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六百三十四章 地主不能代表农民利益

第两千六百三十四章 地主不能代表农民利益(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全球高武之师兄他美强宠 苦境:原来我是反派卧底 徒弟都是天命大反派 军婚甜蜜蜜:嫁最野军官,我在八零喜当妈 都市:修仙一千年,归来当奶爸 家有师尊,恶名远扬 红楼之庶子贾环传 炼气五千年 万古第一神 1938:除夕计划

不答应!

是因为触碰了所有人的利益!

徐达是世业农,可现在,他已经不是农民了,而是勋贵。

勋贵要的是什么?

是一群“世业农”的人绑在勋贵的田地上!

阶级不同了,位置不一样了,当年的农民,已经成了大地主,这个时候提出来,让他们为农民多想想,考虑下农民的感受,体谅下农民的温饱??

他们会嗤之以鼻。

你不能代表农民的利益,去损失勋贵的利益,尤其你本身就是个勋贵!

这样一来,你就是勋贵中的异类!

异类,往往没什么好......

灵车缓缓驶过辽东城门,百姓列道相送,手中课本高举如林。阳光洒在那一片片翻开的纸页上,字句仿佛活了过来,在春风中低语。孩童们站在路边,齐声诵读:“人人生而自由,权利平等……”声音清亮,穿透云霄,与三年前广播钟声遥相呼应。一位白发老妪跪在道旁,将一束野花置于车轮经过之处,喃喃道:“林公,您教我们识字,教我们做人,如今我孙女也能写信了。”她身后的小女孩踮起脚尖,把一张亲手抄写的《公民守则》塞进灵车缝隙,纸角写着四个歪歪扭扭的大字:谢谢爷爷。

苏婉儿随行于灵车之后,肩披素布,面容沉静如深秋湖水。她没有流泪,只是紧紧抱着那本《林承泽言行录》,指尖一遍遍抚过扉页上的题词。赵文渊骑马护于侧翼,甲胄换作素袍,腰间佩刀已卸下,只挂一柄旧竹笛??那是林承泽年轻时赠他的礼物,曾吹奏过无数个寒夜里的安魂曲。李维舟则悄然立于人群之外,一身商旅粗衣,手中提着一只木箱,内藏三十七封未寄出的密信,皆是林承泽临终前口述、由他亲笔誊写的遗嘱式政令。这些信件将在未来三个月陆续启封,送往全国各地,内容涉及土地再分配、司法独立机制建设、边疆民族自治条例等重大议题。

葬礼七日后,国民议会召开紧急会议。会场设在新建的“民议堂”,屋顶以玻璃与钢架构成,象征透明之治。二百三十九名代表齐聚一堂,来自五湖四海,有穿蓝布衫的农会领袖,有戴眼镜的女教师,有留着辫子却手持算盘的回族商人,还有曾为清军俘虏、现为民选村长的前旗人。他们不争权位,只议国事,桌上无金杯玉盏,唯有清茶一杯、豆子一碗??那是投票用具。

首日议程,便是推举临时执政官。众人沉默良久,终于有人起身道:“林公虽逝,其志未竟。今百废待兴,外患未除,宜设‘三人共治’之制,仿古之三公,分掌政、军、民三权。”提议者乃四川张世杰,须发尽白,声若洪钟。此议经三轮豆选,最终通过:赵文渊任军事总督,统辖全国义军整编;苏婉儿任民政长,主理教育、医疗、赈济;李维舟任经济总监,执掌财政、贸易与情报网络。

决议既定,李维舟当众开启第一封遗信。信中写道:“若我身死,切勿立庙塑像。所有追思之地,应改为‘启蒙学堂’。辽东原宅,改建为‘平民图书馆’,藏书十万册,向所有人开放,不论贫富、性别、出身。”他又念第二封:“福建陈元凯虽叛,然其所忧非全无理。江南士绅惧失特权,故生疑惧。宜派‘巡讲团’南下,不带兵卒,只携教案、账册、医术,以实绩化猜忌。”第三封更令人动容:“蒙古诸部受残清蛊惑,实因百年压迫,心存戒备。可遣使北上,许以自治之权,共建‘草原联盟’,共享铁路利税,共防沙俄侵扰。”

三信宣毕,满堂肃然。一名年轻女代表站起,声音微颤:“我来自云南腾冲,十年前还是缠足童养媳,因读了《妇女识字课本》逃婚求学。今日我能坐在这里说话,正是因为林公说??‘每一个普通人,都值得被听见’。所以,请让我们继续走下去,不是为了纪念他,而是为了兑现他对我们的信任。”

自此后,新政加速推进。苏婉儿亲率百名教师奔赴西北,在敦煌设立“西域师资培训中心”,专收少数民族女子入学。课程不限于国文算术,更有地理、生理卫生、法律常识。第一批毕业的维吾尔族姑娘回到家乡,办起帐篷学校,用双语教授孩子唱《共和歌》。而在岭南,三百名医师组成“赤脚医生队”,翻山越岭为瑶寨苗村接种牛痘、治疗疟疾。他们背的药箱上刻着一句话:“这不是恩赐,是你们本该拥有的权利。”

与此同时,赵文渊着手整编全国武装力量。旧日义军不再称“师”“旅”,改号“卫戍兵团”,按区域划分十二个防区,士兵服役三年即退役返乡,不得连任军官。新设“国防议会”,由各地民选代表组成,对军队调动拥有否决权。最令人震动之举,是下令销毁全部重型火炮与战舰图纸,并公开焚毁库存鸦片五千箱,烟灰撒入渤海,碑文曰:“此物曾奴役我民百年,今与旧时代同葬。”

李维舟则悄然展开一场无声战争。他利用“义仓联营”网络,在上海成立“中华信用银行”,发行统一货币“共和券”,币面印着犁田农妇与持书少女,背面镌刻《宪章》摘要。他与英法商人谈判,签订新型通商条约:允许外商设厂经商,但必须雇佣本地工人占比九成以上,利润三成分润地方公益基金。更有甚者,他秘密资助日本志士,在东京创办“东亚改革研究所”,传播辽东经验,主张“民治优于帝制,合作胜于征伐”。

然而暗流从未停歇。漠北金帐之中,爱新觉罗?崇瑞怒极反笑:“一群泥腿子也敢妄谈治国?待我引俄军南下,踏平这帮读书匠!”遂正式与沙俄签约,允其在东北修筑两条铁路、开设三处租界,换取步枪两万支、大炮五十门。消息传至辽东,举国哗然。国民议会连夜召开特别会议,表决是否出兵讨伐。争议激烈,直至黎明方决:不派大军,但启动“民心反击计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恨海情夭:她的淫靡与他的复仇 远山破阵曲 种豌豆模拟器 (历史同人)我助始皇统一全球 (清穿同人)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仙途之符运通天 重回1981小山村 代错对象之后 飞刀:我在小城当医生 巫妖酿造工坊经营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