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八十一章 朕不答应(五更)(1 / 2)
顾正臣深深看着朱元璋,暗暗盘算着。
将刘倩儿摆在明面上的目的,确实有退隐的心思与盘算,但这个动作太过明显,太过暴露。
显然,这是有意为之。
图的,就是黄时雪手底下的那些兵。
没有兵,如何建立转口企业,要知道,那里的人虽然弱,那里的国虽然小,但那里也是有政权存在的……
靠着商人拉一群伙计去干架,这个??
不能说打不赢吧,但不合适。
商人就是做买卖的,不能让人觉得商人是打架的,干仗的,否则远远看到商船,那不......
寒风卷过镇江站台,铁轨在霜色中泛着冷光。顾正臣伫立良久,直到列车化作地平线上的一缕黑烟,才缓缓转身。他未回府邸,而是径直登上城南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车帘掀开一角,宋景文已在内等候。
“泉州之事已震动朝野。”宋景文低声道,“但姚广孝南下消息属实,锦衣卫在扬州查到一名疑似其亲信的道士,供称‘师尊将扮作游方医者,潜入南京’。”
顾正臣眉头微蹙:“姚广孝精通阴阳术数,又善蛊惑人心,若混入市井,极易煽动民变。传令凌烈,即刻封闭京城九门,凡无户籍、无保甲文书者,一律拘押审查。另派格物院火药司研制‘夜光粉’,撒于宫墙、衙署周边,一旦有人夜行触碰,次日便可显迹追踪。”
“是。”宋景文顿了顿,“可若他真以医者身份藏身民间呢?百姓不会怀疑一个治病救人的郎中。”
顾正臣冷笑:“那就让他治。命惠民讲堂增设‘医学常识课’,请太医院老医正登台,讲解常见药方真伪,尤其揭露江湖术士惯用的迷魂散、幻心汤等毒剂配伍之法。再张贴告示:凡举报非法行医者,赏银五两;若涉及谋逆,加封义民功名。”
马车穿街过巷,驶入一条僻静胡同。此处乃格物学院地下工坊入口,深埋三丈,四壁以水泥加固,设有空气过滤铜管与蒸汽通风机。门禁森严,需凭顾正臣亲授玉符方可通行。
工坊内灯火通明,数十名匠人正围着一台庞大机械忙碌。这是一具“飞龙Ⅱ型”蒸汽核心,体积较前代缩小三分之一,却能输出双倍动力,且新增自动调压阀与防爆泄气孔。一旁还陈列着六门新式防空炮,炮管刻有螺旋膛线,射程可达千步,专为击落敌军热气球或火鸢而设。
“进度如何?”顾正臣问。
首席技师赵松年拱手禀报:“主轴精磨已完成,明日即可总装试车。只是……煤质不佳,现有焦炭含硫过高,长期运转恐蚀损汽缸内壁。”
“此事我已奏请陛下。”顾正臣道,“山西煤矿将专供军用工坊,另拨十万民夫修筑运煤专线,明年开春前务必贯通至徐州枢纽。”
话音未落,忽听外间警铃骤响。一名守卫疾奔而来:“大人!西区通风井发现异样脚印,泥地上留有朱砂痕迹,似是某种符咒残迹!”
顾正臣眼神一凛:“封锁全境,逐层排查。通知火药司准备氯石灰溶液,随时清洗可能被下毒的空气管道。”
宋景文沉声问:“可是天师府的人反水了?”
