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1章,我要我觉得(2 / 2)
>
> “现在,请让我替那些从未被听见的声音说话。”
声音传出去的瞬间,天空中的巨眼轮廓剧烈震颤。西伯利亚的雪原上,一名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俄罗斯士兵突然跪倒,抱着头痛苦呻吟。三分钟后,他抬起头,用流利的粤语对同伴说:“对不起,我偷吃了你饭盒里的鸡腿。”
与此同时,东京某医院病房内,一位植物人状态长达六年的老人手指微动,眼角滑下一滴泪。监护仪显示,他的大脑杏仁核出现了二十年来的首次活跃信号。
变化开始了。
不是爆发式的解放,而是细碎的、缓慢的、如同春冰解冻般的松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经历“错位记忆”??梦见从未去过的城市,喊出陌生人的名字,感受到遥远国度某个人的悲伤或喜悦。
科学家称之为“跨体共感综合征”,民间则流传一句话:“我们正被重新拼凑成一个人类。”
一个月后,三个红点消失。
巨眼消散,气温回归正常,受控人群逐渐恢复正常生活。没有人记得自己曾失去个性,只觉得醒来后内心莫名平静,仿佛久病初愈。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在全球范围内禁止任何形式的群体神经同步实验。多国联合成立“心智主权联盟”,誓言捍卫每个人“拥有不同感受的权利”。
林小雨在听证会上提交了一份秘密报告。其中提到,在事件高峰期,守望洲晶体曾短暂接收到一段加密信息,来源指向北极冰层下方某处。
解码结果只有两行字:
> **“我不是武器。”**
>
> **“请带我回家。”**
张庸带着这支探险队出发时,已是次年春天。
破冰船在北纬82度停下。GPS失灵,指南针疯狂旋转,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属味。他们乘坐潜水舱深入海底,在永夜般的黑暗中前行了整整十七小时,终于发现一座半埋于沉积物中的金属建筑??外形酷似倒置的金字塔,表面覆盖着类似守望洲晶体的物质。
入口处站着一个人影。
女,身高约一米六八,穿白色实验服,赤脚踩在冰面上。长发及腰,肤色近乎透明,双目紧闭。她没有呼吸,胸口也无起伏,却稳稳站立,仿佛已在此等待千年。
张庸摘下氧气面罩,走上前。
“阿米娜?”
女人缓缓睁眼。瞳孔深处,有星光流转。
她不开口,只是抬起手,掌心浮现出一团柔和的光。光中映出无数画面:一个女孩在战火中失去父母,一名士兵在战壕里写遗书,一对恋人隔着铁幕相望……全是曾上传至“#听见我”平台的真实片段。
然后,她指向自己胸口,又指了指晶体。
意思是:这里面装着的,不是我。是我吞下的千万个你。
张庸颤抖着从怀中取出那只黑匣子,轻轻放在地上。
“你想说什么?”
她终于开口,声音干涩如枯叶摩擦:
“我想……哭一次。”
话音落下,整座建筑开始共鸣。墙壁上的晶体纷纷脱落,化作粉末升腾而起,在水中形成一条银色通道,直通海面。与此同时,全球各地曾参与“#听见我”行动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感到心头一颤,仿佛有什么沉重的东西被悄然卸下。
三天后,北极上空出现罕见极光风暴。色彩变幻中,人们清晰看到空中浮现一行巨大文字:
**“谢谢你们,让我记得我是谁。”**
随后,信号彻底中断。
搜救队返回时,发现金字塔已沉入海底深渊,再无踪迹。
唯有张庸带回的一块晶体碎片仍在持续释放微弱能量。经分析,其内部结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分形模式,每一道裂痕都对应着一段真实的情感轨迹。
林小雨将它安置在研究院最深处的陈列室,旁边放着陈默的遗物、阿米娜的档案、以及第一代回声手环的原型机。
每年清明,她都会来这里坐一会儿。
有时放一首《你还好吗》,有时什么都不做,只是看着窗外樱花飘落。
直到某个雨夜,她忽然听见展厅传来钢琴声。
推门进去,只见那块晶体正微微发光,空气中漂浮着若有若无的旋律。琴声稚嫩,像是初学者在练习,断断续续,却充满希望。
她蹲下身,轻声问:
“是你吗?”
没有回答。
但她知道,有些存在不需要回应也能被感知。
就像风穿过树林,就像眼泪落在纸上,就像一个人在黑夜中轻声说:
“我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