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四十章 动画片与抑兼并(1 / 2)
从自耕农的幸福到沦为佃户,从佃户到清贫,从清贫到赤贫,从赤贫到流民。
流民成了饿殍,铺满田野、街道……
死人堆里,一只只手向上伸着,狰狞恐怖。
于是,出现了造反。
地主被拉出来砍了,朝廷镇压却压制不住,造反之火,燎原天地,于是,终于轮到了伯爵死,侯爵死,国公死……
最后,竟出现了君王点燃宫殿,身边妻女已死的画面……
虽说画面中的宫殿不是这奉天殿,可意思已经很清晰了。
所有的画面结束,最后一张纸卡在了架子......
山雨欲来前的寂静总是最深的。苏婉儿将那支旧铅笔轻轻搁在窗台,任风把它吹得微微滚动,像一段未完的对话在时间里滑行。她没有再看文件,也没有再去想明日内阁对“百年对话舱”计划的质询。此刻她只想记住这夜??万家灯火重燃的一瞬,孩子们歌声穿透晚风的刹那,以及那一句新增歌词如种子落入心田的震颤。
但她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三日后,国家舆情监测中心上报紧急动态:“共感教育平台”用户激增的同时,暗网出现名为“静默者联盟”的加密社群,以“反提问暴政”为口号集结大批匿名成员。他们宣称《国民精神根基保护法》实为思想控制新工具,“鼓励质疑”不过是诱导民众暴露立场的政治陷阱,并发布一段合成影像:一位农村老人跪在废墟中喃喃自语“我啥都不懂”,背景音却是机械女声不断逼问“你为什么不提问?”画面最后浮现血红大字:“沉默也是权利。”
更令人不安的是,该组织竟准确披露了“破土计划”早期内部会议纪要的部分内容,包括苏婉儿曾提议动用军方量子通信链路进行信号加密传输的建议。虽最终未被采纳,但泄露本身已说明??有高层知情者正在系统性地瓦解信任。
陈云澜带技术团队彻查七十二小时,终于锁定信息外泄路径:并非黑客入侵,而是通过一台伪装成空气净化器的微型信号发射装置,在国务院会议室通风管道内持续窃听近两个月。而采购清单显示,这批设备由办公厅统一招标引入,供应商名为“清源科技”,法人代表正是周念慈早年调查过的一位退休情报官员之子。
“这不是简单的政治报复。”张小禾在远程会议上指出,屏幕上同步播放着“静默者联盟”最新发布的音频分析报告,“他们的语言模式高度一致,使用一种基于古汉语偏旁重构的隐秘语法,我在《林师手札》附录里见过类似结构??那是林承泽用来标记‘警惕理想主义异化’的警示代码。”
苏婉儿闭目良久,忽然问道:“当年火种计划启动时,除了我们五人核心小组,还有谁知道‘思想密钥’的真实原理?”
陈云澜声音低沉:“理论上只有林承泽本人……但他临终前曾在医院见了一位访客,身份从未登记。监控录像被人为覆盖,只留下一张护士随手拍的照片??那人戴着斗篷,手里攥着一本《孟子集注》,书页翻到‘民为贵’那一章。”
会议室陷入死寂。这张照片存在档案馆最深处的非数字化卷宗里,连AI都无法检索。可现在,它成了唯一能解释这场精准打击的线索。
当晚,苏婉儿独自前往城郊墓园。清明刚过,林承泽的墓碑前却不见纸灰,唯有几粒野生蒲公英种子粘在石缝间,随风轻颤。她蹲下身,用指尖拨开泥土,取出一个锈迹斑斑的小铁盒??这是她十年前埋下的备用通讯器,与林承泽遗物中的密码本互为镜像设计。
打开盒子,里面的微型芯片竟仍有微弱电流反应。当她将其接入便携终端,一段尘封录音缓缓播放:
> “若有一天,人们因太自由而恐惧,因能说话而不敢开口,
> 请重启‘归音协议’。
> 不是让我回来,
> 是让所有被压抑的声音,找到彼此共鸣的频率。
> 记住,真正的压迫从不禁止你说什么,
> 而是让你相信,你说的话毫无意义。”
