知是不是山上的猎户,后面还养了几只猪,再后来,在邻村后山那儿,搜到了数百只猪。
却不知道养猪的人在何处。
几百头猪,不知道谁养的,反正朝廷知道后震怒,猪自然也充入国库了。
就是搜山一直没停下来。
有人猜,这是乌迩人养的。
不然朝廷不会一直搜山,现在人没抓到,也不知是回乌迩了还是躲在别处,反正搜山的事一直没停过。
真藏在深山老林里,那么大的山,搜也搜不出来,除非放火烧山,但是这时节放火烧山,不易熄灭,得不偿失。
山下有人看守,张掌柜也过不去,他远远看了一眼,只希望相安无事,然后临走的时候还看见天上飞了两只大雁,飞得可真高啊。
山上,乌迩人在山洞里准备过冬。
天冷下来了,得准备过冬的食物,说实话,有点像野人。
他们逃得匆忙,只带了方便带的东西,不然有那么多的猪,还愁过不了冬。
只有人没事儿就行,几十个汉子这儿藏一个那儿藏一个,嘿嘿傻笑。
怕啥,早晚有一天乌迩会打进来,把他们救出来,再说了,冬天是冷,但是也没冷到那个地步,冻不死他们。
他们能打猎,也饿不死,就是猪养了那么久,白给别人做嫁衣了。
不然能给王妃带回去,那么多,自家也能吃两口。
可惜了。
乌迩的汉子在大楚过的第一个年,没有肉,没有好吃的,连棉衣棉被都没有,幸好有人陪着,这要是一个人,估计早就不想活了。
树皮,干果子,还有瘦瘦巴巴的野兔子,这是过冬的全部吃的,吃没了再去找,还得小心山下的官兵,万一被抓到,就是死路一条。
他们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笑容里有两分沧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大毛二毛传回去的消息没什么用,山上人只知道官府派人搜山,其他事一概不知。
自此之后大毛二毛就没往大楚传过消息。
他们在空中没有敌手,万一被人发现就会给这些人带来灭顶之灾,听天由命。
乌迩的城墙越建越长,这一转眼又到了冬天,城墙覆上白雪,蜿蜒数里,从城墙往下看,是群山素裹,看瞭望塔就是一个点,看远处的母亲河就是一道线,赶上晴日,从山上往下看,景色最好,阳光洒在雪地上,金灿灿的。
这是容姝第一次登上城墙,外面太冷,小阿铮在王帐和金庭玉阶玩。
他现在能坐起来,就是坐的不老实,跟不倒翁似的,摇摇晃晃,赶上容姝在的时候,还会故意往容姝怀里倒,哼哼唧唧的。
好不容易把耶律铮哄睡着了,这才有机会出来转转,长岭山脉不好上,爬了两个时辰才上来,上来之后手脚都是暖的。
热热乎乎,长岭山很好看,松柏还是翠绿的,城墙修的也好,远看青山绿水,这墙会成为乌迩人最后的屏障。
很快就到了十二月份,腊月过了一半,山上的工人就下山准备回家过年了,今年比去年回去的要早得多,各家各户都在准备年货,哪儿都是喜气洋洋的气氛,看着就让人心里高兴。
这是容姝来这儿的第四年。
过年和以前没什么不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多了个孩子。
耶律铮七个多月,穿了小红袄,头发也长出来了。
他的头发很像耶律加央,卷卷的,颜色不是纯黑,而是深褐色,眼窝很深,鼻子也翘,头发容姝没给他剪过,光看卷发,再和耶律加央现在一块,就是狼王和狼崽子。
小阿铮咿咿呀呀地找娘抱,却被姑姑拦下了,他喜欢姑姑,大眼睛认认人,看是姑姑,就老老实实在乌音珠怀里待着。
他喜欢娘亲和姑姑,跟她们比和耶律加央亲。
对此,耶律加央也没办法。
乌音珠很喜欢孩子,她成亲也有七个月了,也许是因为丹增一直在外面,她肚子一直没动静。
看耶律铮这么可爱,乌音珠也想要个孩子。
不过,现在没有也挺好,看着马上就要打仗了,没孩子也挺好的。
不然,做什么都不方便。
耶律铮看看这儿看看那儿,然后吧唧一口亲乌音珠脸上,乌音珠笑得开心,“嫂子,你说阿铮刚生下来才多大,才几个月就长这么大了。”