“未必。”顾正臣踱步思索,“张允诚虽归顺朝廷,但门下弟子良莠不齐。或许有激进之徒不甘依附新政,欲借邪术破坏工坊,嫁祸道教。”
正说着,一名年轻学徒被押来,面带惊惶。他自称姓李,乃江西籍工匠,在此负责润滑齿轮组。昨夜值夜时,见一灰袍老者独坐角落抄经,未加理会。今晨才发现对方所坐之地,地面竟渗出淡淡腥气,取样化验后确认含有砒霜与蟾酥混合物。
“那老人去了何处?”顾正臣追问。
“不知……只留下这张纸条。”学徒递上一张黄裱纸,上书八字血书:“**破机毁械,天道重归**”。
顾正臣凝视良久,忽然轻笑:“好一个‘天道’。他们以为烧几座炉子就能阻止钢铁洪流?传令下去,从今日起,所有工坊实行‘双人监守制’,每班次必须两名持证匠人共同签录日志。另将最新版《安民十六条》刻于铜板,悬挂各要道,凡举报破坏行为者,不论出身,赐田二十亩,授技术吏职。”
他转身对赵松年道:“加快量产节奏,三个月内至少组装十台移动式蒸汽炮车,配备给皇家工程卫队。我要让每一寸铁路沿线,都有钢铁巨兽镇守。”
与此同时,北平燕王府。
朱棣正端坐书房,翻阅一份密报??乃是姚广孝出发前留下的手札,详述刺杀计划三策:一曰“毒膳”,收买御膳房杂役,在顾正臣饮食中投以慢性迷药,使其神志错乱,自毁声誉;二曰“火攻”,趁其巡视工坊时引爆预埋火药,制造意外身亡假象;三曰“民愤”,散布谣言称顾正臣私通西洋妖人,炼童男童女魂魄驱动机器,激起百姓围杀。
“第三策可用。”朱棣提笔批注,“但须改‘童男童女’为‘孤寡老弱’,更易煽动民心。另增一条:伪造顾正臣与泉州倭寇通信,言及‘愿借外兵清君侧’,抄本分送各地书院与寺庙。”
张玉忧心道:“王爷,此举风险极大。一旦败露,您将背负勾结倭寇、诬陷忠臣之名,天下唾弃。”
“所以才要做得像真的一样。”朱棣冷冷道,“找几个死囚,换上官服,绑在爆炸现场,再放些伪造账册。百姓不辨真假,只看结果。只要顾正臣死了,新政群龙无首,自然瓦解。”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急报:“王爷!大同急讯??谢成突然发兵占领井陉关,宣称奉旨‘清剿走私私盐团伙’,实则切断我通往太原的军械通道!同时,耿炳文水师已进驻连云港,截获我方伪装商船三艘,船上满载火药与钢钉!”
朱棣霍然起身,眼中怒火翻腾。
“谢成……果然叛了!”他咬牙切齿,“传令辽东左都督陈亨,立即调动骑兵三千,绕道蒙古草原边缘,护送第二批军火南下。另派人联络瓦剌首领,许诺战后开放互市,换取借道权。”
张玉迟疑:“可若鞑靼得知,恐会趁机南侵……”
“顾正臣敢用铁路建军备,我就敢引胡骑扰边疆!”朱棣厉声道,“只要拖住朝廷主力,我便可从容集结兵力,待冬雪封山之际,一举南下!”
他猛然抽出佩剑,劈碎案角:“告诉各路将领:从今日起,所有行动不再以‘靖难’为名,而是‘救民于新政暴政之下’!贴榜文,写檄书,就说顾正臣妄改祖制,役使百姓如牛马,造火车吸地脉,致旱灾连连,瘟疫横行!谁杀一名铁路监工,赏百金;焚一座工坊,授百户!”
命令下达,暗流汹涌。
数日后,河南开封府。
一支科技使团正于城外设立临时工坊,准备建造小型炼钢厂。三十名工匠来自南京、苏州、广州,携带图纸、工具与精密量具,另有十辆装甲马车护卫,车上装有便携式锅炉与铆接机。
傍晚时分,数百名饥民围聚工坊外,高呼“还我饭食”。带队官员上前安抚,发放救济粮票,却被人群中一名僧人高声喝止:“莫信朝廷谎言!这些人是要把你们的孩子抓去炼魂供机!看看那烟囱,冒的是黑烟还是人油?!”
骚动瞬间爆发。石块掷向围墙,一名工匠头部受伤。危急时刻,装甲车上蒸汽哨鸣响,两门轻型防空炮旋转就位,炮口喷出炽热蒸汽流,逼退人群。
就在此时,天空传来异响。
众人抬头,只见三只巨大纸鸢乘风而来,每只下方悬吊竹筐,竟藏有手持火把的死士!他们意图俯冲点燃工坊屋顶。
“防空组,射击!”队长一声令下。
蒸汽炮精准喷射高压水柱,击落两只纸鸢。第三只侥幸落地,死士刚跳出竹筐,便被早埋伏好的弓弩手射杀。搜查其身,发现袖中藏有一封密信,盖有燕王府暗印,内容竟是详细绘制的工坊布局图,标注了锅炉、储煤仓、火药箱等关键位置。
“果然是有备而来。”队长面色凝重,“立刻加固防御,架设电网。同时飞鸽传书南京,请派飞行巡检队支援。”
所谓“飞行巡检队”,乃格物学院最新成果??利用氢气球搭载观测员,配以望远镜与信号旗,可在百里范围内监控铁路安全。每队由十名工程师、五名武装护卫组成,定期沿预定航线巡航。