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龙头来访(1 / 2)
甄逸走到大门口,看见两个年轻人,一个比自己看着大一些,一个看着和自己差不多。
当即施礼道:“在下汝南太守刘洋,字溢之,敢问二位尊姓大名?”
二人之中,年长一点的人说道:“在下姓华名歆字子鱼,高唐县人,这位是我的好友,复姓陶丘名洪字子林,平原县人,昨日听闻刘太守回到高唐,今日未送拜帖,上门打扰,还请见谅。”
刘洋内心有些激动,自己都穿越快五年了,终于遇到了大才之人,陶丘洪自己没听过,但是这个华歆自己是知道的,一方面是这个华歆是逼死汉献帝的主要人物,也是曹丕受禅仪式的主持,这些都是演义里的,刘洋现在都不信了,主要是这些事能证明这人是曹操手下重臣,那能力可就非同一般了。
还有就是华歆和邴原、管宁三人合称一条龙,其中华歆就是龙头。
而同来的陶丘洪没听过不要紧,能让华歆称为朋友的,一定也不差。
刘洋当即说道:“不知二位先生到来,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然后刘洋将二人带到自家的大堂,也没有上座,而是坐在了大堂左侧,请二人坐在右侧,吩咐下人上最好的茶。
刘洋说道:“不知二位今日突临寒舍,有何指教?”
华歆说道:“指教不敢当,我二人都是乡间闲散之人,久闻刘太守大名,破黄巾,败韩遂,斩杀羌人首领北宫伯玉,我等钦佩之至。本欲前来拜访,但我们之前以为大人只擅长兵法韬略,而我等都不懂,故而不敢贸然前来。
直到听闻刘太守在汝南的治政手段,高明至极,在如此环境中,赈济灾民,督促春种,救汝南万民于水火之间,而且还是让袁氏和汝南的世家大族心甘情愿地拿出粮食,这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刘洋说道:“二位过奖了,之前破贼乃青英将军之功,如今汝南赈灾乃袁公路公子之功,我都是跟在身边沾了功劳而已。”
刘洋说完,只见二位相视一笑,华歆说道:“在下不知刘太守为何如此谦虚,但青州之事近在眼前,我等不才,略有微名,也曾想为青州尽绵薄之力,可是一直不得其法,我等看的清楚,公子来青州之前和来青州之后,青州是大变样。
此外,袁公路之品行,我等亦有耳闻,自视甚高而德不配位,岂会在旦夕之间如此勤政爱民。”
刘洋起身行礼道:“口吐妄言,实在情非得已,请子鱼兄、子林兄见谅,在下起于微末,龚太守对我有知遇之恩,万死难报。
袁公路无才无德,可毕竟是袁氏嫡公子,手握袁氏大量的权力资源,我这次前往汝南任职,在陈国境内遭遇刺杀,幸亏遇到典壮士相救,才能保住性命,故而才决定孤身上任,让夫人回高唐。
实不相瞒,我审问过活口,要杀我之人正式袁公路。”
二人大惊,陶丘洪说道:“竟有此事?我和子鱼过年还聊过,听说尊夫人陪溢之去汝南上任,不知为何尊夫人突然回青州,而且再无去汝南之意。”
刘洋无奈地说道:“最初我为了能够活着上任,也为了探听袁公路为何杀我?毕竟我根本不认识,也没见过此人。
于是我首先拜访了袁公路,表现出阿谀奉承之相,并且后来几件事功劳全让给了袁术,只为获得暂时信任。”
陶丘洪问道:“溢之可探听出为何刺杀于你?”
刘洋说道:“准确消息没有,但我推测和两件事有关,其一是当年我帮龚太守夺回东莱郡,当时的东莱太守等正是袁逢安排之人,其二是朝廷派青英将军率我等去美阳作战,乃袁术之策,目的是希望我等战死,可惜失败。”
陶丘洪气愤道:“亏得还是四世三公之后,心胸竟然如此狭小,行事竟然如此卑劣,实在是让人不齿。”
华歆问道:“太守大人不在汝南,为何突然回高唐?”
刘洋说道:“只因岳父突染重病,我恰好认识谯县的华神医,就护送华神医到甄家,本来准备回汝南,又想着当前汝南没有急事,就回封地看看,准备明日就回汝南。”
华歆说道:“原来如此。”
刘洋又站起来施礼道:“我如今深陷袁氏,不能自拔,二位先身大才,今日有幸得遇,刘洋冒昧,还请二位教我自救之法。”
华歆笑道:“公子身在局中,不知离开袁家之法,可是朝中不止有袁家一股势力,太守年轻有为,才智过人,智计无双,尤其是行军打仗,可以说是无往不利。
尤其是军事这一点,如果在袁家,可以说是补齐了袁氏最大的短处,袁氏想拉拢刘太守,其他人又怎么可能让袁氏得逞呢?
尤其是刘太守刚刚帮助袁公路取得了剿灭汝南黄巾余孽的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