小孩见风长,再过几年就是玉树临风的儿郎了。
容姝头一回养孩子,耶律铮虽然皮一点,但是好养,现在也能吃米粉糊糊和肉沫了,过阵子就能断奶了。
感觉吃饭长的更快一些,到时候停了母乳,还有牛奶羊奶,也能喂他喝。
这一口亲的声音极大,耶律加央闻声看过来,不屑地哼了一声。
乌音珠:“哈哈哈,哥,小阿铮不亲你是咋滴。”
孩子越长越大,越来越聪明,鬼机灵,会装哭,会撒娇,还会偷偷看耶律加央脸色行事。
耶律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90-100(第5/14页)
央不能跟小孩儿一般见识,在他手里吃了不少亏,床都被这小子占了好几天。
他亲容姝,亲乌音珠,对他的老父亲却吐口水,糊一脸。
明明耶律加央对他最好,给他换尿布,拉臭屎弄一床还给他洗屁股擦屁股。
小白眼狼。
耶律加央:“我不稀罕,你抱着吧。”
说完,去拉容姝的手。
耶律铮眼睁睁看着,他眉毛像耶律加央,几乎一模一样,像两道凌厉的剑锋,皱了皱,然后冲耶律加央伸出手。
“啊啊……”
要抱。
耶律加央磨了磨牙,最开始他不抱,耶律铮就委屈巴巴地哭,本来最开始他哭起来不是这样,嚎啕大哭,现在就委屈巴巴掉泪珠子。
他好像还知道自己越来越沉,都不让容姝抱了。
耶律加央叹了口气,从乌音珠手里把耶律铮接过来,穿着红衣服的小娃娃喜庆极了,还沉甸甸的。
孩子刚抱过来,耶律铮就往他爹脸上糊口水,耶律加央啥都不敢说,再说,容姝估计还担心胡子扎了儿子。
“明儿就过年了,阿铮就两岁了。”耶律加央把儿子往上掂掂,“阿姝,两岁的孩子该长大懂事了吧。”
94. 第九十四章 回乌迩的第三十五天 “喝……
有道是养儿一百日, 常忧九十九。
半岁有半岁的烦恼,一岁有一岁的烦恼,长大了有长大的烦恼, 哪是两岁就能听话懂事的事。
不过容姝还是劝道:“两岁应该就懂事了,知道当爹的辛苦了,肯定不闹人了。”
小阿铮什么都听不懂,还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 他不知道什么是过年, 什么是懂事, 只知道爹娘在这儿, 姑姑在这儿, 就什么都不怕。
每天一睁眼就能看见娘亲, 可高兴了。
耶律加央松了口气, “那就行, 能懂事就行。”
明儿就是大年三十, 耶律加央这几天都没什么事,除了要时不时去城外巡视。
大雪纷飞,远处雪天一色, 乌迩每日都派人巡视沙漠母亲河一带,是否有脚印,有没有人经过的痕迹, 尤其是晚上,更要当心。
这个年, 恐怕是最后一个太平的年了,提着心过年滋味的不好受,不过,所有人还是享受过年的气氛。
穿新衣新鞋, 拿压岁钱,准备年夜饭,一大家子坐在一块围着篝火吃烤肉,喝青稞酒。
容姝今天醒的早,她把胳膊伸出去,外面又凉又冷,放了一会儿就缩回去了。
耶律加央还没醒,他鲜少有机会睡安稳觉,以前半月二十天不回家,在外面肯定睡不好,在家里睡的时候要哄耶律铮,夜里耶律铮醒的时候都是他哄,早在孩子还没生下来的时候,耶律加央睡得比容姝轻,就怕晚上出什么事,好在孩子平安生下来了。
今天耶律铮睡得踏实,就半夜醒了一会儿,当时两人还没睡,耶律加央忍了许久,最后还是停下,认命地去哄孩子。
后来再没醒过,也算是如了耶律加央的心意。
他脸有点红,脸上透着一股子魇足,容姝揉了揉发酸的腰,披了件衣裳,下床去看儿子,耶律铮还没醒,但是尿布已经湿了,容姝回去拉拉耶律加央,“给阿铮换尿布去。”
耶律加央睡得有点懵,“尿了?我去换,你去床上躺着。”
床下冷,耶律加央穿上裤子,下床给小阿铮换尿布,小娃脸上睡得红扑扑的,掀开尿布一看,臭烘烘的。
“咱儿子真臭,阿姝你要不要闻闻。”耶律加央咳了一声,得快点换了,不然一会儿耶律铮醒了得把自己臭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