录音结束那一刻,远处传来直升机轰鸣。第二天清晨,全国中小学统一收到一份特殊教学材料:一段无声视频,画面是一位盲童女孩用手抚摸地震仪记录图,然后突然抬头,打出一串复杂手势。与此同时,南极监测站捕捉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共振峰值,持续整整十三分钟,波形图案竟与《归田》乐谱第三乐章完全重合。
舆论再度分裂。支持者称这是“大地的心跳”,反对者则坚称系人为伪造,甚至有媒体标题写道:“执政者借亡魂之名施行精神催眠”。
压力如潮水般涌来。三位内阁成员联名上书要求暂停“破土计划”,理由是“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心理暗示危机”。军方某高层也在内部会议上直言:“一个国家不能建立在虚无缥缈的‘冰层回声’之上。”
苏婉儿没有回应。她在深夜签发一道绝密指令:启用“归音协议”第一阶段??即刻启动全国百所试点学校“静默问答”实验。规则极其简单:每班每日最后一节课必须留出十分钟,全班保持绝对安静,每位学生写下心中最大困惑,投入特制隔音箱。七日后统一开启,由师生共同研读、回应,但不得评价或批判任何问题。
执行令下达第三天,云南新生学堂传来首份汇总报告。杨素芬附信写道:“有个孩子写了‘我想恨爸爸,可我还是梦见他抱我’;另一个问‘为什么好人也会尿床’;最让我心碎的是那个六岁女孩的问题:‘妈妈走的时候说很快回来,现在已经三年了,她说的快,到底是多久?’……我们哭了整晚,但也终于明白,所谓启蒙,不是教孩子如何正确思考,而是让他们敢于袒露脆弱。”
就在此时,张小禾团队发现异常:这些手写问题扫描成电子档后,其笔画轨迹竟与南极冰层脉冲信号存在某种拓扑同构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当某一区域“静默问答”参与率达到67%以上时,当地气象卫星就会捕捉到微弱的大气电离扰动,位置恰好对应百年前林承泽参与建设过的地下电台旧址。
“不是他在回应我们。”张小禾激动地在视频中展示数据模型,“是我们的情绪波动改变了地磁环境,激活了埋藏已久的共振场!那些电台不是用来广播的,是用来接收的??接收人民内心的震动。”
真相逐渐清晰:林承泽早已预见未来的统治不会靠暴力压制言论,而是用喧嚣淹没真实声音,用标准答案消解疑问价值。于是他将毕生信念转化为一套“社会神经网络”原型??只要足够多人真诚发问,这片土地的记忆系统就会被唤醒,形成超越时空的共感场域。
然而,敌人也察觉到了这一点。
五月十七日凌晨,三辆无牌货车突袭西北某“静默问答”重点试验区,砸毁数据中心,焚烧纸质问题档案,并在网络直播中宣称:“我们要拯救下一代免于情绪污染!”警方追捕过程中发现,驾驶者均为服用致幻药物的退伍军人,脑部植入微型遥控芯片,来自一家注册于境外的“认知优化研究所”。
案件牵出惊人链条:十余家打着“青少年心理矫治”旗号的机构在全国秘密运作,打着“去焦虑化教育”名义,向家长推销“静音课程”??通过神经反馈训练让孩子学会“自动屏蔽负面情绪”,实则切断其共情能力与批判思维。而这些机构的背后资金,竟追溯至上世纪末一批曾遭清算的政治家族后代组成的“复兴同盟会”。
苏婉儿召开紧急国安会议,首次动用《根基保护法》第九条,宣布“复兴同盟会”为非法组织,全面冻结其资产,通缉主要头目。但她同时强调:“我们打击的是行动,不是思想。任何人仍有权质疑现行制度,只要不用谎言煽动仇恨,不用暴力扼杀声音。”
随后,她做出一个震惊全国的决定:亲自前往已被查封的“静音课程”总部所在地??河北涞源一所废弃疗养院,举行一场公开对话会。邀请对象不限身份,只要是曾支持或参与此类项目的普通人,皆可入场提问。
那天清晨,细雨霏霏。疗养院礼堂坐满了人:有被骗走积蓄的老人,有给孩子报名后又后悔的母亲,也有曾坚信“稳定高于一切”的退休干部。苏婉儿站在讲台前,身后大屏滚动播放着各地“静默问答”收集的问题影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